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家打拼的你,什么时候最想家?|中秋特辑

金汇通航拥有专业团队,专业机师,专业医疗直升机,提供更及时,更便捷、更专业的直升机救援服务,一天一元就可以成为会员,拥有呼叫直升机救援的权益,服务内容:直升机救援免费且全年不限次数,被誉为“空中120”“空中ICU”

离家打拼的你,什么时候最想家?|中秋特辑


李健有一首歌这样唱:“不知不觉把他乡,当作了故乡,只是偶尔难过时,不经意遥望远方”。道尽了思念,更唱出了所有异乡人的乡愁。

与老一辈人固守脚下的一亩三分地不同,年轻一代更向往背着行囊闯天下的生活。去交往不一样的人,欣赏不一样的风景,体验不一样的生活,用自己的双脚丈量人生。

对他们来说,故乡本来就是“自己希望超越的东西”。它是出发点,我们终生所追求的,不就是过上比在故乡时更好的生活吗?

不得不承认,无论对故乡有多不舍,我们都不会回头。

可这恰恰也是故乡的价值所在。

每一个在外拼搏的异乡人都需要某种心理上的安慰和缓冲。故乡就像某种底牌:大不了,我就打包回家。焦虑、不安、举棋不定的时候,这样一想反倒踏实了。

故乡的家就是这样一种安全的存在。

无论你孤单、委屈、疲惫还是快乐时,你都会想它,哪怕这个思念转瞬即逝。

在中秋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特别发起“离家打拼的你,什么时候最想家?”活动,并以此为主题分别采访了金汇通航飞行部、机务部、医务部、呼叫中心中几位颇具代表的年轻职员。

你会发现,原来有那么一群人和你一样:怀抱梦想,始终在路上……

“我属于努力刻苦型,天赋不敢当”

黄绪良 | 金汇通航飞行部

在美国量子航校学飞的学员中,黄绪良是同期中最先拿到商照回国的学员。对于天赋二字,他觉得刻苦更适合自己。

在教员授课的前一天,他会提前对一些诸如自转下滑、尾桨失效、主旋翼涡环效应等特情动作进行预先学习;训练结束后的当晚,又会闭上眼睛对教授的每一个动作进行二次模拟和复盘,务必做到每个动作细节都烂熟于心。

离家打拼的你,什么时候最想家?|中秋特辑


离家打拼的你,什么时候最想家?|中秋特辑


离家打拼的你,什么时候最想家?|中秋特辑


黄绪良在美国量子航校学飞的日子

而这样的“笨功夫”一直延续到金汇通航。

离家打拼的你,什么时候最想家?|中秋特辑


离家打拼的你,什么时候最想家?|中秋特辑


无论有没有飞行任务,每到一个地方备勤,黄绪良都会在一个叫“飞常准”的软件上观测云图,以此了解当地的晴雨、云层、能见度等信息,通过一点点的规律总结,逐步掌握当地的整体天气情况。我想,遇事从容镇定、有底气,或许就是这样炼成的吧。

目前,黄绪良已在广东惠州备勤2个月,期间不能随意离开基地,为的就是在有救援任务时,能第一时间驾驶直升机赶赴现场。此前,他已在西安、南阳、郑州、定西等多地执行过任务,而他本身是陕西人,这意味着他不能像上班族那样下了班就回家。

离家打拼的你,什么时候最想家?|中秋特辑


离家打拼的你,什么时候最想家?|中秋特辑


备勤期间的黄绪良

“当然也会想家,特别是晚上回到宿舍一个人的时候,但只要想到能投身自己热爱的工作,为空中救援事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我就特别满足”,黄绪良诚恳地表示。

我想,这就是“热爱”二字的力量吧。

“想到自己工作的意义,就很值!”

张泉 | 金汇通航机务部

至今,张泉加入金汇通航已有三年多了,但你知道嘛,他已经有两年没有回家过年了。

“像中秋这种家人团聚的日子不能回家是会有些遗憾,特别是夜深人静的时候,但只要想到自己工作的责任和意义,就很值”,张泉坚定地表示。虽然是电话采访,但仍能透过他的声音听出他对空中救援这份事业的信仰。

用张泉自己的话,机务真的是个很特殊的工种。例如排故、定检、到岸组装等工作,都是为了把直升机维持到最佳状态,背后的付出只有自己知道,寒冬酷暑、熬夜加班更是家常便饭。

离家打拼的你,什么时候最想家?|中秋特辑


离家打拼的你,什么时候最想家?|中秋特辑


机库高达46.8℃的工作环境

离家打拼的你,什么时候最想家?|中秋特辑


离家打拼的你,什么时候最想家?|中秋特辑


冬天白雪皑皑的时候

因工作需要,金汇通航的机务需要全国各地备勤。今年4月至今,张泉一直在安徽合肥执行任务。备勤期间,他没有一天休假,每天在基地对直升机做好航前检查是他的日常。

对他而言,确保直升机能随时随地起飞实施救援是唯一也是最重要的事。而张泉本身是江苏徐州人。

离家打拼的你,什么时候最想家?|中秋特辑


离家打拼的你,什么时候最想家?|中秋特辑


离家打拼的你,什么时候最想家?|中秋特辑


离家打拼的你,什么时候最想家?|中秋特辑


组装、定检直升机

当我提出为何他还能一直坚守岗位的疑问,他简单地表示,就是单纯的热爱

热爱这份学以致用的工作,热爱这个共奋进的团队,更热爱这份救死扶伤的事业!

“我不会漏接任何一个求救电话”

殷小燕 | 金汇通航呼叫中心

身为重庆人的殷小燕在上海打拼已经6年了,作为一个5岁孩子的90后妈妈,我想除了实现自身理想之外,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质生活环境是她最大的动力。

离家打拼的你,什么时候最想家?|中秋特辑


离家打拼的你,什么时候最想家?|中秋特辑


殷小燕是个长发及腰的姑娘

作为金汇通航呼叫中心的一份子,殷小燕往往是最先接触患者的人,在接到救援需求后,她需要第一时间联系基地、合作医院、以及金汇医务官。安抚患者家属的同时,把救援信息准确无误的传递下去,对挽救患者而言是不可或缺的第一步。

可以想象,这是位沉稳、善良、条理清晰的姑娘。

因为工作的特殊性,殷小燕需要24小时轮班,经她估算,一天至少处理30个救援来电,即使晚上再累再困,她也不会漏接任何一个求助电话!

离家打拼的你,什么时候最想家?|中秋特辑


晚上值班的场景

也是晚上,殷小燕会想家,想孩子,想妈妈烧的家乡菜。

离乡背井、熬夜值班、孩子异地,对一个姑娘来说实属不易。但殷小燕告诉我,能从事空中救援这项救死扶伤的事业,她感到快乐;能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她感到幸福。

采访的最后,她告诉我,等条件成熟,她会把孩子也接过来,我想,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

番外:24小时待命的医务官


除了上述这些坚守一线的救援团队,金汇通航的医务官也是不可或缺的存在。事实上,每一起救援任务在正式实施前,都有他们的身影。

比如,医务官需要提前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判定,以判断他搭乘直升机的耐受度;比如,医务官需要提前联系患者家属、医院、机务、运控等协调人员,以做好转院的准备;又比如,医务官要对所有随机医护进行航空医疗培训,以确保他们正确操作机载设备……

离家打拼的你,什么时候最想家?|中秋特辑


离家打拼的你,什么时候最想家?|中秋特辑


离家打拼的你,什么时候最想家?|中秋特辑


离家打拼的你,什么时候最想家?|中秋特辑


离家打拼的你,什么时候最想家?|中秋特辑


医务官培训随机医护

琐碎、细致、重要、24小时待命。

也正是通过医务官,我了解到,直升机的优势除了高效安全外,更重要的是盘活了优秀的医疗资源。以直升机为嫁接,从根源上拉长了医疗救援线,让山区、乡县、农村的患者也能第一时间得到治疗。据医务官表示,

直升机救援团队的出现,直接促使生存率提高20%-50%,转运时间节省50%-60%,对急重症患者来说,意义重大。

编者感悟

谈到想家的时刻,几乎所有人说的都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想,只有那个时候,他们才有独处的时刻吧。只是简单说一些日常,就把我深深感动了,因为热情、因为理想、更因为他们发自内心的责任感,能和他们一起共事,我深感骄傲!

中秋话题:

离家打拼的你,什么时候最想家?

① 在留言区写下你最想家的时刻,留言点赞前10名获金汇定制钥匙扣一份,又萌又可爱


离家打拼的你,什么时候最想家?|中秋特辑


② 把该推文转发朋友圈,把截图发至“金汇通航”订阅号后台,前5名获金汇定制小书包一份,结实又耐用

离家打拼的你,什么时候最想家?|中秋特辑

离家打拼的你,什么时候最想家?|中秋特辑

|金汇通航空中救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