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督微權力,莫讓「蒼蠅」成「老虎」

茶餘飯後,常聽家人、朋友或者周邊人談起,某某高官又被擼了,擼得好!“老虎”固然可惡,但“小蒼蠅”的胡作非為更讓百姓有最直接的痛感。

在村部,村務公開雖然提了很多年,但很多地方形同虛設。正因如此,不少地方,村級事務往往就成了村支書的家事,集體的大小事宜都由村支書一人說了算。這種情況下,出現集體的“蛋糕”被“蒼蠅”們瓜分,也就不足為奇了。對百姓而言,身邊一個霸佔集體土地的村幹部,遠比一個違法亂紀的高官更讓人憎恨。這些時常在基層群眾周圍嗡嗡作響的“蒼蠅”,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全體幹部,代表了黨和政府。他們胡作非為往小了說是損害幹部形象,往大了說是危及百姓對政府的信心。

“蠅貪”不除,其害如“虎”。基層幹部是黨的各項惠民、利民、便民政策的執行終端,他們身上存在的消極腐敗問題,將直接動搖群眾對黨的信心和信任。而且,基層腐敗易發多發於教育、醫療、低保、住房、養老等民生領域,傷及群眾的切身利益。更為惡劣的是,少數基層幹部把黑手伸向扶貧款物,與最弱勢的困難群眾爭利,把“雪中送炭”變成“雪上加霜”,還有的或主動或被動,為黑惡勢力充當保護傘。諸如此種,這對黨的執政基礎造成無法估量的危害。作為一心一意為人民謀福利的主心骨、頂樑柱,我們就要堅決懲治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

但是,我們也要知道,基層腐敗不僅僅會發生在基層黨政機關,更會擴展到一些非營利的事業單位,對社會造成極大危害。為了能辦成事,老百姓只好“出點血”以圖“息事寧人”。此不正之風一日不除,就會有越來越多的“蒼蠅”孳生,老百姓要養活這一大群“蒼蠅”,豈是“出點血”就能辦到的?再小的權力也應當被監督,否則今天的“蒼蠅”可能變成明天的“老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