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100個基層院」河北涉縣:不與羣衆隔半點兒心

「走进100个基层院」河北涉县:不与群众隔半点儿心

1984年冬,時任河北省涉縣檢察院刑事檢察科科長馮天中(左二,已退休)帶領聯合調查組下鄉核查案情。右一為涉縣檢察院法警康書魁(已退休)。

院情小貼士

現任檢察長:王俊學(第八任)

幹警人數:編制45人,實有43人,本科以上學歷42人,員額檢察官18人

最高榮譽:全國文明接待室、一級規範化檢察室

8月23日早晨一上班,一對年輕夫婦懷抱著一歲多的嬰兒走進河北省涉縣檢察院控申接待室,反映他們在工作生活中遭受的不公平待遇。

“坐下來慢慢說。”辦案檢察官楊洪亮遞過兩杯水,安撫好他們的情緒,開始傾聽記錄。檢察官專注認真的態度,耐心的釋法說理,令兩位當事人十分滿意。臨走時,這對夫婦接過檢察官為他們製作的答覆筆錄後高興地說:“儘管反映的問題不歸你們管轄,你們自始至終沒有一點兒不耐煩,真不愧是全國文明接待窗口。”

當事人所說的全國文明接待窗口,指的是該院連續兩次被最高檢評為“全國文明接待室”。醒目的獎牌掛在控申接待大廳,既是耀眼的榮譽,也是催人奮進的警示令。

“來信來訪是送上門的群眾工作,我們沒有理由不做好。”楊洪亮從事控申接待工作四五年,每天早來晚走,接聽電話,接待來訪,整理線索,調查取證,忙得不亦樂乎,卻無半點兒怨言。李某與其兄弟房產糾紛一案,該院審查後認為不符合抗訴條件,李某不聽解釋,執意要進行申訴,到有關部門反映。考慮到之前雙方當事人共同生活多年,存在感情基礎,如能達成和解,是最佳的處理結果。楊洪亮針對爭議雙方不同性格特點和利益訴求,採用單獨交談、親友配合等多種形式,化解雙方矛盾,李某最終服判息訴。

在接待來訪群眾時,該院幹警巧用情感疏導、釋法說理、多方協助、案後回訪等“息訴和解四法”有效化解信訪矛盾。先在感情上貼近當事人,從語言、態度等細節處著手,急群眾所急,想群眾所想。在講解政策、法律過程中,注重運用生活化的語言,結合群眾身邊的人和事兒,深入淺出地講解,讓群眾真正理解、信服。對於一些棘手、疑難的信訪案件,聯合相關政府部門、司法部門等共同參與調解,多方協作促成當事雙方和解。

“件件有回覆,案案有落實。”該院副檢察長李維中介紹,該院建立了首辦責任制,責任部門和責任人對涉檢信訪案件從首次辦理開始,全程負責,一辦到底,並要求接訪人員做到“四心三不一推定”,即接待來訪熱心、傾聽訴求細心、解釋宣傳耐心、解決問題誠心;對不屬於檢察機關管轄的不一推了之,按照管轄移交有關單位,能當天解決的問題不拖到第二天,能一次接訪的不讓群眾跑第二次;對群眾來訪訴求在未查清之前,一律實行“有理推定”。1993年,張某因涉嫌貪汙罪被該院立案調查,後該院作出免予起訴決定。張某不服,堅持認為自己無罪,先後到邯鄲市檢察院和河北省檢察院提出申訴,省、市院均予以維持。該院成立案件評查小組負責申訴辦理工作,他們多次登門走訪,瞭解當事人的訴求,並適時組織召開了由縣委政法委主持,人大代表、律師、鄉鎮幹部等參加的聽證會。經過多方努力,這起多年的積案最終得到化解。

涉縣地處河北、山西、河南三省交界,是革命老區。抗戰時期,劉伯承、鄧小平率領八路軍129師進駐這裡,創建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涉縣成為晉冀魯豫邊區政府首府。1941年9月,晉冀魯豫邊區檢察處設立,設檢察長一人,檢察員若干人。至今,檢察處舊址還矗立於此。作為革命老區的檢察人,該院從恢復重建開始,繼承革命光榮傳統,認真辦理群眾來信來訪。

“我們一定要繼續發揚黨與人民群眾血肉聯繫的光榮傳統,帶著深厚的感情做好人民群眾來信來訪工作,不與群眾隔半點兒心。”該院檢察長王俊學表示。

「走进100个基层院」河北涉县:不与群众隔半点儿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