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說高校畢業生找工作比較難,尤其是女大學生?

網友一:

看看每年高考後師範院校的提檔分數線就知道哪類學生走上了教師崗位。特別是中小學教師,一般是二本學校的畢業生。不過像北師大等985、211院校的畢業生都是高中時班裡的優秀生。還有一些高等院校的教授,肯定也是中學時班級很優秀的學生。所以說事情不能一概而論。從幼兒園到小學、初中、高中再到大學對教師從業資格的要求是不一樣的。

再比如說幼師,一般是班級當中中下等的學生。我讀初中那會兒,農村地區的孩子,在初中階段最優秀的學生大多報考了中師和中專。認為可以走捷徑早日成才。現在學校裡一般成績中下的學生讀技校和幼師等服務類行業的對接專業學校。

為什麼說高校畢業生找工作比較難,尤其是女大學生?

網友二:

肯定有一流的學生當老師的,從幼兒園老師、小學老師、初中老師、高中老師到大學老師,隨著學校層次的提高,越來越需要一流的學生當老師,大學更需要一流學校的一流層次的一流學生當老師。高中老師好多都是985、更多是211的師範大學畢業生。名牌大學的老師好多需要博士,大學裡最高層次的學生中的佼佼者當老師。現在大城市中的名牌小學、中學也在選擇一流學生當老師。

網友三:

我家在小城市,可能接觸的人太少,層次太低,我幾十年來接觸的老師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情況。我是84年師專畢業到高中任教。當時的大學錄取比率極低。並且還分配,師範院校畢業的學生基本上都進了教育行業。當時的中師招生更是奇葩。

初中生升學,中師是首選,其次是中專,在其次是高中,前幾名的學生都上了中師中專,後來多數又進了本專科提升了學歷。那時候的老師基本功非常紮實,責任心極強。愛崗敬業。一流的學生,當老師的基本上都是一流的學生。95年以後,國家不在分配,中師遇冷,進入教育行業的門檻又降低。一部分電大等培訓機構的畢業生交一些上崗費就能當老師了,這段時間進入教育行業的老師素質大大降低。

為什麼說高校畢業生找工作比較難,尤其是女大學生?

網友四:

當老師的比例,我感覺和其他高校沒什麼區別啊,畢竟當老師跟一流大學與否沒有什麼直接關係,與學生本身的職業規劃有關。如果你是問名師的比例,那一流大學培養出的名師相對的肯定比普通大學多一些。而且一直說當老師也不知道您說的到底是哪一類老師?小學老師、初高中老師、大學老師、職業培訓老師。

這些都算老師,門檻也都有高低,而且就算是大學老師,門檻也不同,去名校當老師的肯定是一流大學畢業生多一些,因為名校要求是985博士,還要有海外經歷;但有一些學長所知道的職業技術學院之類的專科學校,招收的老師專科學歷,工作兩年讀了一個碩士就可以去當老師。

網友五:

18歲以前優秀的學生說明不了問題,關鍵是從大學開始繼續優秀的學生才是人生的起點,好多北大清華的畢業的都去培訓學校當老師的都是高中時的學霸,大學時的學渣。人生最大的優勢是什麼?是從小培養好的學習習慣,是父母老師在與不在都有一樣的學習態度。

為什麼說高校畢業生找工作比較難,尤其是女大學生?

網友六:

也許有些人認為,你個幼兒園老師、小學老師,有什麼了不起?當初你還不是一流的學生,不屑一顧,孩子,錯了,你這個大學的一流學生不是在幼兒園老師、小學老師、中學老師哺育成長出來的嗎?你真是不要老師教就成人才的天來之才嗎?如果你瞧不起你曾經的恩師,你怎麼稱得上是一流的學生?

我上學那會,中考,最高分上重點高中,剩下的最優秀的才能考上中師,考不上的才上普通高中和其它職業中專。愛好的,基本上當做首選的寥寥無幾,大都是無奈後的選擇。希望國家大力投入教育,提升教師待遇,使優秀的高校畢業生自覺自願把當教師當做首選的職業。

為什麼說高校畢業生找工作比較難,尤其是女大學生?

最後:

不管你是男生還是女生,如果你想去有外國人、大學生的英語角,看上圖右下角,找到它。那裡會美音、印度腔、倫敦腔的小夥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