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的「我的上半生」總結,很有意思

老周的“我的上半生”總結,很有意思

在“沸騰十五年”的時間裡,“紅衣大炮”在中國互聯網行業攪動數波巨浪。在宣佈私有化後,低調潛行了十五個月,周鴻禕終於滿血復活了。

伴隨老周這次滿血復活的一系列項目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顛覆者——周鴻禕自傳》。

老周的“我的上半生”總結,很有意思

商業圈裡,被寫傳記、請人寫傳記的人不少,以第一人稱出版“自傳”的人不多,何況又正值壯年就開始給自己下結論,可以說絕無僅有。不過,按常理出牌,那就不是老周了。

這本書,也就實際上成為了老周的“我的上半生”總結。

老周的“我的上半生”總結,很有意思

在傳記領域,傳主提及自己的童年與少年時代往往一帶而過,因為除了可讀性不高的“紅領巾更鮮豔了”外,要麼就是年少無知,要麼就是年輕氣盛,都乏善可陳。

但老周的這本自傳可不一樣——他把小學起的每一個學習生活與調皮搗蛋的場景都描述得細膩逼真,當事人的心理變化都刻畫得極為生動,活脫脫是一本小說。還不止如此,老周還善於環境描寫,還有現在場景與回憶場景的視角切換。

比如,他在回憶自己給女生的文具盒放進小水蛇,把女同學辮子繫到椅子上,以及和女同桌胳膊肘互懟搶地盤的時候,會談起鄧麗君的《甜蜜蜜》和自己的愛情觀。

這就不僅僅是“有血有肉”了,這本厚重圖書(shit,真的很厚又很重)直至147頁的前半部分,成為了“人物行為+環境烘托+蒙太奇剪切”的頗具可讀性書籍,傳主又是老周,那自然還要激起人民群眾的窺探慾望。

比如,比老周小了一輪多的我就驚喜地窺探到:我靠!原來老周小時候也看《皮皮魯與魯西西》,也看《舒克與貝塔》!

還別說,開飛機的舒克,架坦克的貝塔,拿AK47的老周,一點都不違和。

當然,還可以窺探到,水木清華BBS上成的第一對,竟然是周鴻禕和胡歡。

看完前半本內容之後,就知道似乎真如老周在書中所說的,他其實是個文藝青年,上大學之前,形象思維勝過邏輯思維,所言不虛啊。

這事兒,如果不是看了這本自傳,吃瓜群眾無論如何都想象不到的。

但,在媒體和互聯網行業混跡這麼多年,畢竟我不是吃瓜群眾。老周跟我拍過桌子,也搭過肩膀,還是很有必要認真評價一番作為互聯網企業家的老周。

大學創業失敗後,1995年,老周來北京工作。

這個北漂“情商建設基本為零,心直口快沒有壞心”,領800元工資,住地下室倉庫,老鼠成災——擱到現在,這是妥妥的“D端人口”。老周第一次約胡歡出來的時候,在必勝客啥吃的也不點,分手的時候人家打了1塊6的出租,他打了1塊2的面的。可以想象,老周那個時候的無奈。

老周這本名為《顛覆者》的自傳,記述到北京參加工作,到2010年以小搏大發動“3Q”大戰,進而給中國互聯網歷史劃出分界線——正好是林軍在《沸騰十五年》裡的時間跨度,老周其實也是中國互聯網發展歷史的最佳標本之一,這樣仍在行業一線活躍的標本,不到5個。

老周說被騰訊終結的創業者不勝枚舉,但十五年烽煙下來,被老周掀翻的舊船、破船也數不勝數。

宣佈殺毒軟件免費“壞了行業規矩”,緊接著金山360大戰、3Q大戰、“小3大戰”(小米與360的手機大戰)……——不管是改變行業規則,還是和巨頭掰手腕,學生時代就兩次招惹警察上門的優等生,是從不按常理出牌的,他的經歷不可複製。

在行業格局固化的今後歲月裡,老周的這些故事只可能成為傳說。聽著就刺激。

老周說自己江湖氣重,那如果找一個金庸武俠人物與其對應,我覺得老周很像“鐵掌水上飄——裘千仞”:資歷老,道行深,手腕硬,弟兄多,雖上不了華山論劍,但卓絕武功不次於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你可能不喜歡他,但不能忽視他,招惹上他麻煩肯定少不了。

出生於1970年10月初的老周,顏值一點都不像天秤座,性格卻有點像天蠍座。其實,馬化騰,馬雲,雷軍,周鴻禕,這四個糾葛最深的理工男之中,周鴻禕的學歷竟然最高——人家是研究生,而且是跳級的那種。

老周是跳級生和保送生,讀研期間做反病毒卡內部創業,他1993年春天去華強北進貨的時候,馬化騰還沒從深圳大學本科畢業。

這回,迴歸A股之後,畢竟是要一心跟黨走了,所以《顛覆者》的後半部其實是老周的“中場戰事”總結。

從書裡看,似乎老周對搜索這事還是心結未了。但是,自創辦360重新出發後,老周似乎就沒做過讓自己拍大腿追悔不及的事兒,要麼是攻城拔寨,要麼是塞翁失馬。

“大衛大戰歌利亞”——頗具戲劇性的3Q 大戰,在那個“既擅長人文又能駕馭科學”的老周自傳中,被描述得高潮迭起蕩氣迴腸。不可否認,3Q大戰是中國互聯網歷史上劃份時代的界標。

老周的“我的上半生”總結,很有意思

3Q大戰之後,騰訊從技術驅動變成技術與戰略雙驅動,從自建帝國到搭建產業生態,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老周也在書中引用了Pony那封著名的內部信:

“如果沒有對手的發難,我們可能不會有這麼多痛苦,不會有這麼多的反思。未來某一天,當我們走上一個新高度的時候,我們要感謝今天的對手給予我們的磨礪。”

所以,可以說,也許老周對於同行來說是冤家,但對於整個互聯網行業來說,卻是靠不斷地折騰,來給這個逐漸固化的生態帶來活力的重要物種,他促進了互聯網生態平衡。

其實,這本書裡沒有記錄的3Q大戰之後的好幾件事兒,想通過招降王小川對抗百度搜索,想通過“奇酷”來與小米一較高下……算一算賬,老周做這些事情的結果雖然都不算虧,但每次卻似火中取栗,拼的千辛萬苦。

如今開啟了下半場戰事,依舊穿著紅體恤的老周這回要All in信息流與短視頻。

對於其他創業者,攤主要送上的忠告一般是“少看快手多讀書,求仁得仁求大腿得大腿”。而對於要All in的老周,恐怕要送上相反的建議:“多看快手少撕逼,說幹就幹說fuck回去就fuck回去”。

畢竟,對於各條道兒上都樹敵不少的老周來說,這條路能也只能一直走下去。

在對自己上半生總結的這本自傳的封底,老周寫到:

“如果有一天我變腐朽了,對現實妥協、不思進取了,那些朝氣蓬勃的年輕人可以來打敗我。”

無論老周下半場咋折騰,我們可以確認:在互聯網這條道兒上,老周就從不想幹“淺池跳水”的事,他只做虎口拔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