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雕塑藝術的傳統與傳承

2017年3月18日,“華彩之塑——中國傳統彩塑藝術研究與創作展”在曼谷中國文化中心開幕,展覽精選15件中國傳統彩塑作品,加之以藝術微噴形式展現的古今中國彩塑精品圖片以及中國彩塑技藝研究與保護成果的影像,提煉性地介紹了現階段中國對傳統彩塑工藝的傳承與發展現狀。此次展覽可以看做是2016年12月11日開幕的“華彩之塑” 中國傳統彩塑藝術研究與傳承專題展的延續,它的重要意義在於“美術學院傳統藝術教學的建構”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副主任張偉講到。

中國雕塑藝術的傳統與傳承

“華彩之塑” 中國傳統彩塑藝術研究與傳承專題展現場展示彩塑構建

中國雕塑藝術的傳統與傳承

“華彩之塑” 中國傳統彩塑藝術研究與傳承專題展現場展示彩塑構建

2017年11月3日,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院“中國傳統造型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中央美院石膏雕塑陳列館舉行。成立儀式現場還同期展示了由中央美術學院袁運生教授主持的國家重點課題“中國傳統雕塑的複製與當代中國美術教育體系的建立”十餘年的研究成果,包括部分複製的中國古代經典雕刻、青銅器30餘件。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院“中國傳統造型研究中心”主任袁運生教授經過數十年的考察與研究,從豐富的中國傳統造型資源中選取了古代青銅器、雕刻、繪畫、文字與書法作為基礎教學的教材。自2002年起,他帶領學生考察中國古代雕塑,並提出複製中國古代雕刻進入基礎教學,以改變我國近百年來以西方雕刻為唯一範本的不合理結構。

中國雕塑藝術的傳統與傳承

“華彩之塑” 中國傳統彩塑藝術研究與傳承專題展《天猶》歐陽寧明、梁淵

中國雕塑藝術的傳統與傳承

“華彩之塑” 中國傳統彩塑藝術研究與傳承專題展《韋陀像》央美雕塑系六工作室

中國雕塑藝術的傳統與傳承

“華彩之塑” 中國傳統彩塑藝術研究與傳承專題展《渺一目判官》 央美六工作室 劉夢婷

中國雕塑藝術的傳統與傳承

“華彩之塑” 中國傳統彩塑藝術研究與傳承專題展《獵歸》歐陽泥彩工作室 任素玉

在批評家孫振華看來,當代雕塑強調媒介、突破,發展到一定階段會出現後繼無力的情況,當代雕塑過去比較多的借鑑利用新的媒介、科技,受到國外新銳藝術的影響,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按照這樣一種思路往前推的話就會發現問題,自己的根和借鑑的文化資源就會受到限制:“當代雕塑發展三十年,我們也需要回溯傳統,再認識傳統,這個話題一直沒有中斷過,只是在什麼程度上和深度上有變化,過去講到傳統的時候,只是對傳統的語言和符號的簡單運用,現在在講到傳統時,希望能夠更加的深入,比如教學層面,我們用怎樣一種傳統的方式來訓練我們的學生,比如臨摹傳統的雕塑、佛造像,還有老師從書法中去尋找與雕塑有關的因素,很多老師也在做這方面的嘗試,不再滿足過去比較單一化的文化元素,反觀自身,審視自身,從歷史的土壤當中可以找到一些今天能夠產生效應的東西,更深入的挖掘。”

中國雕塑藝術的傳統與傳承

揭牌儀式現場

中國雕塑藝術的傳統與傳承

“中國傳統雕塑的複製與當代中國美術教育體系的建立”十餘年的研究成果展示

中國雕塑藝術的傳統與傳承

現場展示的中國古代經典青銅器複製品

中國雕塑藝術的傳統與傳承

現場展示的中國古代經典青銅器複製品

 他表示,當下對傳統的研究越來越學科化,以前是創作的時候用一下,比如傳統的色彩、塊面造型,傳統的俑、佛教、青銅器等造型元素運用到雕塑裡面,現在很多學校專門成立了傳統雕塑的工作室,將傳統納入到整個教學體系當中,讓學生能夠系統的來研究傳統,現在雕塑屆對傳統的考察越來越熱,很多學校都有自己獨家的考察路線,要看多少石窟、寺院、博物館,每個學校都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對傳統認識,特別是一些學校開始具有地域性的傳統,比如山西的彩塑比較有名,這也是一個特別好的事情,也是雕塑越來越深化一個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