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學習「有後勁兒」?

籣蔲


四個字:“厚積薄發”!

這要從兩個方面來說:身體和知識層面

一、身體層面: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我們常說:先活下來,然後才有發展的可能。

那麼對於學習來說,健康的體魄就是一個必然因素。三天兩頭感冒的孩子,生理條件就差人一等,感冒發燒而導致缺課的,知識層面就脫節了,俗稱:“跟不上進度”。

當然,健康的體魄≠高大壯,也≠不生病。這裡說的是身體的免疫力。


我們看一組數據,以廣東為例:

小學1~2年級:2個主科(語文、數學)

小學3~6年級:3個主課(語文、數學、英語)

注:每個科目每學期一本書


初一:7個主科(語文、數學、英語、政治、歷史、地理、生物)

初二:8個主科(語文、數學、英語、政治、歷史、地理、生物、物理)

初三:8個主科(語文、數學、英語、政治、歷史、物理、化學、體育)

注:每個科目每學期一本書;


高中:

文科生考:7個主科(語文、數學、外語、文科綜合(歷史、地理、政治)、體育)

理科生考:7個主科(語文、數學、外語、理科綜合(物理、化學、生物)、體育)

注:高中6個學期,僅數學單科8本書,一般在高二下學期中段學完,高二下學期中後段~高考是複習時間。

也就是說,1.5個學期要學8本書的內容。


這個數據意味著什麼?以作業為例吧,一晚上做兩科的作業和一晚上做5~7科的作業,這是第一個數量級遞增;單科作業的量是另一個數量級的遞增;第三個遞增是作業難度。


一科作業半小時來計算,到高中,一晚上做到11點才能睡覺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如果沒好的體魄體力,作業都做不來,談什麼後勁?

健康的體魄,充足的體力,不是一下子就能達到的,從小開始引導好孩子的作息規律,飲食習慣,以及適當的鍛鍊,無一不是靠積累而成的。

二、知識層面

以語文為例,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從小連拼音都學習困難(別說不可能,我執教過幾個小學四五年級的孩子,連拼音都還不會寫),談什麼後勁?

語文靠積累,不積累美文美句,作文怎麼寫?不多動腦思考,打開思路,閱讀理解怎麼做?

英語靠積累,不積累詞彙量,連題目都讀不懂!不多聽聽力,都還沒反應過來就下一個題目了。

數學靠練習,別說自家孩子多聰明一學就懂,不練就GG了,多少孩子到了高年級的時候,就出現“我懂,但是我不會做”這樣的情況。自己做不會,老師一講,原來如此簡單,再次遇到還是不會。這就是練得少。

別痴迷“聰明”,別痴迷“反應快”,別痴迷“腦子會轉彎”。

細思極恐的一件事情:我們所擅長的事情,即便是拿筷子,哪個不是經過千萬次的練習和使用才能超神?

對於知識層面,有很多家長會痴迷於補習,上提前班,預習班等等,以上全都錯!

基礎不牢靠,怎麼補都只是填鴨子;態度不端正,怎麼補都只是傷錢包;補習不是救命稻草。

個人認為,補習的最大作用,是通過補習老師,接觸新的學習方法,做題思路,而不是單純的知識點。


熊孩子專治


學習“有後勁兒”的孩子,一定是在學習的過程中找到了很多成就感、榮譽感以及獲取知識本身的樂趣。雖然我們習慣於教導孩子“樹立遠大理想”、“立下宏偉志願”,但實際上,這種過於長遠的目標很難對孩子完成眼下的學習產生什麼促進作用,而且,小學階段的孩子也很難理解“學習意義”這類抽象、空洞的概念。

所以,要讓孩子學習“有後勁兒”,在不同的學業階段,要有不同的引導方法。

小學階段,家長要幫助孩子形成好的習慣,幫孩子找到學習樂趣,比如低年級的數學題,可以遊戲化的方式完成,生字的學習,融入句子裡和圖畫場景裡,讓孩子“學以致用”,感受到學習的知識與生活緊密相連,孩子也會覺得饒有興趣。再比如,每天回來先寫作業,如果孩子自己記得寫作業,適時的表揚孩子,讓孩子獲得成就感,經常感覺自己“棒棒噠”,就更樂意重複這個過程,時間長了就會形成習慣。

這個過程中,如果孩子有做的不好的時候,不要過度指責和批評,儘量以正面引導的方式教孩子“怎麼做”,而不是強調孩子“做錯了什麼”。

到了中學階段,基本上孩子自己就能從學校環境、老師態度中體會到,“成績”即是“階層”,擁有好成績,是值得自豪的事。這個階段裡,家長要有意識的關注孩子交朋友的情況,儘量鼓勵和引導孩子跟學習成績好的孩子做朋友,同伴之間的影響和鼓勵,也至關重要。為什麼很多”實驗班“、”火箭班“的孩子學習比較自覺,就是因為大家都重視成績,形成了你追我趕、不甘落後的好風氣。環境對人的影響很大,而朋友,就是孩子生活中的重要”環境因素“。

同時,利用寒暑假,家長應該多陪孩子出去旅遊、見世面,跟孩子聊天,讓孩子明白,社會上不同的職業,需要具備哪些知識基礎,對應的又是哪些功課。哪些職業又會如何影響從業者的生活方式,這樣的講解,會使得”學習的意義“變得具體化,也更容易讓孩子接受。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家長自己要保持”終生學習“的態度,說再多的大道理,也趕不上家長以身作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