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石龍非遺:正月初十掛燈習俗與花燈製作

桂平石龍非遺:正月初十掛燈習俗與花燈製作

傳宗接代、沿續香火是中國人厚重的傳統情結。在中國最重大的節日春節期間,人們依然會牢記此事。每年的正月初十,是石龍地區乃至中國大部分地區的掛燈節,所謂掛燈,就是給在每年正月初十前出生(滿月)的男孩子掛燈,以示這家添丁,增添了香火,後繼有人了。

桂平石龍非遺:正月初十掛燈習俗與花燈製作

上燈是我們石龍的傳統節日,也是重男輕女的習俗,我覺得不宜提倡,但因已經成了傳統 ,也非是一時能改變的了。石龍土地肥沃,氣候溫和,一年四季皆可耕種,而過去在田地上耕作的主勞力男丁顯得尤為重要。所以在鄉村家中生了男孩,新添了男丁是一件喜事。

桂平石龍非遺:正月初十掛燈習俗與花燈製作

掛燈這種風俗始於明朝,在兩廣地區非常流行,而在古武平縣(今石龍鎮),過去一直很好地延續了這種風俗。隨著時間的變遷,現在已經少人掛燈,即使有掛燈習俗的人家,也大多使用現成的塑料燈籠代替過去的花燈。

桂平石龍非遺:正月初十掛燈習俗與花燈製作

舊時家中長輩會每天早晚6點前來給燈添油,保證燈能常明,現今普遍使用電燈了。在白話中,“燈”與“丁”的發音相似,“添燈”也寓意著“添丁”。

桂平石龍非遺:正月初十掛燈習俗與花燈製作

上面的花燈是石龍街坊主編潘健康自家制作的,純手工紙紮工藝,是石龍的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