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把式師老六的蹚將傳奇(28)

牛把式師老六的蹚將傳奇(28)

撫漢軍自3月9日從老河口撤出,10日佔據淅川縣屬地的李官橋,到12日上午,在馬蹬地方與馬文饒的一哨接火後,馬文饒一觸即潰,回頭向淅川逃去,王振清部追擊馬文饒敗兵至淅川城東15裡獅王崗。是夜雖是農曆2月16日晚,但由於濃雲密佈,月色非常昏暗,撫漢軍乘勢進至淅川城下,拂曉猛攻淅川城,槍炮齊發,淅川知事李漢光和駐軍統領馬文德在城內率巡防營,堅守不退,適寒流過來,天又下起大雪,雙方相持不下。白朗便命丟下淅川,分兩路奔襲荊紫關。

撫漢軍圍攻淅川,威脅荊紫關,引起豫督段棋瑞和河南民政長田文烈的驚恐,他們一面電示南陽鎮統領田作霖和追剿軍北洋陸軍第15旅旅長陶雲鶴加緊追擊,一面向袁世凱、參陸兩部電告險情,請求諒解。

田文烈字煥亭,湖北漢陽人。清末貢生。歷任駐朝鮮仁川理事府文案,北洋水師學堂教習,武衛右軍文案,北洋督練公所總參議,兵備處總辦。為袁世凱的親信。歷任直隸巡警道、通永鎮總兵、陸軍部副大臣。1912年,任總統府軍事顧問,授陸軍中將。1913年,任山東民政長兼會辦軍務。1914年,任河南民政長兼會辦軍務,兼署河南都督加陸軍上將銜,不久改任河南巡按使加將軍銜,會辦河南軍務。1918年,任農商總長及內務總長。

牛把式師老六的蹚將傳奇(28)

荊紫關鎮又名荊紫關口,在淅川縣城西北30公里,地當豫、陝、鄂三省之交,是豫、陝的重要通道,南臨丹江,形勢險要,為歷來兵家必爭之地。荊紫關鎮,形成於唐,興盛於明清。其關隘自楚漢之爭後,歷來兵家多在此紮營禦敵,是“金戈鐵馬,頻頻征戰”的險關隘口,被譽為“豫西屏障”。在鎮內歷年修建的山陝會館、平浪宮以及一條長2500米的清朝老街,雕樑畫棟吸引了八省商貿和四方來客,熱鬧非凡,這裡是一個“一腳踏三省,雞鳴驚三鎮”的地方。正如民歌所云:“三省土地毗連尾相鄰,百姓皆飲丹江水,同舟共濟一家親”。

當撫漢軍攻破老河口之後,南陽巡防營即調整了部署,加強了荊關防禦,除令馬文德(原王天縱舊部)駐守淅川外,又令馬雲卿駐守鄧縣,李治雲駐守內鄉,郭振才第7營駐守荊紫關。

3月14日拂曉,撫漢軍先鋒隊宋老年、李鴻賓、師尚武等率1000餘人至荊紫關城下,開始攻擊,接著王書貴、魯慶安的大炮隊也參加了攻城戰鬥,激戰終日,郭振才終因眾寡懸殊,又無援軍,城門被炮彈炸開,幾處陣地被突破,最後郭振才潰敗,只好率殘部向北退去。撫漢軍派隊追擊十餘公里,方才停止。白朗進佔荊紫關,繳獲步槍400餘支,子彈3萬餘發,餉銀2萬餘兩。

郭振才在丟失荊關之後,於3月16日向陸軍總長兼署河南都督段祺瑞發出請罪電稱:

開封陸軍總長鈞鑒:孫玉章、白瞎子、宋老年等,於寒(14)日率匪二千餘人,圍攻荊關。振才帶隊初頗抵禦,自黎明戰至晚十一句鍾時,匪已增至三四千餘人。並聞白朗在內,萬難抵抗,子彈盡罄。況且內無力防守,外無援兵,只得率隊北退。豈料匪竟後追二十餘里方止。蔽營乘夜暫退,繞赴西坪等處。現在兵力過單,危險萬狀,特此告急。懇請迅速撥兵救援;一面請即轉知南鎮,星夜派隊接濟是感。祈電示。第七營管帶郭振才負罪電叩。諫(16日)(潘運明)

牛把式師老六的蹚將傳奇(2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