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美學|喇嘛往事

生活美學|喇嘛往事

生活美學|喇嘛往事

生活美學|喇嘛往事

一 切孜布喇嘛

在鄂金尼部落的原鄉,今青海省祁連縣八寶河流域,包括今阿柔鄉和八寶鎮的部分地方,位於祁連山南麓的黑河上游源頭之一。在面朝黑河的一處高而陡峭的懸崖下,有一個山洞。約1905到1935年之間,有一個當地人叫切孜布的蒙古喇嘛住在那裡,他先是修行,後來便給那一帶的鄂金尼、吐蕃特和漢人唸經治病。他來自很遠的一個蒙古部落,但沒有人知道他的部落及原鄉名字。切孜布是他住在鄂金尼部落的地方名字,那個地方也叫拉斯特艾。沒有人知道切孜布喇嘛的真名。我祖母還小的時候,就跟著自己的母親去過切孜布喇嘛修行的地方。切孜布喇嘛長著一臉的黃鬍鬚,紅臉大塊頭。切孜布僱傭的人給他放牧擠牛奶,他還在自己房屋的附近種了很多大黃,當我祖母的母親和切孜布喇嘛說話時,我祖母和她的哥哥撥了切孜布喇嘛的大黃莖杆吃。人們很敬重切孜布喇嘛,他到牧民的帳篷時,人們都要洗淨鍋和茶壺給他燒茶,儘量要做點好吃的款待他。

附近的鄂金尼人的孩子病了就去找切孜布喇嘛,他一般都會治好病。外祖母小時候常因啼哭不止,外祖母的母親抱她去找切孜布喇嘛。喇嘛說孩子是“sakhsaghr hara dare jeye”,大意是指孩子被夢魘困擾,切孜布喇嘛用手摸一下,念一段經再吹一口氣,孩子回來就好了。那時,鄂金尼部落里人丁不旺,男人更少。每年出生的孩子很少,男孩更是沒有幾個。鄂金尼部落在切孜布喇嘛的主持下修建了雪日古德俄博,切孜布是在觀看修建俄博的地方時,看見有一隻禿鷲在那個山頂盤旋,從禿鷲的身上掉下一根羽毛,那根羽毛從高空飄落後,款款地插在山頂的一塊綠草叢中。切孜布說這就是神示的修建俄博的地方。部落裡的人們就在那裡修建了俄博,人們叫做雪日古德俄博。吐蕃特語(藏語),意為“鷹飛來的俄博”。

٧

生活美學|喇嘛往事

生活美學|喇嘛往事

切孜布喇嘛他說修建了這個俄博後,鄂金尼部落裡就會增加一些男丁,出生一些男孩子。果然在修建了雪日古德俄博後的那一年,部落裡一共出生了八九個男孩子,我父親也是那一年出生的,祖父給我父親取名塔合智克,吐蕃特語言中是虎子的意思。那一年是狗年。此後,連著三年,部落裡每年都會有八九個男孩出生。

雪日古德俄博很神奇,每當人們祭祀俄博時,一群白頭的禿鷲就會盤旋在上空。人們說禿鷲來的越多越好。那是山神派來接受人們的貢品的。禿鷲飛來的越多,那一年的人和牲畜就會平安健康。

在拉斯亭郭勒有切孜布喇嘛修的一個小寺院,約於1930年代被毀。

切孜布喇嘛已經很老了,他的學生中有一個鄂金尼學生叫智華,據說姓克烈。智華的聰明已被他看出。後來智華被送到吐蕃特阿柔部落的阿柔大寺院的拜多娃活佛那裡學經。

切孜布喇嘛給鄂金尼的夾道寺贈送了柏木製的一米高的三寶佛。切孜布喇嘛去世後,寺院裡建了他二米多高的靈塔。當年切孜布在修行時在山洞的壁牆上露出一塊奇特的紫色奇石,切孜布小心翼翼地挖出來一看,竟然是一尊天然形成的勝樂金剛,鄂金尼部落的人叫做“黛木喬·熱昂少”。

切孜布喇嘛把這個佛像送給了鄂金尼部落的寺院,後來這個佛像又裝藏在一個白檀香木製成的大佛像內,那是鄂金尼部落寺院的珍寶。寺院時裡還放著切孜布喇嘛的靴子等物品。但那時衰落的鄂金尼部落沒有左右部落的鐵腕人物,所以也沒有找尋切孜布喇嘛的轉世靈童。所以在本地沒有他的轉世活佛。

٧

生活美學|喇嘛往事

生活美學|喇嘛往事

二 智華喇嘛

切孜布喇嘛的學生,著名的鄂金尼高僧一世智華活佛(1868-1947,也叫智華嘉措,阿克智華、阿克仁波切)。

1937年的冬天,黃河以南支扎寺的活佛一世智華活佛來了,智華活佛是鄂金尼部落的堯熬爾人(今皇城鎮北灘部分賀姓人和智華活佛屬同一個家族,包括曾任自治縣縣長的賀敬農先生)幼年時就在切孜布喇嘛那裡學習經文,從小就以聰明好學著稱。

不久他又被送到吐蕃特阿柔部落的阿柔大寺,拜多哇活佛為師學經。更名為智華達吉。號為楊丹寧美老吉。後在塔爾寺、拉布楞寺學習,21歲去拉薩覲見十三世達賴喇嘛和四世夏麥爾班智達。夏麥爾班智達是支扎寺的寺主,也是智華活佛的金剛上師。

在拉薩,著名的哲蚌寺旁邊有一個滿是石頭的褐色山下,有一個不大的四方院子,院門東開。那就是著名的乃瓊寺。寺院主供奉藏蒙佛教的護法大神白哈爾③。白哈爾大神最早就是鄂金尼的守護神。所以白哈爾大神對堯熬爾一直有著很深的感情。智華活佛緩緩來到大殿裡,就在他跪下去向白哈爾大神磕頭時,一陣暖風從大殿上徐徐吹來,白哈爾大神款款降落在地上,然後大神雙臂擁抱智華活佛。智華活佛心中火熱,眼淚流了下來。這時,站在一旁親眼目睹這些奇蹟的智欽多哇活佛驚訝萬分,他舉起雙手不禁失聲叫道“阿克仁波且”。從此人們叫智華活佛為“阿克仁波切”這個故事流傳很多。吐蕃特語“阿克仁波且”的意思是“神聖的僧伽”

智華活佛的學識和德行漸漸聞名青藏高原。他是支扎寺的活佛,支扎寺位於黃河以南的化隆和貴德交接外的大山裡。

智華活佛一行是翻越高高的騰格里大坂(祁連山主脈)來到他的原鄉鄂金尼部落的。智華活佛雖然是大名鼎鼎的高僧,但生活簡樸,他所到之處總是想法減輕信眾和寺院的負擔。隨從僧人驅趕著他的兩頭犏乳牛,那是供他和隨從們喝奶茶吃酸奶用的,另有一匹騾子供活佛乘騎。

智華活佛來到自己的部落後,鄂金尼部落頭目熱布旦在黑河畔的奧蘭哈達紅色懸崖下舉行了一個較大的佛事活動。紅色懸崖下紮了很多帳篷,住在黑河西邊康隆寺附近的堯熬爾大頭目宮布什加也來了,還有堪布喇嘛、常曼綽爾吉、安江綽爾吉和古勒堅熱建巴等鄂金尼高僧。另外還來了好多吐蕃特、蒙古和堯熬爾的頭面人物。那時才二十多歲的熱布旦繼承他的父親當上頭目時間不長。大頭目宮布什加誇獎了他,說他這麼年輕就為眾生做了這麼一件大好事。

٧

生活美學|喇嘛往事

生活美學|喇嘛往事

黑河東西兩岸的幾個堯熬爾男孩在智華活佛那裡受沙彌戒當了僧人,有鄂金尼部落的曹恩扎、薩木騰、希日布,乃曼部落的羅布藏皂巴(安正虎)、僧巴、慈成木。 黑河、胡楊林、紅色懸崖,遠處的雪山,僧人在白色帆布帳篷和黑色牛毛帳篷裡的誦經聲輕柔曼妙。磕頭的人絡繹不絕。白帳篷和黑帳篷周圍瀰漫著柏樹香味、野花的香味和甜甜的高山犛牛酸奶味。

不斷來朝拜的人流中,成為尼姑的早德麗牽著小孫子拉布吉走(安有福)向活佛的白布帳篷。她是個虔誠的女性。曾經揹著行囊帶著小孫子拉布吉步行朝拜。那時她和一些騎馬去朝聖的人們一起出發,她沒有馬只能揹著行步行。晚上那些騎馬的人到宿營地時,她也能趕到宿營地。她們家族以長途跋涉、翻山越嶺和身手敏捷著稱。

早德麗到阿柔部落的大活佛那兒守了戒,成了鄂金尼部落的尼姑。她擠了幾個山羊的奶做了酸奶,端上去見智華活佛,她請求活佛讓自己的小孫子拉布吉受戒當僧人。智華活佛手裡拿著念珠微笑著說,這個孩子不當阿克,他是個打槍的人。後來,拉布吉真的成了鄂金尼部落最著名的獵人之一。

智華活佛曾獲“五明博學班智達”學位,著作有《贊布曲吾吉賽吉成哇》《達旦巴追堅》《夏麥爾班智達傳》《大悲經堂志》《加語千寶》《喇米均寶》等,譯成漢文的詩歌有《與小狗的對話》等,他的著作遺失的很多。曾用筆名為楊丹寧美老吉。支扎寺有他的銀製靈塔。

這個鄂金尼人中最著名的高僧從那以後再沒有來過,那是他最後一次來故鄉。去看望過他的鄂金尼人回說,智華活佛晚年很是想念堯熬爾家鄉,想念鄂金尼親人朋友。1947年智華活佛在支扎寺圓寂。鄂金尼大頭目派人到支扎寺辦理後事。

٧

生活美學|喇嘛往事

生活美學|喇嘛往事

三 堪布喇嘛

智華活佛在臨終之際,他把自己的一尊銅佛、一些經書和氆氌長袍等送給了鄂金尼大頭目官布什加。他把自己用過的法器、黃冠、袈裟等遺物和一匹馬都交給鄂金尼堪布喇嘛。堪布喇嘛是鄂金尼乃曼部落的人。

智華活佛在自己故鄉弟子中最為著名的就是堪布喇嘛。

1927至1928年左右,青海畔的共和縣的郭米香卡的郭米才昂等八戶吐蕃特人流浪來到八字墩河的金子灘(查干郭勒)開荒種地,向康隆寺的夏日娃活佛交納租子,後來郭米香卡的人漸漸增多,人們把那一個地方叫郭米。1930年普日門活佛④來到郭米唸經,並要求把鄂金尼人白楊卡的天葬墳地修建寺院。白楊卡是堪布喇嘛的爺爺。1931年普日門活佛向鄂金尼堪布喇嘛送了哈達和磚茶,請求在堪布喇嘛爺爺的墳地附近修寺院,堪布喇嘛同意建寺。並且通知鄂金尼附近幾個部落。當時鄂金尼部落、乃曼部落(今康樂鄉的寺大隆、紅石窩、大草灘,皇城鎮的營盤村、大湖灘村裕固族)、楊哥部落(今康樂鄉楊哥村,皇城鎮的向陽村、皇城村)的113戶鄂金尼群眾交納佈施118只羊、27頭牛,4匹馬,白洋200元,人民幣500元,清油6斤,磚茶25包,糧食2240斤,銅鍋兩口,畜工400個,人工40個。寺院修建起來後,普日門活佛曾交給堪布喇嘛管理。

在鄂金尼部落有這樣一段歷史和堪布喇嘛有著密切的關係。 自1949年後,被解放軍打敗的國民黨馬步芳的散兵四處逃亡,許多軍官都帶著牲畜和財物,鄂金尼部的臨時掌權人才爾旦和流浪來到這裡的河湟保安三莊一帶的吐蕃特人格恩丹(人們習慣叫保安)一直在謀劃搶奪逃兵的財物。保安能說會道,是個江湖油子。保安和鄂金尼部落的幾個人在山裡誤殺了卡力崗的三個農民,當地卡力崗的農民和馬家軍散兵準備血洗鄂金尼部落的行動。 出事後,那奄喬治等鄂金尼部落裡的頭面人物派人去黑河西邊的乃曼部落把堪布喇嘛請來了,堪布喇嘛算了卦後,說災難馬上要翻過山到鄂金尼部落裡。他又在鄂金尼部落已故頭目熱布旦的冬營地奧蘭哈達懸崖下舉行了唸經禳邪的儀式。用木棍做支架,然後用炒麵等做成一個叫做“巴爾麻”的人形,巴爾麻的嘴裡燃著酥油燈,身上掛著彩色布條。還有一條用犛牛尾巴做的辮子。堪布喇嘛開始坐在小桌前唸經,部落裡的人們憂心忡忡地過來磕頭。堪布喇嘛唸完經後,讓四個小夥子把巴爾麻抬著扔到了黑河裡。

祈福禳災的儀式做完了。

祁連山主脈的兩座平行的大山之間,居住著鄂金尼部落的部分人,這樣把鄂金尼部落隔成了兩片,居住在庫大坂(有人叫騰格里大坂或拉爾溫大坂)以北者賀爾大坂(車柵大坂)以南的牧人,他們的冬季牧場圍繞在夾道寺一帶。他們靠近祁連山北麓東南十四族的吐蕃特人(今馬蹄寺一帶的吐蕃特十四個部落),他們之間漸漸有了更多的來往,有的鄂金尼婦女開始戴吐蕃特式的頭面,部分家庭使用吐蕃特語。這部分鄂金尼人的風俗也漸漸和居住在庫大坂以南鄂金尼河谷(今黃藏寺遺址一帶)的人有所不同,當然這種不同是很微妙的。

國民黨馬步芳集團的祁連設置局認為鄂金尼部落的這些人可能想要歸甘肅的張掖管轄。1949年祁連設置局派衙役十多個人騎馬去那邊,把住在那裡的鄂金尼部落的牧民,強行全部遷到了庫大坂以南的地方。祁連設置局的衙役們到也溫和,幫著牧人們馱東西趕牲畜,翻過了庫大坂一直到了鄂金尼河谷的群山中。總的理由就是擔心他們漸漸將歸甘肅的管轄,所以必須在青海祁連設置局的眼皮底下。

٧

生活美學|喇嘛往事

生活美學|喇嘛往事

鄂金尼部落的老獵人阿巴奴奴搬遷到了祁連山北麓東南十四族的吐蕃特地方,他的弟弟普華匣向西過了黑河到了乃曼部落。普華匣懂吐蕃特文字,他給人看病、算卦也常狩獵。他們幾戶人到了黑河以西的地方後,祁連設置局的聶團長捎信讓堪布喇嘛等乃曼部的人把他們送回鄂金尼部落。因為堪布喇嘛在各個部落都享有很高的威望。

堪布喇嘛和他的弟子羅布藏皂巴(漢名安正虎1927年——2009年)兩個人從乃曼部落帶上普華匣後出發了,他們一行過了黑河,到祁連設置局時。國民黨馬家軍在祁連設置局的一把手聶起鳳團長設宴熱情款待了他們倆,飯菜有羊肉、雞肉和炒菜等。

他們倆把普華匣交給聶團長後返回乃曼部落。路過黑河時,堪布喇嘛下馬佇立在河畔,細緻地察看了黑河源頭的地方。黑河的兩大源頭支流一條是從東邊流過來,一條是從西邊流過來,兩條河在這裡交匯,然後穿越黑河峽谷流向河西走廊。兩條源頭支流和主流黑河把祁連山南麓的這片群山分割成了東面、西面和南面三大片。而鄂金尼部落現在就在東面的群山裡,東面的群山下還有一個獨立的高山傑布日,傑布日山下曾經是鄂金尼寺院(也叫古佛寺),是鄂金尼人在祁連山地區的最早的寺院之一。

堪布喇嘛沉思良久對羅布藏皂巴說,整個鄂金尼部落已經衰落了。黑河東岸人口稀少,力量微弱。恐怕無法久居這個地方。但如果在這個三條河交匯的地方選一處建立一個鄂博,精心祭祀大地之神,那麼或許能在自己的老家長久居住,否則可能在幾年後就不得不遷往別處或者去流浪。

他還說道,黑河以西的乃曼部落、楊哥部落和薩格斯部落的人,凡是住在祁連山南麓的可能也不會長久,會失去這片地方。如果在那裡精心祭祀鄂博,可能會留下一部分人,也會保留部分地方。但還是會有一部分人會被迫遷到別處或者去流浪。

堪布喇嘛嘖嘖連聲,心裡很惋惜和遺憾。

他們在黑河畔佇立了好久才上馬離開。

後來,堪布喇嘛還對羅布藏皂巴說,不知為什麼,他的腦子裡總是出現一個幻覺,很多人被殺被折磨,無數像螞蟻般的人爬上雪山,還有哭泣的聲音……好像鄂金尼地方要出現一個大的動盪。

幾年之後,一切如堪布喇嘛所預言,1958年秋天在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境內和整個西北地區一樣,掀起了“平叛、反封建”運動,運動開始擴大化。緊接著到1959年1月,就是因甘肅青海劃界而引起了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的大搬遷。鄂金尼部落全部搬遷,原鄉草原全部劃歸青海省祁連縣。乃曼部落、楊哥部落和薩格斯部落的部分地方也劃歸了青海省祁連縣,部分人搬遷。當時的大搬遷還包括巴嶽特部落、藥羅葛部落和呼朗格部落的部分人。除此之外,還有部分東樂克部落的吐蕃特人,以及部分漢、回、蒙古和土族人。搬遷的目的地是夏日塔拉(即今皇城灘)。部分搬遷的人後來又返回了原居住地,部分人則留在了夏日塔拉,成為今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皇城鎮的部分居民。

٧

生活美學|喇嘛往事

生活美學|喇嘛往事

生活美學|喇嘛往事

生活美學|喇嘛往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