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五個人組裝完成超高清山寨電視機,成本僅幾十元,老闆開豪車

拼多多醜聞剛爆發的時候,不少媒體就揭露了其山寨產品的醜聞,幾百塊的手機與家電,質量堪憂的情況下還能取得不錯的銷量,簡直驚掉圍觀群眾的下巴。

然而這些山寨卻不是從拼多多才開始的,山寨產品的根基如今已經十分堅固,甚至越來越向正規軍靠攏,流程與產業鏈都已頗具規模,有些品牌不僅與知名品牌名稱打著擦邊球,比如之前曝光的山寨電視機使用“創維先鋒”與“三星shaasuivf”等品牌名稱誤導消費者之外,更有甚者,直接給自家三無電視機貼牌,秒變“正品”進行銷售。

三五個人組裝完成超高清山寨電視機,成本僅幾十元,老闆開豪車


有些人可能會想“我不用拼多多,那不會上當了”,科技君整理爆料後發現,這些假貨的銷售渠道,拼多多可能只是其中小小的冰山一隅。

穿上“馬甲”,幾十元山寨變正品

廣州番禺區大石街,這條街道最近圍滿了全國各地的記者,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去探尋山寨電視機這條灰色產業鏈的中心。

三五個人組裝完成超高清山寨電視機,成本僅幾十元,老闆開豪車


這條街,如今已經是著名的山寨電視機“原產地”。因為廣州周邊配套完善,商家要採購原材料十分容易。在這裡的商家一般都是地下工廠,沒有營業執照,產品也沒有質量認證。

山寨的康佳、海信、TCL等大牌山寨均在此有“代工廠”,而外資品牌三星、夏普也是它們的重點高仿對象。

三五個人組裝完成超高清山寨電視機,成本僅幾十元,老闆開豪車


這些商家把套料、機殼、主板、液晶屏全部買回來,這些原材料與配件多是來自於全國各地被淘汰下來的二等品、三等品或者是廢料。一個螺絲刀一組裝,有時候三五個人就可以了,這些殘次品成本有些僅幾十元,就被再次組裝成了新電視,他們高仿的技術很厲害,畫面可以跟一線品牌一模一樣。

之後,這些“大牌”電視機們就會通過代理渠道,銷售到各地的家電批發市場、電器批發市場。

想象一下,消費者本以為自己購買了一臺價格實惠的大牌液晶電視,搬回家後卻發現電視機出現各種質量問題,等維修人員上門一拆,天呢,組件全是二手貨還有各種廢料,之後卻投訴無門,這種打掉牙往肚子裡咽的滋味一定不會好受。

三五個人組裝完成超高清山寨電視機,成本僅幾十元,老闆開豪車


打擊力度變大,山寨“銷聲匿跡”?

拼多多事件發酵後,對這些無良山寨,相關監管部門也都加大了打擊力度。

目前,廣州市番禺區市場監管部門對大石街電視機等家電電子產品採取了專項整治行動,不僅對無照經營企業進行查處,對商標侵權違法企業同時也進行了調查。

風波中,大石街上許多商家都已經關門大吉,一片和平景象。不過有網友還是很擔心,一個大石街沒了,他們會甘心收手嗎?抑或轉戰他處?畢竟全國那麼多地級市,深圳佛山等地也均被曝出還有許多類似的山寨產地,這些原大石街的山寨商家等風平浪靜後換個地點繼續“創業”即可,東山再起的成本實在太小。

三五個人組裝完成超高清山寨電視機,成本僅幾十元,老闆開豪車


科技發展到現在,彩電的製造技術早已不再神秘,行業的門檻也越來越低,研發設計、產品技術這些不在是難題,加上貼牌代工的模式,不需要太多成本,不需要強大的研發團隊支持,就能讓一個品牌與山寨產業鏈運轉起來。

互聯網+背景下,入口放寬,讓許多質量參差不齊的產品入場,憑藉低廉的價格與三四線城市的需求,這些山寨與低端品牌迅速打開了自己的市場,只要消費者還有需求,這些廠家就永遠滅不掉。

好在,行業在前進,技術也在不斷創新,電視製造的正規廠商產品線逐漸豐富,相應價格也在不斷降低。當跟不上時代步伐,也無法再用價格吸引到消費者時,山寨產業自然會被淘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