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棍,3分5分

冰棍,3分5分

京城老字號“義利”恢復老產品生產“北冰洋”汽水的上市,喚起許多人心中那份難忘的追憶。而在我的內心深處,也還始終保留著對北京老冰棍的記憶。

冰棍,3分5分

現在的冷飲市場,各種叫不上名來的雪糕、布丁、刨冰和飲料種類繁多,琳琅滿目,盡情滿足人們消署解渴舌尖上的享受。而在我們兒時,那時的冷飲市場品種單調的很,製作也遠不如今天精良。就說比較大眾化的冰棍吧,多是白開水兌點香精、糖精或者牛奶簡單製作而成,3分錢一根有菠蘿的、小豆的、紅果的,5分錢一根的是牛奶的、巧克力的,再高級的就是一毛一根的奶油冰糕了。

冰棍,3分5分

小的時候,只要聽到衚衕裡有人吆喝“三分五分”,就會撒腿往外跑。那是賣冰棍的。用車推著一個木頭箱子,一路上叫賣“奶油,小豆,三分五分”。那時的冰棍,只有奶油、小豆、紅果的幾種,冰棍外面包著一層薄薄的油紙,長方形的。奶油的是乳白色的,有一股奶香。小豆的是紅褐色的,上面頂著幾顆紅豆。在炎炎的夏日裡,別說吃上一根這樣的冰棍兒,就是在打開木箱子,掀開小棉被的那一瞬間,從裡面冒出來的那一股香甜的,涼涼的氣體就夠爽人的了。所以,每次街上來賣冰棍的,我們這些買不起冰棍的小孩子,就會圍在賣冰棍的周圍,只想聞一聞那股香甜的味道。

那天,我和媽媽從廠裡回來,正是中午啊,太陽很大很毒,汗從我的頭髮下面直往外湧,我順手一抹,弄了一個大花臉,媽媽忙用袖子幫我拭去。這時,一個賣冰棍的一路叫喊著由遠而近,我立刻精神起來,我看了看媽媽,媽媽好像無動於衷,就那樣一直走著。

這時,那個賣冰棍的在我們前面停了下來,有人買冰棍,我忙跑上去,到了跟前,我對媽媽說:“媽媽,我也想吃。”媽媽看了我一眼說:“這個吃了該鬧肚子了,快回家吧!”我很固執的說:“媽媽,冰棍可甜了,別人吃了怎麼不鬧肚子?就給我買一根吧。”我看到媽媽的手下意識的摸了一下衣服兜,說:“快回家吧,該吃飯了,下午還得上地呢!”然後,媽媽就徑直的回家去了。

冰棍,3分5分

我不捨得走,就靠在那個箱子邊上,一邊聞著那香甜的味道,一邊看著別人吃,一邊舔著乾乾的嘴唇……忽然,那個賣冰棍的叔叔,用油紙託著一堆碎了的冰棍,說:“給,你吃吧,不髒,就是碎了,要不再放一會就化了,怪可惜的。”我接過來,用舌頭舔了一下,那一股涼涼的感覺,一直到了心裡,又散發到了全身。我都沒說一聲謝謝,托起那堆冰棍就往家跑。到了家,我把它放在了碗裡。我喊來了弟弟,又喊來了奶奶和媽媽,我興奮的說,是賣冰棍的給我的,每人嘗一口。當我把勺子送到媽媽嘴邊的時候,媽媽哭了,說:“丫頭啊,媽媽也知道這東西好吃,媽媽沒錢給你買,是爸爸媽媽沒本事……”

那些年,每到炎熱的夏天,北京城裡的大街小巷有很多賣冰棍的攤點。賣冰棍的多是推著那種刷了白漆、車身是挺大個木箱子的手推車,批發來的冰棍一盒盒地碼好,外面用厚厚的棉被包裹起來保溫放在車箱裡,有人買時揭開木箱蓋,再小心地揭開棉被拿出冰棍,然後趕緊裹緊包好,生怕冰棍化了買賣賠了。賣冰棍的多是上了年紀的人,在街邊或衚衕口一聲吆喝:“冰棍,3分5分”,那冰棍車就樣一塊磁鐵石,把附近的孩子們吸引了過來。

冰棍,3分5分

那時候,如果能夠吃上一根冰棍是一件很享受的事,足以令人回味炫耀一整天。偶爾有一個孩子賣了一根冰棍,其他的小孩都會圍攏過來,痴痴地看著,眼裡滿是羨慕的神情,吃冰棍的孩子一小口一小口地吮吸,一臉的驕傲和滿足。那時候,人們的生活還只能求溫飽,經濟上都很拮据。對許多人家來講5分錢也可算是一筆財富呢,5分錢可以買回一個雞蛋、半包香菸、或者兩盒洋火,兩塊半臭豆腐,大人們不會把錢輕易花在可有可無的冰棍上面。

冰棍,3分5分

我那時在北京前門打磨廠小學上學(文革時叫前門第三中心小學),一次學校組織到天壇公園春遊,母親給我兩毛零花錢,我捨不得喝那一毛五一瓶的汽水和買5分錢一根的冰棍,只買那最愛吃的3分錢一根的小豆冰棍來吃,為的是可以多買幾根。為了能吃到冰棍,我常常積極地幫助母親上街買這買那,這樣會有一分、貳分的鋼蹦被我截留積攢起來。走在放學的路上,買一根冰棍,小心翼翼地剝開外面的包裝紙,晶瑩的冰棍泛著誘人的光亮,散發沁人的清香,用舌頭輕輕一舔,涼涼的、甜甜的,真爽口啊!那清涼甘甜的冰水滋潤著我乾渴的喉嚨,快樂和幸福在全身流淌。

冰棍,3分5分

70年招工進了門頭溝山溝裡的960廠,再有這種享受便不那麼容易了。限於當時的存儲、運輸條件,960廠的商店沒有冷櫃、冰箱不採購經營冰棍,周圍都是農村鄉下,更是沒有賣冰棍的。所以,夏天能吃上冰棍成了一種奢望,成了對京城的一個念想,960廠的孩子們失去了很多城裡孩子平時能夠享受到的快樂。為了彌補孩子的缺嘴之憾,有的家長自備了敞口暖瓶,利用到延慶出差辦事機會,從縣城裡買了冰棍帶回廠裡,或者從北京城裡往山裡帶,但那也只能逞一時之快,與隨時方便買來品嚐不可同日而語。

能夠讓960廠人大快朵頤吃冰棍,只有到了月休回到城裡的時候。曾記得,人們回城一下了首汽的班車,不顧手中提著的大包小裹,在往家走或去目的地的路上,先急著在馬路邊買根冰棍解饞,體會那久違的親切和愉快;曾記得,人們休假後返回廠子,在崇文門、宣武門上車點等待班車的時候,大人孩子幾乎人人手中一根冰棍,快樂共此時,回廠後就沒有冰棍吃了啊。

冰棍,3分5分

回首往事不禁感慨,看今天早已時過境遷。雖然現如今的冰棍品種繁多,製作精良,但總是覺得找不到兒時北京老冰棍的那種味道和感覺。啊,北京老冰棍——難以忘卻的記憶。

冰棍,3分5分冰棍,3分5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