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早的存錢罐,其中一種禁止出境展覽

貯貝器,滇國特有青銅器,是滇國貴族用來貯存海貝貨幣的容器,類似於後世的 “存錢罐”。貯貝器多出土於大型墓葬中,是滇國王侯貴族的專用品,象徵著財富、地位、權利。貯貝器出現於戰國末期,到西漢中期達到鼎盛,消亡於東漢初期。由於滇國沒有系統、成熟的文字來記錄歷史,貯貝器的立體雕塑群像再現了滇國社會歷史的場景。

世界上最早的存錢罐,其中一種禁止出境展覽

其中殺人祭柱場面貯貝器,是我國西漢時期文物,禁止出境展覽[,1955年於雲南晉寧石寨山甲區一號墓出土。器身呈四耳銅鼓形,器蓋上鑄刻有古滇國殺人祭柱的祭祀場面。出土時器身稍有殘缺,器內盛有貝幣。現藏於雲南省博物館。

世界上最早的存錢罐,其中一種禁止出境展覽

世界上最早的存錢罐,其中一種禁止出境展覽

雲南省博物館從1950年代開始在該省全省範圍內進行的科學考古發掘、試掘、調查。1955年,在雲南省昆明市晉寧縣的石寨山西面坡上發掘了新石器時代遺址一處,獲得大量陶器和石器。1955年至1960年間,先後四次在石寨山山麓發掘了春秋戰國至東漢時期的墓葬48座,出土文物四千多件。殺人祭柱場面貯貝器於1955年出土,在發掘報告《雲南晉寧石寨山古遺址及墓葬》中被稱為“鼓形四耳器”。2013年8月19日,殺人祭柱場面貯貝器被國家文物局收錄到公佈的《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覽文物目錄》中,同樣在石寨山古墓群出土的詛盟場面貯貝器和“滇王之印”金印也是禁止出境展覽文物。

世界上最早的存錢罐,其中一種禁止出境展覽

世界上最早的存錢罐,其中一種禁止出境展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