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里的兩隻白眼狼,好多人都想把他們大卸八塊挫骨揚灰

三國演義中,劉備從一個賣草鞋的到一國之主,鯉魚躍龍門,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是後世很多人學習的榜樣。劉備之所以有這麼大的成就主要是他得了兩川之地。

劉備之所以沒有廢很大的力氣就得到了兩川之地,不僅是因為他有龐統諸葛這樣的高級人才,更是因為兩川之主劉璋手下出了兩條走狗,沒有他們,劉備恐怕還要多花費很大的力氣,說不定還在荊州那個地方,夾縫中求生存。

三國演義裡的兩隻白眼狼,好多人都想把他們大卸八塊挫骨揚灰

荊州那個地方,四面八方都是敵人,在這樣的夾縫中求生存,想要防守那是很難的,必須有一塊地盤作為靠山,兩者合二為一,才能形成屏障,互相接應。劉備諸葛亮深刻的知道這些,他們無時無刻的不在算計著西川,因為他們急需一塊地盤。

西川之主劉璋手下的兩條“走狗”,一位是張松,一位是法正。這兩個人,端著劉璋的飯碗,卻把劉璋的地盤賣給了別人,說是“漢奸”“賣國賊”一點都不為過。

三國演義裡的兩隻白眼狼,好多人都想把他們大卸八塊挫骨揚灰

張松本來是西川的別駕,相等於劉璋的副手,權力很大。那時候漢中張魯來進攻西川,劉璋沒有那麼多軍隊來抵擋張魯,手下的人商量後,出主意說,請外援招僱傭兵來打張魯。

劉璋同意以後,就派張松去找曹操,張松帶著金銀錢財來到許都,還暗中帶了西川四十一縣的兵馬錢糧分佈詳圖,這圖劉璋沒有讓他帶,是他私自帶的。

三國演義裡的兩隻白眼狼,好多人都想把他們大卸八塊挫骨揚灰

可是到許昌之後,卻被曹操羞辱你了一頓,還把他打出了閱兵場,趕出許昌城。這時候劉備趕緊見縫插針,一直想要得到西川的劉備和他的手下諸葛亮等人早就關注了西川的一舉一動。

張松在許昌被打,諸葛亮早已得到密報,為了拉攏張松的心,劉備是做足了功課。先是派關張趙外出三十里迎接,給張松國士待遇,給以充分的尊敬。

三國演義裡的兩隻白眼狼,好多人都想把他們大卸八塊挫骨揚灰

先是為他請名醫治傷,然後又是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讓張松覺得受到了曹操難以給予的恩寵。劉備甚至親自為張松端洗臉水,讓張松感覺劉備為自己做了這麼多,不為劉備做點什麼,好像都不好意思領受劉備的這些美味佳餚和禮貌尊重。

終於劉備的努力得到了回報,張松在回西川之前,把他暗中帶著那張西川詳圖給了劉備,軍師也說,有了那張圖就相等於是得到了半個西川。張松本來是用那張圖來獻給曹操的,可是曹操心高氣傲,看不上張松。張松因而沒給他。而劉備以國士對張松,張松的虛榮心得到了充分的滿足,他沒有理由不獻給劉備。

三國演義裡的兩隻白眼狼,好多人都想把他們大卸八塊挫骨揚灰

臨走的時候,張松不僅獻了圖,還進言要劉備取西川自己做內應,劉備的心裡當然樂開了花,可嘴上還是說自己沒有那個意思。張松也知道劉備的心思,沒有說破,回去以後就和同夥法正兩個人商量“迎接”劉備入川的事。

法正正是我們所說的第二條走狗,張松回去以後,就跟法正商量如何來迎接劉備入川。有人說,張松法正明明都是劉璋手下的大臣,為什麼非要讓劉備來川呢?其實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吃著碗裡的還要佔著鍋裡的。

三國演義裡的兩隻白眼狼,好多人都想把他們大卸八塊挫骨揚灰

因為在劉璋這裡,每一個官位都被佔了,每一個好處都被瓜分的乾淨,想要在劉璋手下再得到更多的好處已經是不可能了,所以張松法正不遺餘力的要劉備入川,這就在新主那裡屬於有功勞的大臣,能夠重新分配利益,這樣才能得到更多的好處。

沒好處的事誰都不幹,有好處的事誰都搶著幹。張松,法正在劉璋那麼得不到更多的好處,當然不給他幹活,他們認為只要把劉備迎進西川,在劉備那裡一定會得到很大好處,因為他們是“開國功臣”,所以爭著搶著幹。

三國演義裡的兩隻白眼狼,好多人都想把他們大卸八塊挫骨揚灰

法正都為劉備做了什麼呢,兩點,第一,劉璋派法正到劉備軍營裡談判打張魯的事,法正卻沒有怎麼提,而是建議劉備入主西川,自己和張松做內應,然後憑藉西川物阜民豐來成就帝業。

第二法正把劉備架好以後,就開始對劉璋勸降。這個人真是的,你吃人家的和人家的,不保人家平安,最後還讓人家投降。好像連一條看家狗都不如。根本就是一條白眼狼哦。只是最後的最後,劉璋沒有聽法正的話,沒有投降。

三國演義裡的兩隻白眼狼,好多人都想把他們大卸八塊挫骨揚灰

法正確實是個人才,劉備入川以後,要籠絡西川的讀書人,法正建議讓劉備重用許靖,許靖本來只是徒有虛名,並沒有多少實料,法正對劉備說,主公只要重用許靖,西川的讀書人自然會來投奔你。有點千金買馬骨的感覺。

三國演義裡的這兩隻兩隻白眼狼,好多人都想把他們大卸八塊,挫骨揚灰,不知道看官您是怎麼看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