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桐城|杏坛挥起“奋进笔” 红烛照亮“名城路”


看桐城|杏坛挥起“奋进笔” 红烛照亮“名城路”

桐城八中东部新城校区


杏坛挥起“奋进笔”

红烛照亮“名城路”

文|朱泽卫 何立春 来源|桐城新闻网


桐城,素有“文都”之美誉,教育更是该市一张锃亮的名片。如何让这张名片更靓更美,今年来,市教育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552”决策部署,以打造“人文强市”“文教名城”为目标,以“振兴桐城教育”为抓手,开拓创新,深化教育改革,积极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桐城教育再展发展新画卷。

坚持均衡优质发展理念,绘就优化教育布局新画卷

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必须努力实现公平公正。桐城市近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口迅速向城区聚集,而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区域,数幢楼房、十几个教师、二三十个学生的现状普遍存在。如何突破藩篱,改变这种教育资源严重浪费的现状?如何合理配置利用教育资源,实现利益最大化、让更多的孩子更好的享受社会发展成果?这是市教育局局长张星生上任后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市教育局借加快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和深化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之东风,推行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小学校变成“大学区”,2017年8月,正式在全市设立12个学区管理委员会。


看桐城|杏坛挥起“奋进笔” 红烛照亮“名城路”

江淮工业学校校园内


为优化配置普通高中教育资源、有效破解制约普通高中教育发展难题,大力实施“优质高中倍增工程”,着力打造“办学底蕴深厚,教学质量优良、具有区域影响”的名校,整体提升普通高中办学水平。

一年来的探索,一年来的实践,过程虽然艰辛,但阵疼后的成果是丰硕的——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实施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后,对一些学生人数少、发展后劲不足的学校进行整合,撤并村小、教学点45所,628名教师进行了跨校交流。“学区制”管理,破解了多年的学校布局调整和教师交流的难题,优化了教师及其他教育教学资源的配置。

学区教研水平得到整体提升。全市12个学区相继成立了学区学科中心组,出台了《学区教研管理制度》。过去同一镇域内学校教学研究各自为阵的窘境彻底改观,区域内和学区间“比赶超”蔚然成风。校际间竞争态势不断加强,学校和教师的均衡全面发展得以进一步强化。同时,建立了教研员联系义务教育学区和直管学校制度,全力推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

高中布局得到进一步优化。撤销原桐城五中、六中、八中、十中及十一中建制,整体划入桐城八中(东部新城校区),同时设立卅铺分校区、五中分校区和六中分校区,自今年9月起,各分校区停止招收高一新生,各分校区实行在桐城八中统一领导下的执行校长负责制。撤销“桐城中学范岗分校”,设立由桐城中学、天城中学、桐城八中三所省示范高中联合办学的“桐城市高中辅导学校”,学校实行机构独立、师资共享、利益共享的体制机制,由市教育局直管。目前,占地250亩、总建筑面积80000平方米、可容纳5000名学生的桐城东部新城“桐城八中”已于今秋开学投入使用,首届高一新生1500余人已顺利入学。高中布局的优化,让高中教育教学资源得到进一步集中,师资力量得到进一步增强,对外竞争的态势得到进一步加强。


看桐城|杏坛挥起“奋进笔” 红烛照亮“名城路”



打造一流教师队伍,拓展教师专业成长新途径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由于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所以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显得极为重要。为打造一流教师队伍,桐城市教育局多举措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拓宽新任教师补充渠道。近两年来,除公开招聘新任教师154名外,省级示范高中还赴高校公开招聘硕士研究生16人,接收安排37名“三支一扶”支教大学生和高校毕业就业见习大学生,并与高校签订初中、高中起点定向培养乡村教师协议38人。

加大名师培养力度。在推行“校本研修”工作的同时,借力桐城市2017年确定为“国培计划”项目县的契机,大力开展桐城市“国培计划——青蓝工程”活动,组织各类名师开展送教下乡,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一系列手段,着力扶助一批年青骨干教师成为名师。


看桐城|杏坛挥起“奋进笔” 红烛照亮“名城路”

天城中学校园内


狠抓在职教师专业培训。2017、2018年暑期,市教育局组织开展了中小学教师普通话能力提高培训、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培训、骨干班主任暨心理健康辅导员培训、高中骨干教师跟岗培训等,聘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和当地名师授课,近2000名教师参加了培训,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素质,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牵手名校共享教育智慧。组织市域内学校和安庆市名校——安庆四中、安庆市外国语学校、岳西县天堂初中等学校携手共建,开展名师教学培训、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教学研讨、观摩学习等“结对共建,教学联谊”活动。与名校共建,使广大教师视野进一步拓宽,教师的整体素养进一步提升。

教科研活动硕果累累。2017年来,我市教师350余篇论文获安庆市级以上表彰;安庆市以上课题研究已结题22个,成功申报省级课题1个、安庆市级课题6个;61人获安庆市第六届先进教研个人,居安庆前列。南演初中杨志新在第三届全国中小学课文朗诵大赛中获特等奖;范岗中心小学都兰芳获全国小学英语优质课一等奖;桐城二中宋震获省实验教学说课大赛二等奖。桐城中学程敏等4人次获省级优质课一、二、三等奖,实验中学章兴文获称安徽省“向上向善好青年”。


看桐城|杏坛挥起“奋进笔” 红烛照亮“名城路”



注重党建引领,构建立德树人新机制

按照“与教育管理体制相适应、管党建与管业务相结合”的要求,2017年7月,市教育局党委成立,全市各中小学校、民办学校党组织、2617名党员划归教育局党委管理。为充分发挥学校基层党组织在实施教育教学工作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教育系统党组深入推进中小学党建工作管理体制改革,围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大力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标准化建设。

抓组织班子建设,提升履职能力。选好班长,配强班子。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在具备教师资格基础上,均经历过学校党务或行政岗位锻炼。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党员教师走进党组织领导班子,保证了党的基层组织在学校工作上的威信,很好地发挥了对教育中心工作的引领、促进和服务作用。强化业务培训,提高履职能力。教育局党委先后组织举办了支部书记培训班、组织委员培训班,受训人员达200余人次,通过学习培训,极大的提高了班子成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


看桐城|杏坛挥起“奋进笔” 红烛照亮“名城路”

桐城中学校园内


抓制度建设,提升管理水平。健全完善《三会一课制度》《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等,研究制定了《党建工作考核办法》。通过制度明确细化党建工作要求,同时将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实施、同检查,确保全市中小学校党建工作落到实处。

抓党建活动,提升工作实效。深入开展“立德树人”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党员教师为主体,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规范廉洁从教行为,在整治有偿家教活动中党员教师带头公开践诺,拒绝有偿家教。开展创建“党员示范岗”活动,各校通过设立“党员示范岗”桌牌的形式亮明党员身份,接受全体师生员工的监督,督促党员教师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各基层党组织利用党员活动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党员走进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锤炼党性,激发工作热情。

抓党建工作保障,提升阵地建设标准。将党建经费纳入学校年度预算,给予充分保障。规范党员活动室建设,配备办公电脑100余台,制作统一规范的党务公开栏和党员示范展示板。阵地建设的加强,使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得以常态化、规范化。潮平岸阔催人进,风正扬帆当有为。杏坛挥起“奋进笔”,红烛照亮“名城路”。我们坚信:桐城教育承载着昔日的无限辉煌,必将能够收获更加灿烂的未来!


看桐城|杏坛挥起“奋进笔” 红烛照亮“名城路”


看桐城|杏坛挥起“奋进笔” 红烛照亮“名城路”

吴汝纶公学校园内


看桐城|杏坛挥起“奋进笔” 红烛照亮“名城路”

江淮工业学校校园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