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中國的光伏發電80年代開始起步,在國家“六五”和“七五”期間,中央和地方政府首先在光伏行業投入資金,使得中國十分微小的太陽電池工業得到了初步發展,並在許多地方做了示範工程,拉開了中國光伏發電的前奏。

光明工程計劃

2001年國家推出“光明工程計劃”,旨在通過光伏發電解決偏遠山區用電問題。2002前後年無錫尚德、英利等組件廠相繼投產,成為中國第一批現代意義的光伏組件生產企業。2004年8月,深圳國際園林花卉博覽園1 MWp併網光伏電站建成發電,總投資6600萬元,是國內首座大型的兆瓦級併網光伏電站,也是當時亞洲最大的併網太陽能光伏電站。2007年《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出臺,提出到2020年光伏總裝機容量,實現2000兆瓦。

2007~2010年,國內的光伏發電項目快速走向市場化,裝機容量保持每年100%以上的增長。與此同時,光伏項目的類別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併網項目成為主流,佔比由2006年的5.1%增加至2010年底的80%,代表著光伏項目在社會中發揮的作用與地位發生變化。

金太陽示範工程

2009年7月16日,財政部、科技部、國家能源局聯合發佈《關於實施金太陽示範工程的通知》,決定綜合採取財政補助、科技支持和市場拉動方式,加快國內光伏發電的產業化和規模化發展。三部委計劃在2至3年內,採取財政補助方式,支持不低於500兆瓦的光伏發電示範項目。“金太陽示範工程”,是中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促進國內光伏發電產業技術進步和規模化發展,而緊急實施的一項政策。

2009年的第一期示範工程包括329個項目,設計裝機總規模642兆瓦,規定2—3年時間完成。這一年的金太陽,重點支持大型工礦、商業企業以及公益性事業單位,利用現有條件建設用戶側併網光伏發電項目、偏僻無電區光伏發電項目及大型併網光伏發電項目。當年併網光伏發電項目按系統總投資的50%給予補助,偏遠無電地區的獨立光伏發電系統按系統總投資的70%給予補助。

2010年實際安裝272MW,金太陽不再支持大型併網光伏電站,其它支持範圍與2009年相同。2010年9月21日,三部委與住建部聯合下發《關於加強金太陽示範工程和太陽能光電建築應用示範工程建設管理的通知》,將關鍵設備招標方式由項目業主自行招標改為國家集中招標,按中標協議供貨價格的一定比例給予補貼。其中,用戶側光伏發電項目補貼比例為50%,偏遠無電地區的獨立光伏發電項目為70%。對示範項目建設的其他費用採取定額補貼,用戶側光伏發電項目4元/瓦(建材型和構件型光電建築一體化項目為6元/瓦),偏遠無電地區獨立光伏發電項目10元/瓦(戶用獨立系統為6元/瓦)。

2011年實際安裝692MW,金太陽重點支持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園區、產業園區等集中連片開發的用戶側等光伏發電項目等。補貼標準又有所調整,不再對關鍵設備進行招標,只要設備檢測符合標準即可,補貼方式仍採用初投資補貼,採用晶體硅組件的示範項目補助標準為9元/瓦,採用非晶硅薄膜組件的為8元/瓦。

2012年實際安裝4544MW,上半年,金太陽第一批項目的補貼標準調整為:用戶側光伏發電項目補助標準原則上為7元/瓦,後在正式實施過程中調低到5.5元/瓦;下半年第二批項目的補貼標準為: 2013年6月30日前完工的金太陽以及與建築一般結合的太陽能光電建築應用示範項目補助標準為5.5元/瓦,建材型等與建築緊密結合的光電建築一體化項目補助標準為7元/瓦;偏遠地區獨立光伏電站的補助標準為25元/瓦,戶用系統的補助標準為18元/瓦。

從2009年到2012年,4年總計的安裝量共6.15GW,2013年3月,財政部決定金太陽示範工程不再進行新增申請審批;2013年5月,財政部發布《關於清算金太陽示範工程財政補助資金的通知》,規定沒有按期完工的項目,要求“取消示範工程,收回補貼資金”;沒有按期併網的項目,則會被“暫時收回補貼資金,待併網發電後再來函申請撥付”。

度電補貼

2013年7月,國務院發佈《關於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3]24號,這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文件,2013年8月,國家能源局發佈《關於發揮價格槓桿作用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明確光伏補貼從金太陽事前補貼正式轉為度電補貼,分佈式補貼0.42元/kWh,地面電站採用三類標杆電價,分別為一類地區0.9元/kWh,二類地區0.95元/kWh,三類地區1.0元/kWh,光伏項目審批由核准制向備案制過渡。根隨中央政府的政策,各部委,各省市縣的落實政策也紛紛出臺地方補貼政策,2013年9月起,可再生能源附加徵收標準提高到1.5分/kWh,每年可籌集資金約370億元。

從2014年到2017年,國內光伏發展走上快車道,截至2014年底,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2805萬千瓦,同比增長60%,其中,光伏電站2338萬千瓦,分佈式467萬千瓦,年發電量約25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超過200%。2014年新增裝機容量1060萬千瓦,約佔全球新增裝機的五分之一,佔我國光伏電池組件產量的三分之一。截至2015年底,我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4318萬千瓦,成為全球光伏發電裝機容量最大的國家。其中,光伏電站3712萬千瓦,分佈式606萬千瓦,年發電量392億千瓦時。2015年新增裝機容量1513萬千瓦,佔全球新增裝機的四分之一以上,截至2016年底,我國光伏發電新增裝機容量3454萬千瓦,累計裝機容量7742萬千瓦,新增和累計裝機容量均為全球第一,其中,光伏電站累計裝機容量6710萬千瓦,分佈式累計裝機容量1032萬千瓦。截至2017年12月底,全國光伏發電裝機達到1.3億千瓦,其中,光伏電站10059萬千瓦,分佈式光伏2966萬千瓦,新增裝機5306萬千瓦,其中,光伏電站3362萬千瓦,同比增加11%;分佈式光伏1944萬千瓦,同比增長3.7倍。

2016年底,國家能源局發佈的《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到 2020 年底,我國太陽能發電裝機將要達到110GW 以上,其中分佈式光伏佔 60GW。2016年,發改委、扶貧辦、能源局等5部委聯合發出《關於實施光伏發電扶貧工作的意見》,光伏扶貧成為光伏重要的一部分。2016年光伏領跑者計劃開始實施, 領跑者計劃將通過建設擁有先進技術的光伏發電示範基地、新技術應用示範工程等方式實施,2017年後,光伏領跑者分為應用領跑基地和技術領跑基地兩大類。

平價上網

2018年5月31號,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三部委發佈《關於2018年光伏發電有關事項的通知》,發改能源〔2018〕823號,給加速前進的國內光伏來了一個急剎車,主要內容有:暫不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電站建設規模。安排1000萬千瓦左右規模用於支持分佈式光伏項目建設,支持光伏扶貧,有序推進光伏發電領跑基地建設。由於2018年6月份前,分佈式光伏實際安裝量或已超過10GW,因此分佈式光伏在2018年6月份後,已經沒有補貼了。光伏開始進入平價上網時代。

1、戶用市場急劇下降

由於戶用光伏,白天有太陽時,自用電量很少,大部分上網,而上網電價在0.4元左右,收回不了成本,只有少部分有補貼的地方還可以做,如浙江杭州富陽區戶用一次補貼1元/瓦,嘉興0.25元/瓦補貼兩年,寧波0.15元/瓦補貼3年,寧波補貼範圍9萬戶,目前已安裝1萬戶左右。諸暨0.2元/瓦,補貼5年,紹興新昌縣0.2元/瓦,補貼5年。

2、出租房戶用光伏

福建寧德市寧德時代周邊有幾百個中小型樓盤,是當地人建的,給外來人口租住,一個樓盤租客通常有50-80戶用電量高,工人是三班倒,白天用電量也很高,由於樓盤沒有經過審批的,因此不能走正常的用電程序,電費達1塊多錢一度,安裝光伏不到5年即可回本,光伏發電基本上能用完,但偶爾也有例外,電力公司如果發現有電向外送,會有高額罰款,因此需要加裝防逆流裝置,樓盤大部分是單相220V,需要單相帶防逆流功能的逆變器,最好還能支持多臺並機。

全國相似的地方應該有很多,如深圳,東莞等珠三角地區,一些大型企業的周邊地區等等。

3、電價較高,自用比例較大的建築項目

成都雙流機場光伏電站,這個電站是在航站樓旁邊的一個貨物流轉運樓,綜合電價約0.8元/度,全年沒有休息日,所有的用電全部自己消納,周邊也沒有高大建築陰影阻抗,EPC建造價格是5.5塊錢1瓦,預計5-6年收回投資。

寧波奧體中心光伏電站,綜合電價約0.9元/度,全年沒有休息日,所有的用電全部自己消納,EPC建造價格是6.0塊錢1瓦,預計5年收回投資。

鐵塔光伏電站項目:中國三大運營商移動、聯通和電信,有數萬個通信基站,用電設備很多,每天用電量很大,電價也較高。無補貼的光伏項目要精打細算,優化設計,儘可能提高系統效率多發電,以提升投資收益率。

4、原有光伏電站項目改造或者擴容

光伏逆變器行業是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行業,每年約有30%的公司倒閉關停,這就意味著每年有一批電站的逆變器失去保修,這些逆變器一旦發生故障,就必須更換別的品牌。

以前備案安裝光伏的項目,有國家補貼,原則上是允許私自擴容,但電力公司只控制電錶不讓動,而隨著組件和逆變器價格大幅下降,在原有的電站基礎上增加一部分組件,更換逆變器,增加發電量,投資回收期可縮短。

5、光伏儲能和能源管理平臺

光伏併網只有賣電一條掙錢路徑,而且不能選擇時間,加了儲能和能源管理系統後,則多了幾條路,一是增加電價峰值時間,二是減少停電損失,三是校正功率因素減少電網諧波等措施,可以改進電網電能質量,四是能源管理平臺可以控制所有設備的用電情況,幫助企業進行高效的能源管理,改變能源的使用習慣,規範和加強能源管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