一隻雞做到560家直營店,年收入150億,在創餐飲神話?

聚焦老母雞,老鄉雞做到了560家直營店。近日,老鄉雞高調收購了武漢永和,它為何要收購武漢永和?我們應該向老鄉雞學習什麼?老鄉雞面臨哪些機會和挑戰?未來誰能代表中式快餐?

老鄉雞收購武漢永和,醞釀了大半年。此番收購武漢永和,主要基於3個方面的考量:

1、從戰略上講:在武漢快速起勢,建立領導地位;

武漢市場尚處於群雄混戰的狀態,前有鄉村基、大米先生把武漢當做走出川渝的橋頭堡,志在必得,後有各大加盟品牌相繼發力······

老鄉雞通過併購,武漢直營門店突破50家,不僅能在事實上建立領導地位,還能通過“新吃老”的公關,建立更好的認知。

畢竟對於千萬人口而三鎮又獨立割裂的大武漢來講,“老鄉雞是什麼”顧客並搞不清楚,“它把永和收購了”,就能吸引部分顧客去主動了解。

一隻雞做到560家直營店,年收入150億,在創餐飲神話?

2、從品牌上講:獲得稀缺位置,提高品牌曝光度;

武漢永和發展的早,先入為主,佔據了很好的物業位置,這些位置是稀缺的資源,這對於開街邊店的品牌來講,是夢寐以求的。

老鄉雞通過對其收購,不僅能夠快速在規模體量上取得領先地位,還能夠快速進入主流位置,提高品牌曝光度。

3、從模式上講:探索併購之路,積累方法和經驗。

老鄉雞獲得融資,這意味著要調整打法,高舉高打,需快速做大體量拉昇估值,進入下一輪融資······走併購模式,不論從規模體量和品牌影響力上,都是首選。

畢竟對於這個階段的企業來講,品牌、資本、運營能力是其最大的優勢,一家一家的開店,太浪費時間,並且找街邊鋪面,也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

也就是說,只要運營能力能夠支撐,老鄉雞將會進入“買買買”階段,陸續把區域性品牌納入囊中。可以預見的是,老鄉雞將走上“融資-收購-高估值-融資-收購-高估值”的擴張之路。

這種一波一波的“融資”和“收購”推波助瀾,高潮迭起,奠定全國中式快餐第一的位置。

一隻雞做到560家直營店,年收入150億,在創餐飲神話?

向老鄉雞學習什麼?

老鄉雞現在已經不是一隻“老母雞”,而是一隻“金鳳凰”了。而這一切,僅僅7年的時間。其變化之快,我們要學習它什麼了?

值得學習的地方有很多,但總結起來,要學習它核心的6點。

1.鑑別能力:火眼金睛識定位!

跟中國所有的創業者一樣,束總先後上過各種課,從成功學到管理學,從績效考核到企業文化······直到上了定位課,才恍然大悟,覺得以前上的課都是“盲人摸象”、“頭疼醫頭、腳疼醫腳”,解決不了企業的根本問題。

那企業的根本問題是什麼了?就是顧客選擇你的理由,如果企業經營者不能圍繞這個“顧客選擇的理由”來開展經營,所有的一切都是成本。

遇見定位,並對定位深信不疑,改變了束總和老鄉雞的命運。

一隻雞做到560家直營店,年收入150億,在創餐飲神話?

這個大家能學會嗎?

其實很難!根據我們的實踐來看,老闆們往往都抱著“質疑的態度”去接觸定位,聽見的往往是“自己想聽見的”,用來佐證自己的判斷和想法的對錯,更有甚者把自己當“觀眾”,把老師當“演員”,來聽課當成來當“評委”,常常把老師“當猴兒耍”。

這就帶來了一個問題:真正有水平的老師,都不想登臺當演員討好觀眾了,而那些職業演員(講師)搖身一變,成為定位老師了,良莠不齊。

有沒有鑑別能力,把偉大與平庸區分開來。

一隻雞做到560家直營店,年收入150億,在創餐飲神話?

2.決策能力:把一年的利潤交諮詢費

束總在上完定位課的當晚,就當機立斷,砍掉北京上海的相關業務,專注主業。除此之外,在年淨利潤只夠交定位諮詢費的情況下,毅然決然的與特勞特開展合作,這就有了後來的跨越式發展。

把一年的淨利潤都拿去交諮詢費,這種決策能力,大家能不能學會?

其實很難!根據我們的實踐來看,絕大部分老闆都很“精明”,它們整天思考的是投入回報,也就是“投入這些錢能賺多少錢,會不會虧本”,而不是“為了確保佔據某個價值獨特的定位,我投入多少錢才夠”。

這種思維,把品牌創始人與普通生意人區別開來。也正是這種決策能力,老鄉雞在品牌推廣上不惜餘力,在此不一一展開。

一隻雞做到560家直營店,年收入150億,在創餐飲神話?

3.聚焦能力:當機立斷砍砍砍

特勞特提交給老鄉雞的戰略報告很簡單,簡單到大家認為這個沒啥技術含量,也不值這個錢。

大家最開始是不理解、排斥的,經過幾次戰略動員會,特別是束總的堅信,老鄉雞開始了艱難的戰略聚焦,力出一孔,選擇在安徽蓄勢,這一聚焦就是5年。

在這5年內,老鄉雞基本低調發展,在外界很少發聲,快速跑馬圈地······

一隻雞做到560家直營店,年收入150億,在創餐飲神話?

這種揮刀自宮的聚焦能力,大家能不能學會?

其實很難!根據我們的實踐來看,愛冒險的老闆們總是“心存僥倖”,把自己當例外,常常多品牌多業務發展。特別是有些老闆很精明,導致每一個業務都賺錢,這就麻煩了,到底該聚焦哪一個業務?其它業務怎麼辦?砍還是不砍?

老鄉雞的產品不是最好的,但為什麼能夠發展的好?你的產品那麼好,為什麼發展不好?因為你太聰明瞭!

4.壟斷能力:壟斷“智囊團”

老鄉雞發展的這麼好了,束總的定位功力這麼深了,為什麼還要跟特勞特合作,每年交一千多萬諮詢費?3年一交,一次就要交5000萬,這不傻嗎?

確實很傻,大家都說它傻!其實,這是束總的大智慧——壟斷稀缺的智力資源。

就算特勞特公司每年不給驚天動地的建議,但我把這個資源壟斷了,特勞特就不能跟對手服務了,相當於每年花了這一千多萬諮詢費為老鄉雞買保險。

一隻雞做到560家直營店,年收入150億,在創餐飲神話?

這正是老鄉雞大智若愚的地方。

據悉,特勞特公司分別是老鄉雞的競爭對手鄉村基和老孃舅的二股東。

鄉村基早在08年就跟特勞特公司合作,特勞特公司入股,那為何鄉村基卻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這需要創始人去反思,而不是到處去聽不同的人講課。

特勞特公司一度非常看好老孃舅,因為老孃舅的楊總是做工業起家的,對工業化生產能力更強,後端更紮實,真金白銀的入股······

那為何特勞特沒有入股的老鄉雞,卻發展的最好了?不難想象,大股東往往會認為出謀劃策、集思廣益,是公司全體股東的責任和義務,為什麼公司還要額外支付高昂的諮詢費了?因為別人“太聰明”了,老鄉雞“太傻了”!

每年交一千多萬諮詢費買保險,大家能不能學會?

學不會!因為絕大部分老闆都自以為很聰明,不尊重知識工作者,天天軟磨硬泡,換著花樣的從諮詢機構哪裡“套些知識”,然後拿過來用,或者是照葫蘆畫瓢······

5.傳承能力:雞二代巧接班

企業的競爭是馬拉松,長遠來看,是創始人身體素質和接班人綜合能力的競爭。

如果你的企業經營的很好,戰略也很清晰,但創始人的身體不行了,或者說接班人的能力達不到要求,這個企業依然會很快衰敗。

這正是我經常在講,鍛鍊身體,培養接班人,是企業家的首要工作。

老鄉雞在這方面做的可圈可點。跟所有的餐二代一樣,由於餐飲這個行業沒有那麼高大上和體面,小束總最開始是不願接班的,在束總“千方百計”的引導和教育下,小束總決定試一試,從服務員開始。

一隻雞做到560家直營店,年收入150億,在創餐飲神話?

(老鄉雞總經理束小龍)

誰知道這一試,就試出了感覺。畢竟對於這些海龜餐二代來講,他們的視野更開闊,審美能力更強,不願幹餐飲,是看不上餐飲,而現在找到“優越感”,是因為發現可以做的事情很多,機會很大,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大展手腳,而大展手腳之後取得的成績看得見摸的著,又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

讓二代順利接班,青出於藍,大家能不能學會?

其實也不好學!因為很多餐飲人的想法是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並不一定要幹餐飲,或許它們骨子裡不想讓孩子繼續幹“沒太大出息的餐飲”。

那什麼才是孩子喜歡的了?孩子喜歡的事情靠譜嗎?為什麼不可以喜歡你現在在做的事情?他自己出去創業,更白手起家有什麼區別?

在這裡要囉嗦一下,各行各業越來越集中,競爭越來越激烈,創業的機會越來越小,就算你好不容易創業獲得了一定的成功,也是苦逼的幫資本打工,完全左右不了格局。

所以,最好的創業,就是延續父輩的事業,在前人的肩膀上創業,這樣事業可延續,品牌可積累,只要方向對了,通過時間的沉澱和幾代人的努力,就會越來越好。

因為你的對手要麼在市場競爭中倒閉了,沒有倒閉的,二代又不願意接班,你就是剩者為王。司馬懿能夠取得最終的成功,不就是身體素質好,壽命更長,後代更優秀嗎?

一隻雞做到560家直營店,年收入150億,在創餐飲神話?

6.駕馭能力:踩準戰略節奏

老鄉雞的戰略節奏把握的很好,該慢的時候慢,該快的時快,該悶聲發大財的時候就不出聲,該旗幟鮮明放大招的時候就絕不含糊。

對品牌戰略節奏的駕馭能力,決定著品牌能夠取得多大的成功。在此不一一展開。

這種駕馭能力,我們能不能學會了?

確切的告訴你,你學不會!因為這個與人性的貪婪相悖,絕大部分企業一旦取得一定的成績,就常常飄飄然,忘記了戰略的初衷,節外生枝,或者在不該張揚的時候張揚,從而暴露了戰略意圖······

所以你會看見業內很多老闆登臺講課,這些老闆後來生意都怎麼樣了?

老鄉雞很傻,但傻的大智若愚,聰明人學不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