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代建長城是功耀千秋,還是歷史罪過?

秦代建長城是功耀千秋,還是歷史罪過?

中國長城被稱與埃及金字塔並列的“世界八大奇蹟”之一,屬於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秦代建長城是功耀千秋,還是歷史罪過?

關於長城的利弊、成敗、得失,在興建時就有爭論。

秦代建長城是功耀千秋,還是歷史罪過?

秦國大將蒙恬

一、長城的“總工程師” 蒙恬

蒙恬,是秦國著名將領,曾駐守九郡十餘年,威震匈奴,被譽為“中華第一勇士”。秦統一六國後蒙恬奉命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

秦代建長城是功耀千秋,還是歷史罪過?

蒙恬

其後修築西起隴西的臨洮(今甘肅岷縣),東至遼東(今遼寧境內)的萬里長城,把原燕、趙、秦長城連為一體。長城利用地形,籍著天險,設置要塞,有力的遏制了匈奴的南進。後受遣為秦始皇巡遊天下開直道,從九原郡(今內蒙包頭市西南)直達甘泉宮,截斷山脈,填塞深谷,全長一千八百里,可惜沒有修竣完工。蒙恬征戰北疆十多年,威震匈奴。

秦代建長城是功耀千秋,還是歷史罪過?

“萬里長城”的名稱,始於秦朝,共用五年時間築成。

二、死前遺言

公元前210年冬,秦始皇出遊時,突然病逝。中車府令趙高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謀劃政變,立胡亥太子。胡亥即位,便遣使者以捏造的罪名賜公子扶蘇(始皇長子)、蒙恬死。

秦代建長城是功耀千秋,還是歷史罪過?

蒙恬

蒙恬臨死前,有一番感慨,留下千古奇冤。

聞聽賜死消息後,蒙恬長嘆道:“我怎麼得罪了上天?竟無罪而被處死?”沉默良久又說:

“我的罪過本該受死,起臨洮,到遼東築長城,挖溝渠一萬餘里,這其間不可能沒挖斷地脈,這便是我的罪過呀!”

於是吞藥自殺。

秦代建長城是功耀千秋,還是歷史罪過?

三、歷史上哪些國家修建了長城

秦代修建的長城,實際上,是在原先戰國時期秦,趙,燕三國長城的基礎上修建。東西橫貫西吉、固原、彭陽三縣。

秦代建長城是功耀千秋,還是歷史罪過?

在固陽縣城北7公里處的色爾騰山上,一條蜿蜒的巨龍盤亙靜臥於崇山峻嶺之間。遠遠望去,雄偉壯觀,氣勢非凡。

四、史上對修建長城的爭議

關於長城的利弊、成敗、得失,在興建時就有爭論。

秦代建長城是功耀千秋,還是歷史罪過?

漢代楊雄先生在他的《法言》中對蒙恬之死,以及修建長城進行批判。

  或許有人問:“蒙恬忠心耿耿,而仍冤死,忠心又有什麼用?”揚雄說:“開山填谷,西起臨洮(甘肅省岷縣),東接遼水(遼河),雖然不能增加國家的防禦力量,但卻製造出遍地屍體,他的忠心不能抵消他的罪行。”

秦代建長城是功耀千秋,還是歷史罪過?

秦始皇

司馬光先生在《通鑑》中也是不餘遺力批判:

嬴政正在荼毒天下,而蒙恬接受驅使,他的殘暴,可想而知。然而,蒙恬深切瞭解當臣屬的本分,雖然沒有罪而被誅殺,而仍忠貞不移,不生二心,實在足以稱道。

秦代建長城是功耀千秋,還是歷史罪過?

歷史學家柏楊先生對此進行了反批判,為蒙恬、秦始皇修建長城寄語肯定的評價:

秦王朝長城,西起臨洮,中經高闕(內蒙古烏拉特後旗),東到遼東(遼寧省遼陽市),全長約二千四百千米,是一個偉大而駭人的工程。但它由秦王國長城、趙王國長城、燕王國長城接連而成,並不是秦王朝從東築到西,從頭築到尾。蒙恬僅只從事接連工程而已,依當時三國長城位置計算,蒙恬興建的,不過三四百千米。

秦代建長城是功耀千秋,還是歷史罪過?

焚書坑儒

嬴政統一中國後,高級知識分子——諸如貴族們的食客和各王國的皇親國戚,全都失業,而嬴政又特別垂青法家學派,以致失勢的儒家系統,把他恨入骨髓,詬罵、誹謗,最後更索性昧盡天良,誣陷栽贓,一口咬定嬴政和他的部屬蒙恬,共同興建萬里長城,就是一個例證。

秦代建長城是功耀千秋,還是歷史罪過?

嬴政不比戰國時代其他國王更壞,但他建立統一中國大業。

秦代建長城是功耀千秋,還是歷史罪過?

秦始皇

統一大業如果是一種罪行,則司馬光一定贊成四分五裂、群雄割據了。宋王朝向西夏帝國用兵,向遼帝國用兵,豈不也是“荼毒天下”?何以不敢發一字抨擊趙家皇上。

秦代建長城是功耀千秋,還是歷史罪過?

在儒家系統中,秦王朝和嬴政成為罪惡箭靶,一有機會,不經過大腦,隨手就是一箭。

秦代建長城是功耀千秋,還是歷史罪過?

秦始皇

歷史功過,自有後人評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