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之立夏:別忘了稱重,吃茶雞蛋,防「疰(zhu)夏」

立夏,別忘了稱體重,防止災病纏身

今年5月5日,是我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夏”節。立夏,是夏季開始。“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種的植物已經長大了。

二十四節氣之立夏:別忘了稱重,吃茶雞蛋,防“疰(zhu)夏”

農諺說:立夏時最好下場雨,不然便會“立夏不下,旱到麥罷”、“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掛起”之說。

二十四節氣之立夏:別忘了稱重,吃茶雞蛋,防“疰(zhu)夏”

一、立夏的史話:朱元璋立夏“稱常遇春體重”

“稱人”的來由有多種傳說。其中之一是說元末朱元璋起兵時,手下大將常遇春在一次戰鬥中不幸被元軍活捉了去。朱元璋得知這一消息後心急如焚,後經多方打探才得知常遇春被關進了監牢。

二十四節氣之立夏:別忘了稱重,吃茶雞蛋,防“疰(zhu)夏”

朱元璋

朱元璋為了保住常遇春的性命,一面差人買通元軍將領,一面通過朋友賄賂牢頭禁子,讓他們好生對待常遇春,不要讓他遭罪。

二十四節氣之立夏:別忘了稱重,吃茶雞蛋,防“疰(zhu)夏”

常遇春

怎麼能讓常遇春吃好和喝好?牢頭這可犯了難,他的老婆見丈夫一連幾天愁眉不展唉聲嘆氣的就問丈夫何故。聽丈夫說了常遇春的事後,他老婆哈哈一笑說:“這事還不好辦,你先稱一下常遇春有多重,再好酒好肉的養著他,只要他不瘦不就說明他在牢裡沒遭罪麼?”

二十四節氣之立夏:別忘了稱重,吃茶雞蛋,防“疰(zhu)夏”

常遇春

第二天,牢頭真的按老婆說的給常遇春稱了體重,這天剛好是立夏日。打這以後牢頭每天好酒好菜地待候著常遇春,生怕他瘦了一星半點。

一年後,朱元璋率軍攻克了那座城池,從牢裡救出了常遇春,牢頭為了表功,竟當著朱元璋的面叫人又稱了一下常遇春的體重,常遇春不僅沒瘦反而比去年重了十來斤。而巧合的是這一天也是立夏日。朱元璋大喜,笑著說:“好,好,立夏,立夏,稱人,稱人。”打這以後立夏稱人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了起來。

二十四節氣之立夏:別忘了稱重,吃茶雞蛋,防“疰(zhu)夏”

據說,這一天稱了體重之後,就不怕夏季炎熱,不會消瘦,否則會有病災纏身。

二十四節氣之立夏:別忘了稱重,吃茶雞蛋,防“疰(zhu)夏”

二、古代帝王迎夏

立夏時節,萬物繁茂。明人《蓮生八戕》一書中寫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萬物並秀。”這時夏收作物進入生長後期,冬小麥揚花灌漿,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農諺有“立夏看夏”之說。

二十四節氣之立夏:別忘了稱重,吃茶雞蛋,防“疰(zhu)夏”

古代帝王迎夏

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進入了大忙季節。所以,我國古來很重視立夏節氣。據記載,周朝時,在立夏的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舉行迎夏儀式。

二十四節氣之立夏:別忘了稱重,吃茶雞蛋,防“疰(zhu)夏”

君臣一律穿硃色禮服,配硃色玉佩,連馬匹、車旗都要硃紅色的,以表達對豐收的企求和美好的願望。

三、立夏養生:吃茶雞蛋

二十四節氣之立夏:別忘了稱重,吃茶雞蛋,防“疰(zhu)夏”

全國各地的傳統食俗各有不同,最經典的要數“立夏蛋”了。相傳從立夏這一天起,天氣晴暖並漸漸炎熱起來,許多人特別是小孩子會有身體疲勞四肢無力的感覺,食慾減退逐漸消瘦,稱之為“疰(zhu)夏”。女媧娘娘告訴百姓,每年立夏之日,小孩子的胸前掛上煮熟的雞鴨鵝蛋,可避免疰夏。因此,立夏節吃蛋的習俗一直延續到現在。

二十四節氣之立夏:別忘了稱重,吃茶雞蛋,防“疰(zhu)夏”

立夏吃蛋的習俗由來已久,俗話說“立夏吃了蛋,熱天不疰(zhu)夏”,就是說立夏吃蛋能預防暑天常見的食慾不振、身倦肢軟、消瘦等苦夏症狀。

二十四節氣之立夏:別忘了稱重,吃茶雞蛋,防“疰(zhu)夏”

  立夏時,品嚐時令鮮物,如茶葉蛋(稱為立夏蛋)、青梅、櫻桃、穗麥、鮮蠶豆、鰣魚、烏米飯(烏樹葉泡米煮成)、五虎丹(紅棗、黑棗、胡桃、桂圓、荔枝)等等。

二十四節氣之立夏:別忘了稱重,吃茶雞蛋,防“疰(zhu)夏”

每每這個時候,就成了人們打牙祭的時候,頗受孩子們的喜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