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又過半,你的下半場怎麼「踢」?

年又過半,你的下半場怎麼“踢”?

幾乎還在世界盃的世界裡沒回過神來,2018已經過去一半了。時間過半,人生亦過半,而且基本上也都是淘汰賽了,我們該怎麼“踢”好自己的下半場呢?

年又過半,你的下半場怎麼“踢”?

很喜歡作家賈平凹先生《五十大話》裡面的一段:“人在身體好的時候,身體和靈魂是統一的,也可以說靈魂是安詳的,從不理會身體的各個部位,等到靈魂與身體分裂,出現煩躁,身體某個或幾個部位肯定出了毛病。我常常在爬樓時覺得,身子還在第八個臺階,靈魂已站在第十個臺階,甚至已經坐在了屋裡的椅子上。我真是害怕身體太糟糕了,靈魂一離開就不再回來,往後再不敢熬夜了,即便是最好的朋友邀打麻將,說好放牌讓我贏,也不去了。”

在即將進入知天命之年時,賈先生最擔心的還是身體!身體變得糟糕了,一個再優秀的人也跟不上自己的靈魂!作為一個普通人,身體垮了,我們的靈魂更將無處安放!更何況,我們還和方清平的單口一樣,還有那麼多的“八成新”捨不得呢?

年又過半,你的下半場怎麼“踢”?

生命對於每個人而言即是寶貴的,也是脆弱的。人生就是一場球賽。也許上半場年輕氣盛的你,曾經豪爽地“我拿青春賭明天”,過分安逸、閒散的生活,悄悄地透支了你的“健康餘額”。進入下半場,已經人到中年的你,你不得不認真思考、總結,為自己,更為那麼多愛你的你愛的“觀眾”,你必須“踢”好自己的下半場。

年又過半,你的下半場怎麼“踢”?

沒有健康,一切都是空談。要知道,人到中年後各種生理功能正從高峰期開始下降,衰老加快。但如何保持健康呢?我認為最主動的方法就是——運動。運動是人們預防疾病、消除疲勞、獲取健康長壽的重要途徑。

年又過半,你的下半場怎麼“踢”?

生命在於運動。

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經濟收入不斷的提升,自我保健意識逐漸被喚醒。然而,經常會有人抱怨不知如何健身,不知怎樣的運動才能到達滿意的健身效果。其實,選取運動方式亦是因人而異的。不一樣層次、不一樣需求、不一樣生活環境和不一樣身體素質的人在其運動也不盡相同。總之,科學的、合理的而又貼合自身條件的運動才能到達最佳效果

年又過半,你的下半場怎麼“踢”?

例如,常見的有氧運動:快、慢步行走、慢跑、走跑交替、上下樓梯、騎車、游泳等;如果經濟條件和時光允許的話,還能夠參加瑜珈練習、健身舞、健身操、扭秧歌、太極拳等低運動強度、持續時間長、不需要較高技巧的運動項目。如果想要塑形,還可以到健身房進行器械力量等項目訓練。

年又過半,你的下半場怎麼“踢”?

不過,無論哪種運動,都貴在持,堅持就是勝利。

年又過半,你的下半場怎麼“踢”?

當然,運動應謹記“過猶不及”的道理。強調適度,並要求持之以恆。科學合理的運動才能有效提高人體的新陳代謝,使各器官充滿活力,從而推遲各器官的衰老。

年又過半,你的下半場怎麼“踢”?

做一個愛運動的中年人,你人生的下半場才會有充沛的精力去奔跑,你才不會有賈先生的“害怕”和方先生的“不捨”,你才會獲得全場“觀眾”永遠的擁戴!那又何嘗不是家庭、社會和國家之幸呢?

年又過半,你的下半場怎麼“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