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如何進行栽培管理比較好

1、溼度管理:羊肚菌喜溼,生長環境必須保持溼度,在室外栽培,冬季尤其是早春,雨水較多,溫度合適,則菌絲體、子實體生長良好,如早春遇乾旱,必須適時澆水。羊肚菌對空氣溼度要求很高,但土壤不能積水,所以一般採用噴霧保溼更好,噴水時加入0.5%的益富源菌菇生態寶,可以保持土壤通透有利於出菇,同時促進菌絲對營養的吸收,加快子實體生長。

2、溫度管理:早春在幾周之內有4-16℃的溫度,能刺激羊肚菌子實體的形成,如果這時溫度變化劇烈(低於4℃或高出16℃),都會影響子實體的發育。羊肚菌生長最適合的溫度為17-22°C。

3、病蟲害防治:菌絲與子實體生長都會發生病蟲害,以預防為主,保持場地環境的清潔衛生。播種前進行場地殺菌殺蟲處理,後期如發生蟲害,可在子實體長出前噴除蟲菊或10%石灰水予以殺滅。

4、適時採收:子實體出土後7-10天成熟,顏色由深灰色變成淺灰色或褐黃色,菌蓋表面蜂窩狀凹陷充分伸展時即可採收,採收後應清理泥土,及時曬乾或烘乾,裝於塑料袋密封保藏。

5、乾燥加工:羊肚菌乾燥加工時勿弄破菌帽,可利用烤煙房烘乾或曬乾,勿用柴火煙燻,以免影響質量,按質量分等級後盛裝在塑料袋內,置於陰涼、乾燥、通風處保存。

羊肚菌如何進行栽培管理比較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