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桂平石龍發現罕見明代「狼兵」墓碑

追尋13年揭開廣西 “狼兵”之謎

廣西桂平石龍發現罕見明代“狼兵”墓碑

2003年7月29日,新華社發佈了一條不同尋常的消息:廣西桂平市日前發現了一塊“狼兵”墓碑,這是廣西首次發現關於“狼兵”的考古資料。

為了尋找到類似於這樣的考古資料,桂平市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整整尋找了13年,歷盡曲折,有關廣西“狼兵”的歷史研究由此取得了重大突破,並由此揭開了廣西所特有的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

400年前,廣西明朝封建土司所建的地方武裝組織——“狼兵”,被朝廷調遣血腥鎮壓了廣西瑤民起義,後又跟隨瓦氏夫人到江浙一帶抗擊日本倭寇。戰事結束後,又被派遣到桂平一些邊遠山區的交通要道屯兵落戶,繁衍人煙。由於歷史的變遷,狼兵逐漸“消失”了。

“狼兵”墓碑重見天日

廣西桂平石龍發現罕見明代“狼兵”墓碑

廣西桂平石龍發現罕見明代“狼兵”墓碑

廣西桂平石龍發現罕見明代“狼兵”墓碑

用鐵鏟輕輕地掀開覆蓋著的鬆軟泥土,一塊用花崗岩石刻成的墓碑立時呈現在眼前。

這是一塊已沒有了碑頭、因暴露在外面日曬雨淋而風化嚴重的墓碑。40歲的馮桂淳雙腿蹲在地上,用手輕輕地撫摸著墓碑,試圖尋找著碑文。但除了墓碑中間豎刻著一行文字為“明故××黃廟道公之木質”的碑文外,其餘因墓碑風化嚴重,難以看到完整的碑文。

馮桂淳仍然沒有死心,他伸手從墓碑旁摘下幾片綠葉擦拭石碑。終於,在石碑的左下角呈現出立碑的時間:“明崇禎拾貳年”。“找到了,找到了?”馮激動地招呼同去考察的同事。

8月10日,桂平市博物館館長馮桂淳給記者講述著他們首次找到“狼兵”墓碑的經過時,仍顯得有些激動。

“剛開始時我們還以為是太平天國將士的普通墓碑,到那裡看了以後再回來查找資料核對,才知道找到了多年來我們一直在找的東西。”馮桂淳說。

今年4月15日,桂平市博物館在全市範圍內搞文物普查時,有群眾反映說在石龍鎮下黃村波洋嶺有一塊墓碑,似是年代久遠。

馮桂淳當天即帶著手下的工作人員趕往波洋嶺。當時他們還以為墓碑可能與記載太平天國將士有關,原計劃頂多是去看個究竟,作個記錄即可。去到那裡細細一看,那是距今已有幾百年歷史的墓碑,很有研究價值。

儘管一下子意外地發現了年代久遠的墓碑,但當時馮桂淳並不能判斷這個墓碑是否與“狼兵”有關。馮說:“我們仔細地研究了碑文中的關鍵詞‘木質’字,這是過去下黃村一帶的壯族居民做衣服時用來撞擊麻布以使其變柔軟的東西,將生活中的物品引進墓碑上,考古十幾年我們還是第一次看到,只能由此判斷墓裡所葬之人是下黃村一帶的人。”

據介紹,這座墓碑距下黃村約1?5公里遠,所處位置是一道小土丘,周圍是水田,遠處是四周包圍的高山,在它的右邊是一個名為西靖關的關坳口。

馮桂淳對記者說,他們回到市裡後查縣誌發現,在明朝時期“狼兵”曾被當時朝廷派遣到桂平一些邊遠山區的交通要道屯兵落戶,而下黃村正是當年狼兵屯兵落戶的地方,距此不遠的西靖關也是當年的交通要道,由此判斷此墓為“狼兵”之墓。而墓中下葬的估計是在下黃村屯兵落戶的一個“狼兵”小頭目。

“狼兵”研究獲大突破

廣西桂平石龍發現罕見明代“狼兵”墓碑

直到今年4月15日,在對全市文物普查中意外地發現了位於石龍鎮下黃村波洋嶺的那位明代“狼兵”墓碑。屈指算來,從著手蒐集“狼兵”資料到獲取“狼兵”考古物證,桂平市博物館已歷經三屆館長,歷時13年時間。“從蒐集‘狼兵’相關資料瞭解它的歷史,到獲取它的考古物證,應該說我們對廣西‘狼兵’的研究已取得了重大進展。”馮桂淳館長說。

馮桂淳稱,他們後來在查找有關在明朝抗倭寇名將戚繼光的資料書中,曾講述戚所用過的戰術“三小才陣”。這種陣法以狼筅居中,兩槍來護,兩旁一牌、一短兵,這是最小的戰鬥單位,估計是當時“狼兵”所用的戰術。

但到現在為止,我們只知道,狼兵是明朝封建壯族土司所建的一支地方武裝組織,至於它的起源,軍事組織、編制以及具體作戰方式是怎麼樣的呢?那是有待解開的謎底。

本文轉自 2003年08月13日 八桂都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