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石龙非遗:正月初十挂灯习俗与花灯制作

桂平石龙非遗:正月初十挂灯习俗与花灯制作

传宗接代、沿续香火是中国人厚重的传统情结。在中国最重大的节日春节期间,人们依然会牢记此事。每年的正月初十,是石龙地区乃至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挂灯节,所谓挂灯,就是给在每年正月初十前出生(满月)的男孩子挂灯,以示这家添丁,增添了香火,后继有人了。

桂平石龙非遗:正月初十挂灯习俗与花灯制作

上灯是我们石龙的传统节日,也是重男轻女的习俗,我觉得不宜提倡,但因已经成了传统 ,也非是一时能改变的了。石龙土地肥沃,气候温和,一年四季皆可耕种,而过去在田地上耕作的主劳力男丁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乡村家中生了男孩,新添了男丁是一件喜事。

桂平石龙非遗:正月初十挂灯习俗与花灯制作

挂灯这种风俗始于明朝,在两广地区非常流行,而在古武平县(今石龙镇),过去一直很好地延续了这种风俗。随着时间的变迁,现在已经少人挂灯,即使有挂灯习俗的人家,也大多使用现成的塑料灯笼代替过去的花灯。

桂平石龙非遗:正月初十挂灯习俗与花灯制作

旧时家中长辈会每天早晚6点前来给灯添油,保证灯能常明,现今普遍使用电灯了。在白话中,“灯”与“丁”的发音相似,“添灯”也寓意着“添丁”。

桂平石龙非遗:正月初十挂灯习俗与花灯制作

上面的花灯是石龙街坊主编潘健康自家制作的,纯手工纸扎工艺,是石龙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