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边无际的一张网,也不能将中石油困在网中央

无边无际的一张网,也不能将中石油困在网中央

「追求卓越,尽善尽美。」

——胖头陀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英文缩写“CNPC”,中文简称“中石油”),是我国最重要的骨干企业,以油气业务、工程建设、石油装备制造、新能源开发等,长期服务于国民经济和民生福祉。

作为财富世界500强的常驻者,中石油去年的排名是第四位,年营收总额高达2625.7亿美元,领先于一众科技及互联网企业譬如苹果、亚马逊,也领先于同类的石油化工企业诸如皇家壳牌、埃克森美孚……

我们不难想象,遍及全球的中石油系统将会是如何的庞大与繁杂,不止涉及Internet、办公、ERP和众多业务核心系统,也关乎能否高效地连接100多万中石油员工以及海量的上下游供应商。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中石油的整体系统中,网络的地位极其重要,容不得半点闪失。

专业服务 全面保障

曾几何时,面对10G带宽的网络设备,我们会情难自已地以夸张的字母O嘴型,发出“哇喔”的惊叹。然而现实的情况是,10G带宽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当前的应用需求,中石油广域网骨干网就面临这样的困境。

该广域网的核心节点北京,以及重要的区域节点西安、兰州等,均采用了RPR环网组网架构。

以10年前的眼光来看,RPR端的是效果拔群,它能够以较为低廉的组网成本,在“高达”2.5G的传输通道上实现快速建网,业务层面的倒换时间更是可以达到电信级标准(低于50毫秒)

可是将RPR放诸到今天的业务环境里,我们会深切体会到它的先天不足为企业带来的巨大束缚,整体生产力难以得到全面的发挥。至于50毫秒的响应时间,在当前只能用漫长来形容,谁能煎熬得起?

尤其是业界主流厂家均已放弃了对RPR的支持,RPR芯片层面基本不可能再有大的发展,少数继续坚持的厂商即便是使尽了浑身解数,能够支持的最大带宽也只有区区10G,完全无法满足今后的业务发展需求。

基于以上,中石油广域网骨干网迫切需要对现有网络进行改造和升级。不过由于RPR缺乏后续演进方案和平滑的过渡技术,因此割接替换的风险非常大。一旦出现问题,将会波及中石油全国乃至海外的重要业务,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负面影响。

经过一番充分的比对和慎重的考虑,中石油广域网骨干网最终选择了华为作为全网替换实施项目的独家合作伙伴,希望借助华为的网络解决方案专业服务对现有网络进行改造升级,替换现网中的老旧设备,整体提升网络质量。

华为对此次项目高度重视,为了保障项目的顺利交付,华为企业服务成立了由业务部一线专家、TAC二线专家、研发专家组成的联合保障团队,以近乎于拟真的方式,对割接方案进行1:1的镜像验证,对操作涉及的每一个步骤和每一条命令进行充分的评审。

严谨、科学的专业精神,保证了项目的平稳进行。与此同时,华为通过规范化的高危操作流程对整个割接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和保障,成功地完成了中石油广域网骨干网的改造和升级,全面实现了对客户“平滑过渡,业务零中断”的郑重承诺。

目前,中石油广域网骨干网为整个集团公司的业务系统提供了高性能、高安全性和高可管理的网络支撑,满足了企业对多种业务的需求,进一步提高了办公效率,企业的竞争力也得以全面加强。

项目实施的点点滴滴

长达数年的项目实施中,各种闪光点难以尽述,因此在这里就遴选一些闪光点,或者是大事记与大家简单分享。

2015年9月,首批设备即将到货启动交付。作为本次项目——整个中石油广域网的核心,对于网络的这次改造,对于后续的运营维护以及更大范围的升级,可以说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华为的态度异常严谨,技术人员们围绕本次的方案,进行了多达6次的交流,并且在实验室进行了反复的验证,最终方案逐渐由此前的环网方式替换过渡到单AS平面全IP组网,最后被确定为“双AS平面”的“全IP+光”组网方式,为后续整网的业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后续的持续割接指明了方向。

显然,华为并没有按照合同中的约定,机械地执行网络的升级改造,而是站在客户的角度上,以技术、应用的发展趋势,为客户提供与时俱进的、经济高效的网络。

应该说,正是这种精益求精、千锤百炼的专业态度,打动了包括中石油等在内的大批客户。

2015年10月,经过前期的充分准备,项目组历经11小时,圆满完成了核心环的割接迁移。整个迁移过程中,业务没有任何中断,一次割接成功,共涉及链路迁移150余对,全国各个机房保障与割接测试人员100多名,完成了中国石油建网史上最大的一次割接。

中石油广域网骨干网项目的难度在于,如此大规模的网络升级改造,在中石油网络建设史上也属罕见,项目组没有任何可供参考的历史经验,必须依靠前期的充分测试、验证和评审,以及项目组多年来的丰富经验,解决项目进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以2016年6月的西安RPR改造为例,这是本次项目涉及的第一个RPR节点,它的成功对于后续区域的改造乃至整个项目的进行,具有难以估量的作用和价值。

为此,项目组在前期进行了严格的研究,最终选定了二层CCC虚链路作为本次割接的关键技术点,藉此将原物理单环逻辑构建为与其它区域中心相似的成熟架构。

最终的结果是,在10多个小时的奋战中,相关的各项业务没有中断,8台设备也全部完成了割接替换,并且从架构上实现了向“全IP”的平滑过渡。首个区域RPR节点的替换工作,旗开得胜!这也为后续的区域节点割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

焕然一新的骨干网

在本次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广大成员们齐心协力、排除万难,前后完成了70多次割接,输出各类局点文档多达2700余份,完成了这一事先被外界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华为在产品、技术和服务方面的强大实力,由此也可见一斑。

针对中石油广域网骨干网的升级改造,华为采用了当前主流和先进的产品技术,并提供了充足的备品备件,足以满足未来至少5年的备货需求。

譬如,在本次项目中,华为采用的新设备,譬如高端路由器NE40E和高端交换机S12700系列等,较之此前的设备,在转发能力、端口密度等方面均有15-20倍的提升,单端口更是具备40G和100G的能力支持,为后续业务提供了充分的扩展能力,能够满足5-8年的需求。

与此同时,在软件特性方面,华为提供的技术和设备,除了具备传统的二三层业务特性外,在堆叠、SVF、虚拟化以及对SDN的支持等方面做好了技术储备和应对,从而可以更好地支撑复杂业务场景的部署。

同时,华为为本次项目提供最高级别的金牌+维保服务,可以做到4个小时以内的备件送达和原厂专业人员的故障处理服务,解决了部分区域中心或者边界单位人员技能水品不足的问题,能够更快地解决设备的故障和业务的受损。

本次项目的实施,也极大地改善了区域节点带宽不足等问题。由于完成了从“RPR环”到“全IP架构”组网的改造,从此骨干设备间可以基于传输资源任意进行互联带宽的扩容,从而杜绝了原广域网骨干带宽最大仅有10G的规格限制,能够根据需求弹性扩容至40G、100G甚至更大的骨干带宽。

由于华为提供的设备支持RR+等新兴SDN技术,因此中石油广域网骨干网可以通过后续的软件升级和AC控制器的部署,快速便捷地调度现网流量,使其更均匀,进而提升带宽经济性,间接为集团创造价值。

经历了升级改造的中石油广域网骨干网,具备NSR和硬件BFD特性的部署能力,并已在核心层、西安和兰州等区域中心部署,具备主备倒换不丢包以及单通场景下的业务中断自动恢复能力,网络的健壮性和可靠性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在安全方面,本次采用华为的S12700设备,具备与中油瑞飞安全板卡的对接能力,二者的配合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现网组网,减少对现网的改造,同时提升高带宽转发下的安全性,杜绝了使用传统小型加密设备导致的单点故障、低带宽等常见问题。

让网络为业务创造价值!通过中石油广域网骨干网项目,

华为企业服务真正践行了对客户的承诺,不断将最新的产品和技术落地于各种生产与应用场景,推动客户商业价值的最大化,助力客户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