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林業故事」澎溪河畔溼地人家

「最美林业故事」澎溪河畔湿地人家

看著遠處的飛鳥,朱時平和父母會心地笑了

7月23日上午11點,氣溫高達41℃的開州澎溪河溼地自然保護區,36歲的朱時平戴著草帽頂著高溫穿梭在鋪青疊翠的小道上,父親硃紅寶佝僂著緊隨其後,母親徐廷珍弓腰在岸邊撿垃圾。他們3人額頭上的汗珠滾滾直下,浸滿汗漬的粗布衫上,滿是一股濃濃的鹹味。嗓子乾渴得快冒煙了,朱時平左手緊握挎在腰間的水壺,右手擰開蓋子,黝黑的雙手捧著水壺咕咚咕咚喝起來。父親硃紅寶卻說不口渴,母親徐廷珍埋頭幹活。

這樣的畫面,成為開州渠口鎮劍閣樓村澎溪河河畔一道靚麗風景線。

巡邏:一家3人齊上陣

三峽蓄水後,澎溪河形成了一個面積達42.66平方公里的溼地保護區。“百鳥飛翔,疏影橫斜,暗香浮動……”朱時平是枕著溪水長大的,澎溪河是他幼年最愛的“玩伴”。懷著對家鄉的眷戀,朱時平堅持到遠離城區的溼地保護區工作。

“今天氣將超過40℃,不要中暑了。”7月24日清晨6點,父親硃紅寶叮囑朱時平巡護時要帶上藿香正氣液。

丈夫和兒子一早要去巡護,擔心中午兩人挨肚子,徐廷珍凌晨5點就開始為他倆蒸饅頭。出發前,徐廷珍在剛蒸熱的饅頭裡,夾上一點油辣子和鹹菜,小跑著塞進兒子的衣兜裡,隨後,默默地拿起鉗子,提著塑料袋,沿著父子離去的反方向行走,開始清理溼地自然保護區的垃圾。

朱時平一個人每天就要負責3平方公里的面積巡護,常常力不從心。得知兒子的難處後,年邁的父親硃紅寶自告奮勇,和兒子一起扛起巡護大旗。

為了減輕父子倆的活路,徐廷珍主動參與到“義工”活動中來,一家3人,一年到頭沒有節假日,簡單的生活就是以管護站為圓心,以巡護艇、掃把簸箕為工具,繞著溼地畫圓。

5年穿破60膠鞋雙

保護區境內不是坡坡坎坎就是田間小道,雜草叢生,泥土崎嶇不平,下雨天稀泥爛路,步行艱難。朱時平一家3人全靠一雙腳走遍保護區的每一個角落。有時爬坡上坎還不得不用手拉著樹枝、雜草等,一路的荊棘割破雙手,傷口布滿手掌。

朱時平有時一天要巡護數十次,平均每天都要步行50公里的泥土小路,父母跟自己一樣。

“每次巡護我們全穿膠鞋,這樣步行輕便。”朱時平說。

膠鞋在保護區的泥路上很容易磨壞,朱時平一年要穿壞5雙膠鞋,受到父母的影響,每雙膠鞋縫縫補補實在不能穿了再換掉。

5年來,3人穿破了近60雙膠鞋。堆放在牆角的一雙雙膠鞋斑駁發黃,上面沾滿了塵埃,它們見證了一家人紮根保護區裡激情燃燒的歲月……

「最美林业故事」澎溪河畔湿地人家

朱時平臨出門,母親將盛滿水的水壺遞給他

30本巡邏筆記見證大愛

“爸爸,你今天巡護髮現有沒有枯死的草木,媽媽,你撿垃圾時要注意安全。”7月23日晚上9點,忙完一天巡護的朱時平在微弱的燈光下記錄著當天的巡護筆記。

哪些草木需要除病蟲害,哪些鳥類需要防止捕殺,在朱時平看來,對每天的巡護工作必須進行總結,這樣便於更好地管護。每天的巡護工作總結會成為了一家3人的“必修課”。

“溼地保護區用梯級種植養護的方法攻克了消落帶的困擾,然而緩衝區域的植被看護卻困擾著我們。”硃紅寶說,對於溼地保護區的植被、鳥類他們都要採集信息,確保管護有成效。

而每天把總結記錄下來就是為溼地保護區提供第一手資料。“在專家看來,朱時平一家人看似簡單的巡護總結,其實是不可多得的經驗。”開州區漢豐湖國家溼地管理局局長熊森介紹道。

5年來,30本密密麻麻寫滿的巡護總結筆記本,刻錄了一家3人對溼地自然保護區的大愛。

父母成義工發揮餘熱

硃紅寶曾是開州區上馬村五組的村支書,成為一名巡護義工,起初是擔心朱時平一人對3平方公里面積的溼地保護區看管不過來。“非法捕魚、非法捕鳥、保護樹種等活計都屬於他的巡管範疇。”

“溼地自然保護區經過治理和管護以後,這裡成為了各種野生鳥類棲息的天堂,而利益讓一些人鋌而走險前來獵捕。”硃紅寶說到偷捕、獵殺鳥類的人,不由得憤怒起來,“這些鳥從西伯利亞飛過來,非常珍稀,如果環境破壞了,這些鳥還會來嗎?”

作為一名老黨員,守望溼地保護區,硃紅寶一方面是為了減輕兒子的壓力,另一方面,又是發揮餘熱,力爭對社會多做點貢獻。

5年來,硃紅寶沒有一分錢工資,卻幹得認真賣力,有時巡邏跌進河裡或者摔傷,從沒有一句怨言。

“我們每天清晨6點開始巡邏,中午飯有時就是饅頭和礦泉水,有時要堅持到晚上太陽下山才返回。”母親徐廷珍接受筆者採訪時說,水消落後,暴露的各種垃圾堆積成山,清理工作難度相當大,清除沿岸垃圾就由自己一人完成,他們父子倆則負責其他工作。

和麵,攪拌,清蒸……為一家3人準備三餐成為了徐廷珍另一份重要的工作,撿垃圾,忙煮飯,徐廷珍從來都沒有閒過。

每年春節,徐廷珍跟丈夫和兒子就在溼地自然保護區的宿舍裡度過,即使除夕之夜,徐廷珍一家3人仍舊堅守在崗位上。看春節晚會直播成為了徐廷珍一家3人的一種奢望,“越是節假日,越不能放鬆警惕,要防止不法分子前來獵捕鳥類和魚類。”

「最美林业故事」澎溪河畔湿地人家

朱時平的母親只要發現遊客留下了垃圾,立馬就會撿起來

堅守:難捨一種情懷

夕陽西下,一陣微風拂在河面上泛起陣陣漣漪,一縷縷霞光紅遍著3人忙碌的身影。

“如果澎溪河受到了破壞,就會影響到我們子子孫孫。”談及保護區的工作,硃紅寶感嘆道,“起初是擔心兒子一個人不堪如此重任,漸漸地我們也熱愛著這份守護工作。”載著夢想流向長江的澎溪河,把硃紅寶徐廷珍夫妻倆的思緒流向遠方。

曾經,朱時平也動搖過。

“我一天打魚少說能賺400塊,你一個月2000塊,值嗎?”一次,兒時夥伴的一番話像鋼針一樣扎痛了朱時平的心。微薄的工資,沉重的生活壓力,朱時平妥協了,向領導提出辭職。

得知兒子要辭職,硃紅寶坐不住了,跑到開州區漢豐湖國家溼地管理局局長熊森辦公室,請求熊森一道勸說兒子不要放棄巡護工作。

“選擇堅持,是因為對保護區的一種情懷,我們3人的根就在這片水域裡,我們扎進去了,就能開花,就能結果。”經過一段思想鬥爭,朱時平決定繼續堅守巡護溼地。

朱時平和他的家人擁著河水相依,枕著清風入眠,澎溪河溼地自然保護區就是他們一家3人的詩和遠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