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後別擔心能否恢復原狀,怎麼治療才重要

一旦發生骨折,受傷的部位在一段時間內是不能活動的。由於骨折對局部的傷害很大,所以患者可能會擔心受傷部位不能恢復到原來的狀態了。那麼,骨折後能否痊癒呢?

骨折後別擔心能否恢復原狀,怎麼治療才重要

骨折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段的人身上,不管是小孩、老人,還是中青年人。患者多為一個部位的骨折,但也有少數是多發性骨折。在經過及時的正確處理後,大部分的患者是能夠痊癒的,僅有少部分患者存在後遺症。患者若想要痊癒,除了部分極其嚴重的,其餘的還是需要儘快進行就診,積極配合治療,謹記醫生的囑咐。

在骨折後,患者受傷部位可能會出現變形,肢體的活動也出現異常。若是患者不小心移動了患肢,可能會聽到骨相互摩擦的聲音。患者的傷口會疼痛、局部會出現腫脹、淤血癥狀,還會有運動障礙。所以,患者需要儘快治療,使其儘快恢復到正常狀態。

骨折治療的主要內容包括復位、固定、功能鍛鍊。

骨折後別擔心能否恢復原狀,怎麼治療才重要

因為發生骨折時,骨折處發生移位,所以需要先進行復位,使其恢復到正常或接近原有解剖關係。進行復位後,骨骼的支架作用恢復了,這樣才能進行正常的癒合。復位的方法有多種,主要有閉合復位和手術復位。

在復位後需要進行固定,目的是防止骨折移位。在固定期間,骨開始慢慢癒合,所以受傷部位暫時不能活動。固定的方法有兩種,即內固定和外固定。其中,內固定是指用鋼板、鋼針、髓內針、螺絲釘等物件進行固定。若採取這種方法,需要進行手術切開。而外固定則不需要,其主要使用的固定工具有小夾板、石膏繃帶、外固定支架等。

雖然外固定相對而言比較簡單,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患者都可以進行外固定的。例如:多個部位發生或者一根骨頭上有多處骨折的,都需要採用內固定,因為外固定不能對其起到很好的固定效果。

功能鍛鍊是恢復受傷部位功能的關鍵步驟。在固定一段時間後,骨基本癒合,骨折的症狀已大部分消失。若患者沒有感覺到疼痛,則可以進行功能鍛鍊,具體是什麼時候開始,最好詢問一下醫生的意見。

骨折後別擔心能否恢復原狀,怎麼治療才重要

受傷部位由於很久沒活動了,所以可能會有關節粘連、關節囊攣縮等情況。患者在解除固定後需要儘快進行功能鍛鍊。鍛鍊的方法有多種,不同部位的鍛鍊方法也有所不同,所以患者根據受傷部位選擇適合的鍛鍊方法。通過功能鍛鍊,可以使得受傷肢體肌肉收縮,增加骨折周圍組織的血液循環,促進骨折癒合,從而防止以上情況的發生。

總結一下,骨折患者不用過於擔心能否痊癒的問題。保持積極的心態進行治療,痊癒的幾率還是蠻大的。患者需要將重點放在治療上,在治療過程中有什麼問題隨時可以詢問醫生。功能鍛鍊是很重要的,所以患者一定要重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