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中東「袖珍超級大國」以色列核武計劃的神祕資助人

本文全文3000多字,閱讀時間大約10分鐘左右,如果喜歡,歡迎轉發。

揭秘中東“袖珍超級大國”以色列核武計劃的神秘資助人

也許很多人知道以色列是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但是以色列核武器計劃是誰資助的,估計就很少人知道了。近日美國媒體一篇文章為讓我們知道了真相。

揭秘中東“袖珍超級大國”以色列核武計劃的神秘資助人

儘管以色列沒有正式承認這一點,但眾所周知,以色列擁有核武器庫(儘管確切的核彈頭數量存在爭議)。同樣眾所周知的是,美國在約翰肯尼迪和林登約翰遜政府時期都反對以色列的核武器計劃。不太為人所知的是,以色列核武器計劃的大部分資金是由美國私人提供的,是由美國人亞伯拉罕·範伯格牽頭。他是一位傑出的美國人,曾擔任肯尼迪總統和約翰遜總統的非正式顧問。

以色列對核武器的興趣基本上可以追溯到1948年猶太國家的建立。以色列的開國領袖大衛·本·古裡安一直被大屠殺和麵對的以色列比大得多的阿拉伯鄰國的敵意所困擾。本-古裡安將核武器視為確保猶太國家生存的最後選擇,以防其敵人利用其龐大的人口和經濟實力建立一支優於以色列的軍隊。本-古裡安和他最親密的顧問面臨的問題是,他們年輕、貧窮、相對不復雜的國家沒有必要的技術和物質資源來支持本國的核武器計劃。以色列獲得核武器的最大希望來自於找到一個外國的贊助人。對以色列來說幸運的是,目前的情況為它獲得這種支持創造了條件。

具體來說,在20世紀50年代中期,法國對阿爾及利亞的佔領——它被認為是法國的一部分,而不僅僅是一個殖民地。阿爾及利亞反殖民運動高漲,而且阿國反殖鬥爭得到了埃及領導人納賽爾的大力支持。巴黎方面請求以色列提供有關阿爾及利亞局勢的情報,以換取法國常規武器。將其轉變為核合作的機會出現在1956年。巴黎要求以色列向法國和英國提供藉口,以便在蘇伊士運河危機中進行軍事幹預。

揭秘中東“袖珍超級大國”以色列核武計劃的神秘資助人

本-古裡安對讓以色列參與這個計劃持保留態度。當法國同意向以色列提供一個類似於法國在薩克雷建造的EL-3小型研究型反應堆時,這些問題就解決了。當然,蘇伊士運河的入侵很快就出了問題,美國和蘇聯都以不同的方式威脅以色列、法國和英國,要他們撤出。法國無法保護以色列免受超級大國的威脅。然而,在同意撤軍之前,以色列要求巴黎加強核合作。法國同意向以色列提供一個比迪莫納大得多的鈈生產反應堆,為該反應堆提供燃料的天然鈾,以及一個再處理計劃——基本上以色列需要的所有東西都可以用來生產核彈鈈,除了重水。

這是一次重大的突變——在此之前或之後,沒有一個國家向另一個國家提供了製造核彈所需的如此廣泛的技術。不過,這還只是完成了一半。本-古裡安仍然需要拿出必要的資金來為法國的核協議買單。迪莫納核設施的建造成本尚不清楚,但以色列在1960年可能向法國支付了至少8000萬到1億美元。當時對以色列來說是一大筆錢。本-古裡安擔心,如果他將國防資金用於核項目,他會招致軍方的反對。當時,軍方正努力組建一支常規軍隊,以擊敗以色列的阿拉伯敵人。

揭秘中東“袖珍超級大國”以色列核武計劃的神秘資助人

相反,以色列總理決定建立一個私人基金來資助與法國的協議。Michael Karpin在他關於以色列核項目一書《地下室裡的炸彈》中有這樣的記載,本-古裡安命令他的員工“打電話給Abe”,Abe指的是範伯格。範伯格是紐約著名的商人、慈善家和美國猶太領袖,與民主黨關係密切。

在美國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範伯格曾籌集資金幫助歐洲猶太人移民到巴勒斯坦。戰爭結束後,他像本·古裡恩一樣去了歐洲。他還幫助將大屠殺倖存者偷渡到巴勒斯坦,當時英國人為防止猶太非法移民而設置了封鎖。在此期間,他與許多後來成為以色列國家高級領導人的人建立了持久的關係。回到美國後,他幫助說服杜魯門總統,一旦猶太國家宣佈獨立,他就承認這個國家。作為回報,範伯格為杜魯門的連任競選籌集了資金。

因此,在1958年10月,本-古裡安很自然地會求助於範伯格,幫助籌集迪莫納協議所需的資金。事實上,這並不是本-古裡安第一次向美國猶太領袖求助了。由於預見到獨立戰爭即將爆發,本-古裡安於1945年前往紐約,為巴勒斯坦的猶太人籌集購買武器的資金。這次任務是成功的。Michael Karpin說:“在即將誕生的國家的秘密文件中,17位美國百萬富翁的代號是‘Sonneborn Institute’。以他們的主人的名字命名。在未來的幾年裡,他們中的成員將捐贈數百萬美元,用於購買軍火、機器、醫院設備和藥品,以及運送難民“到巴勒斯坦”的船隻。

範伯格是17個百萬富翁之一。1958年,範伯格求助於Sonneborn Institute的許多成員,以及北美和歐洲的許多其他猶太領導人,為了本-古裡安的核項目籌集資金。他獲得了廣泛的成功。Michael Karpin說,“秘密籌款運動始於1958年末,持續了兩年。”大約25位百萬富翁共捐出了4000萬美元。

範伯格的使命對以色列核項目的成功有多重要?

揭秘中東“袖珍超級大國”以色列核武計劃的神秘資助人

如果本-古裡安不確定範伯格是否能從世界猶太人那裡籌集到這個項目所需的數百萬美元,那麼他是否會與法國進行這筆交易就值得懷疑了。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的以色列不可能花錢購買先進的技術,建立迪莫納反應堆,並利用自己的資源建立核威懾力量。

然而,這並不是範伯格參與美以關係的結束。事實上,在民主黨在1960年大選中重新奪回白宮後,範伯格成為肯尼迪和LBJ的非官方顧問。例如,1961年費因伯恩說服本-古裡安允許美國檢查迪莫納反應堆。

到1968年年底,以色列核工廠接到了全面生產的命令,每年可以生產四至五枚核彈頭,以色列從此走向全面生產核武器的道路。在此後的幾次中東戰爭中,以色列甚至差一點就動用了核武器。

猶太國的護身符:以色列的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

過去幾十年,以色列在中東地區擁有常規軍事優勢尤其是絕對的核優勢,在該地區被稱為“瘦小的超級大國”。布利克斯向聯合國秘書長安南提交的報告,認為以色列目前可能擁有200件核武器。目前以色列核武庫的規模,各方估計不盡相同。但有一個共識是,以色列早已掌握了核武器技術,並具備了海陸空三位一體的核打擊能力。

揭秘中東“袖珍超級大國”以色列核武計劃的神秘資助人

以色列的中程彈道導彈如 “傑里科-1”(Ya-1 "Luz"),500公斤有效載荷,480-650公里的射程。1973服役。“傑里科-2” (either Ya-2 or Ya-3) ,1000 kg有效載荷,1500公里的射程。1990年服役。正在研製中的“傑里科-2B”有2,500 km的射程。這些導彈一定是為搭載核彈頭設計的(雖然不排除搭載化學彈頭)。可以肯定已經有50 枚“傑里科-1”和50枚“傑里科-2”進行了部署。另外,以色列還有100多枚美國提供的射程115 km 的“蘭斯”戰術導彈。雖然現在這些導彈都只是安裝普通的彈頭。但是一旦需要它們就能很快地更換成核彈頭或化學彈頭。

揭秘中東“袖珍超級大國”以色列核武計劃的神秘資助人

以色列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飛機來進行核武器的部署。用於進行核武器部署的飛機和部隊駐紮在特拉維夫的空軍基地。最初擔任這個任務的可能是1969引進的F-4“幻影II”。現在換成了F-16。F-16無需空中加油的飛行半徑是1250公里,可以達到伊朗的西部、黑海岸、利雅得或是黎巴嫩的邊界。如果進行空中加油就可以飛得更遠。不需空中加油的單航道任務可以飛抵莫斯科。

揭秘中東“袖珍超級大國”以色列核武計劃的神秘資助人

德國按以色列的要求提供了三艘 “海豚”級潛艇,裝備了美國提供的、可以從潛艇上發射的“魚叉”導彈,配備了以色列的核彈頭。以色列國防部官員向外界透露,以色列的“海豚”級潛艇已於2000年5月在印度洋成功進行了這種巡航導彈的潛射試驗,並準確命中1860公里遠的目標。這樣,以色列擁有了從海底發射核武器的能力。潛艇機動性和隱蔽性都很強,以阿拉伯國家的技術要想全部消滅它們是完全不可能的。目前以色列擁有8艘“海豚”級潛艇,其中5艘具備發射核彈的能力。

另外,1988年9月19日,以色列利用“沙維特”火箭將“地平線-1”人造衛星送入了太空,從此擁有了自己的衛星偵察系統,不再需要美國提供情報了。“沙維特”類似於列傑里科-2導彈系統。1990年4月3日“地平線-2”發射。1994年9月15日“地平線-3”的首次發射失敗。但是在1995年4月5日第二次發射成功。衛星的成功發射表明以色列已具備向世界任何目標發射核彈的能力,其綜合能力遠遠超過朝鮮和伊朗。發射平臺和偵察導航平臺的建立讓以色列成為中東惟一具備“三位一體”核打擊能力的國家。(冪談天下/張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