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邊無際的一張網,也不能將中石油困在網中央

無邊無際的一張網,也不能將中石油困在網中央

「追求卓越,盡善盡美。」

——胖頭陀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英文縮寫“CNPC”,中文簡稱“中石油”),是我國最重要的骨幹企業,以油氣業務、工程建設、石油裝備製造、新能源開發等,長期服務於國民經濟和民生福祉。

作為財富世界500強的常駐者,中石油去年的排名是第四位,年營收總額高達2625.7億美元,領先於一眾科技及互聯網企業譬如蘋果、亞馬遜,也領先於同類的石油化工企業諸如皇家殼牌、埃克森美孚……

我們不難想象,遍及全球的中石油系統將會是如何的龐大與繁雜,不止涉及Internet、辦公、ERP和眾多業務核心系統,也關乎能否高效地連接100多萬中石油員工以及海量的上下游供應商。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在中石油的整體系統中,網絡的地位極其重要,容不得半點閃失。

專業服務 全面保障

曾幾何時,面對10G帶寬的網絡設備,我們會情難自已地以誇張的字母O嘴型,發出“哇喔”的驚歎。然而現實的情況是,10G帶寬已經無法滿足企業當前的應用需求,中石油廣域網骨幹網就面臨這樣的困境。

該廣域網的核心節點北京,以及重要的區域節點西安、蘭州等,均採用了RPR環網組網架構。

以10年前的眼光來看,RPR端的是效果拔群,它能夠以較為低廉的組網成本,在“高達”2.5G的傳輸通道上實現快速建網,業務層面的倒換時間更是可以達到電信級標準(低於50毫秒)

可是將RPR放諸到今天的業務環境裡,我們會深切體會到它的先天不足為企業帶來的巨大束縛,整體生產力難以得到全面的發揮。至於50毫秒的響應時間,在當前只能用漫長來形容,誰能煎熬得起?

尤其是業界主流廠家均已放棄了對RPR的支持,RPR芯片層面基本不可能再有大的發展,少數繼續堅持的廠商即便是使盡了渾身解數,能夠支持的最大帶寬也只有區區10G,完全無法滿足今後的業務發展需求。

基於以上,中石油廣域網骨幹網迫切需要對現有網絡進行改造和升級。不過由於RPR缺乏後續演進方案和平滑的過渡技術,因此割接替換的風險非常大。一旦出現問題,將會波及中石油全國乃至海外的重要業務,可能造成難以挽回的負面影響。

經過一番充分的比對和慎重的考慮,中石油廣域網骨幹網最終選擇了華為作為全網替換實施項目的獨家合作伙伴,希望藉助華為的網絡解決方案專業服務對現有網絡進行改造升級,替換現網中的老舊設備,整體提升網絡質量。

華為對此次項目高度重視,為了保障項目的順利交付,華為企業服務成立了由業務部一線專家、TAC二線專家、研發專家組成的聯合保障團隊,以近乎於擬真的方式,對割接方案進行1:1的鏡像驗證,對操作涉及的每一個步驟和每一條命令進行充分的評審。

嚴謹、科學的專業精神,保證了項目的平穩進行。與此同時,華為通過規範化的高危操作流程對整個割接過程進行全程監控和保障,成功地完成了中石油廣域網骨幹網的改造和升級,全面實現了對客戶“平滑過渡,業務零中斷”的鄭重承諾。

目前,中石油廣域網骨幹網為整個集團公司的業務系統提供了高性能、高安全性和高可管理的網絡支撐,滿足了企業對多種業務的需求,進一步提高了辦公效率,企業的競爭力也得以全面加強。

項目實施的點點滴滴

長達數年的項目實施中,各種閃光點難以盡述,因此在這裡就遴選一些閃光點,或者是大事記與大家簡單分享。

2015年9月,首批設備即將到貨啟動交付。作為本次項目——整個中石油廣域網的核心,對於網絡的這次改造,對於後續的運營維護以及更大範圍的升級,可以說起著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

華為的態度異常嚴謹,技術人員們圍繞本次的方案,進行了多達6次的交流,並且在實驗室進行了反覆的驗證,最終方案逐漸由此前的環網方式替換過渡到單AS平面全IP組網,最後被確定為“雙AS平面”的“全IP+光”組網方式,為後續整網的業務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為後續的持續割接指明瞭方向。

顯然,華為並沒有按照合同中的約定,機械地執行網絡的升級改造,而是站在客戶的角度上,以技術、應用的發展趨勢,為客戶提供與時俱進的、經濟高效的網絡。

應該說,正是這種精益求精、千錘百煉的專業態度,打動了包括中石油等在內的大批客戶。

2015年10月,經過前期的充分準備,項目組歷經11小時,圓滿完成了核心環的割接遷移。整個遷移過程中,業務沒有任何中斷,一次割接成功,共涉及鏈路遷移150餘對,全國各個機房保障與割接測試人員100多名,完成了中國石油建網史上最大的一次割接。

中石油廣域網骨幹網項目的難度在於,如此大規模的網絡升級改造,在中石油網絡建設史上也屬罕見,項目組沒有任何可供參考的歷史經驗,必須依靠前期的充分測試、驗證和評審,以及項目組多年來的豐富經驗,解決項目進行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以2016年6月的西安RPR改造為例,這是本次項目涉及的第一個RPR節點,它的成功對於後續區域的改造乃至整個項目的進行,具有難以估量的作用和價值。

為此,項目組在前期進行了嚴格的研究,最終選定了二層CCC虛鏈路作為本次割接的關鍵技術點,藉此將原物理單環邏輯構建為與其它區域中心相似的成熟架構。

最終的結果是,在10多個小時的奮戰中,相關的各項業務沒有中斷,8臺設備也全部完成了割接替換,並且從架構上實現了向“全IP”的平滑過渡。首個區域RPR節點的替換工作,旗開得勝!這也為後續的區域節點割接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提供了可借鑑的寶貴經驗。

煥然一新的骨幹網

在本次項目的實施過程中,廣大成員們齊心協力、排除萬難,前後完成了70多次割接,輸出各類局點文檔多達2700餘份,完成了這一事先被外界認為“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華為在產品、技術和服務方面的強大實力,由此也可見一斑。

針對中石油廣域網骨幹網的升級改造,華為採用了當前主流和先進的產品技術,並提供了充足的備品備件,足以滿足未來至少5年的備貨需求。

譬如,在本次項目中,華為採用的新設備,譬如高端路由器NE40E和高端交換機S12700系列等,較之此前的設備,在轉發能力、端口密度等方面均有15-20倍的提升,單端口更是具備40G和100G的能力支持,為後續業務提供了充分的擴展能力,能夠滿足5-8年的需求。

與此同時,在軟件特性方面,華為提供的技術和設備,除了具備傳統的二三層業務特性外,在堆疊、SVF、虛擬化以及對SDN的支持等方面做好了技術儲備和應對,從而可以更好地支撐複雜業務場景的部署。

同時,華為為本次項目提供最高級別的金牌+維保服務,可以做到4個小時以內的備件送達和原廠專業人員的故障處理服務,解決了部分區域中心或者邊界單位人員技能水品不足的問題,能夠更快地解決設備的故障和業務的受損。

本次項目的實施,也極大地改善了區域節點帶寬不足等問題。由於完成了從“RPR環”到“全IP架構”組網的改造,從此骨幹設備間可以基於傳輸資源任意進行互聯帶寬的擴容,從而杜絕了原廣域網骨幹帶寬最大僅有10G的規格限制,能夠根據需求彈性擴容至40G、100G甚至更大的骨幹帶寬。

由於華為提供的設備支持RR+等新興SDN技術,因此中石油廣域網骨幹網可以通過後續的軟件升級和AC控制器的部署,快速便捷地調度現網流量,使其更均勻,進而提升帶寬經濟性,間接為集團創造價值。

經歷了升級改造的中石油廣域網骨幹網,具備NSR和硬件BFD特性的部署能力,並已在核心層、西安和蘭州等區域中心部署,具備主備倒換不丟包以及單通場景下的業務中斷自動恢復能力,網絡的健壯性和可靠性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在安全方面,本次採用華為的S12700設備,具備與中油瑞飛安全板卡的對接能力,二者的配合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現網組網,減少對現網的改造,同時提升高帶寬轉發下的安全性,杜絕了使用傳統小型加密設備導致的單點故障、低帶寬等常見問題。

讓網絡為業務創造價值!通過中石油廣域網骨幹網項目,

華為企業服務真正踐行了對客戶的承諾,不斷將最新的產品和技術落地於各種生產與應用場景,推動客戶商業價值的最大化,助力客戶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