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平法院未審庭庭長李娜榮獲「北京青年五四獎章」

5月4日,經共青團北京市委員會、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決定,授予昌平法院未審庭庭長李娜“北京青年五四獎章”。今年的評選中,李娜是唯一一名獲得該項榮譽的法官。她本人表示,這份榮譽是激勵,激發她繼續立足審判崗位,創造屬於自己的一份精彩。


昌平法院未審庭庭長李娜榮獲“北京青年五四獎章”

五四獎章是對少年審判的肯定

“北京青年五四獎章”是共青團北京市委員會、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聯合授予北京青年的最高榮譽,旨在樹立和宣傳當代青年先進典型,在廣大青年中傳播青春正能量,營造崇尚先進、學習先進的良好氛圍,引導全市廣大青年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首都全面深化改革發展做貢獻。

今年39歲的李娜,2002年進入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法院工作,從事少年審判工作十餘年。她注重延伸審判職能,致力於法治宣傳工作,倡導為青少年構建和諧、安全、健康的社會環境。李娜曾榮獲北京市政法系統“群眾心目中的好黨員”、北京市“三八紅旗獎章”、北京法院“模範法官”、北京法院“少年法庭工作優秀個人”、昌平區“十佳法治人物”等多項榮譽稱號,並多次榮立個人三等功及嘉獎。

李娜說:“北京青年五四獎章的獲得者涵蓋了社會各行各業,每個人背後都有一份默默的付出。這份榮譽雖然是給予我個人的,但反映的是對首都少年審判工作的肯定。”

做新時代的法官媽媽

從事少年審判工作十餘年,李娜利用工作之餘進修心理學,考取了全國心理諮詢師資格。她以少年法庭為陣地,通過庭前調查、庭審教育、跟蹤幫教、關愛寄語、親情相聚、心理援助、社會觀護、週末法庭、真愛幫扶等特色工作板塊,開展案外回訪30餘次、心理疏導20餘次,形成了以“以情動人、以理服人、以法教人”情理法交融式未成年人審判工作模式。她積極推動成立昌平區暨全市技工類院校首個“駐校法官工作室”,該機制被評為“北京法院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制度十大創新事例”。同時,李娜緊跟時代腳步,開拓“移動”普法課堂,率先開闢了在線法治課堂,開通個人職務微博,打造 “青春燈塔”品牌,運用互聯網開展法治宣傳。

李娜表示,新時代為廣大青年搭建了施展報復和才能的良好平臺,她將繼續堅定理想信念,帶領昌平法院未審庭的青年幹警們,不斷的開拓和創新,在最美好的歲月裡綻放無悔的青春,做新時代的法官媽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