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讓玩手機我就去死!」14歲男孩連砍自己6刀,背後的真相讓無數家長深思!

“不让玩手机我就去死!”14岁男孩连砍自己6刀,背后的真相让无数家长深思!

“不让玩手机我就去死!”14岁男孩连砍自己6刀,背后的真相让无数家长深思!
“不让玩手机我就去死!”14岁男孩连砍自己6刀,背后的真相让无数家长深思!

1

少年揮刀自殘、跳樓自殺

只因家長不讓玩手機

8月的一天,寧波婦兒醫院的唐醫生,一個夜班接待了2個讓他心痛的孩子,一個是自殘,一個是自殺。

晚上十點多,一名14歲的男孩被爸爸緊急送到了醫院,男孩左手腕被砍6刀,血流不止,醫生以為孩子遇到了壞人,誰知一問竟然是自殘!

這名男孩叫小孟,喜歡用手機玩遊戲,爸爸勸他不要玩,並責罵了他幾句。

小孟轉身走進廚房,右手拿起菜刀,朝自己左手腕砍了下去,連砍6刀,刀刀見骨!

小孟爸爸嚇壞了,趕緊搶過菜刀,抱起孩子衝往醫院,萬幸沒有傷及橈動脈,撿回了一條命。

“不让玩手机我就去死!”14岁男孩连砍自己6刀,背后的真相让无数家长深思!

小孟的手術幾乎忙了一個通宵,第二天一早,唐醫生正準備下班休息,急診又來了一個男孩,這次是跳樓自殺,原因竟然也是因為玩手機。

這名男孩10歲,叫小童,早上跟姑姑在一起,他想玩手機,姑姑擔心對眼睛不好,制止了他。

一轉身,小童打開窗口,就從六樓跳了下去。

“一句話沒說就跳下去了,我想拉都來不及呀!”小童的姑姑哭訴道。

小童被送往醫院時,雙側瞳孔散大,心率幾乎為零,唐醫生判斷,孩子可能不行了。

快速把孩子送進搶救室,堅持了1個多小時的心肺復甦,仍舊沒有搶救過來。

宣佈孩子死亡時,小童的家人悲痛欲絕,幾乎暈倒。

一個夜晚,親眼見證了2個因玩手機被毀掉的孩子,唐醫生禁不住發朋友圈感嘆:孩子的心理健康必須重視。

“不让玩手机我就去死!”14岁男孩连砍自己6刀,背后的真相让无数家长深思!

不讓玩手機就自殘、自殺,多麼可怕的邏輯,有多少這樣的孩子,正在悄悄被手機毀掉!

2016年,我國首份兒童安全研究報告數據顯示:國內3-6歲的幼兒中,手機接觸率已經高達91%,到了9-10歲,已經和成人使用行為相差不多。

手機,逐漸替代了父母的陪伴,我們的孩子,幾乎成了手機的孩子。而因玩手機釀成的悲劇,更是件件觸目驚心。

2

上課玩手機被沒收就跳樓!

孩子如此脆弱,到底是誰的錯?

6月份,山西太原某中學15歲的學生小劉,因在課堂玩手機,被班主任老師發現後沒收。

恰好到了放學時間,老師沒來得及批評教育他,小劉和同學一起離校回了家。

晚上,老師及時與小劉父親電話聯繫,說明了情況,在外的父親便跟兒子通了一個電話。

誰知當晚10點,小劉竟然在家跳樓身亡!

“不让玩手机我就去死!”14岁男孩连砍自己6刀,背后的真相让无数家长深思!

悲劇發生後,家長情緒激動,一度要找當事老師質問,嚇得老師四處躲避。

小劉所在的學校校長,第一時間站出來,寫公開信力挺老師:手機該沒收還得沒收,學生該管還得管。

無獨有偶,深圳寶安,也有一位初中生,因為上課玩手機,老師告訴了家長,家長批評了幾句,他一氣之下,跳樓身亡。

“不让玩手机我就去死!”14岁男孩连砍自己6刀,背后的真相让无数家长深思!

暑假期間,四川綿陽一位中學生,因為放假天天在家玩手機,被父母批評教育,竟然留下一條“爸媽,永別了”的短信,跳河自殺。

幸虧河邊的交警和群眾搶救及時,才避免了一場悲劇的發生。

真正殺死孩子的不是手機,

是父母!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所有孩子出現的問題,都是大人的問題。

每一個手機成癮的孩子背後,都有一對手機成癮的家長。

許多父母,一邊呵斥孩子不要玩手機,一邊自己沉溺在手機裡不能自拔。

憑什麼大人能玩手機,孩子就不行?“只許自己放火,不準孩子點燈”,是許多父母的通病。

如果父母不能管理好自己,還有什麼權威去命令孩子?

“不让玩手机我就去死!”14岁男孩连砍自己6刀,背后的真相让无数家长深思!

對於孩子來說,手機是一個新奇的世界,它可以拍照,可以聊天,可以玩遊戲,可以瞭解更精彩的世界。

許多時候,是父母親手把手機送到了孩子手裡。

孩子鬧騰,需要人陪,給他一部手機,聽故事、看動畫、玩遊戲,瞬間整個世界都安靜了,父母也省心了。

殊不知,孩子的手機癮,就是這樣慢慢染上的,手機正在悄無聲息的綁架著我們的孩子。

“不让玩手机我就去死!”14岁男孩连砍自己6刀,背后的真相让无数家长深思!

天長日久,手機成了孩子最親密的夥伴,他不再需要父母的陪伴,只需要一部手機。

當孩子對手機已經形成強烈得依賴時,再奪走他的最愛,就等於要了孩子的命。

4

最好的家庭教育態度

是和善而堅定的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有的孩子問題,折射的都是父母。

小孩1歲就開始張嘴,3歲就什麼都會說了,他說的內容,首先來自父母。父母怎麼說,孩子就怎麼學。

犯罪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孩子在12歲以後的叛逆期出現問題,一般是6歲前沒有形成良好的規矩。

“不让玩手机我就去死!”14岁男孩连砍自己6刀,背后的真相让无数家长深思!

三四歲的孩子,如果他想要一個玩具,你沒給他,最多就是哭鬧,躺地下打滾。

但到了十三四歲,如果他要玩遊戲,你不讓玩,他就會有好多方法來懲罰你,比如離家出走,跳樓自殺,服毒自殺。

因為他知道,父母是愛他的,父母的愛是沒有限制的,只要他使出殺手鐧,父母就會答應他任何條件。

三四歲的孩子,會用哭來威脅你,如果你從了,到了十幾歲,他就敢用死來威脅你!

十多歲的孩子,跟本不知道死亡的含義,他只是想利用父母的愛,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不让玩手机我就去死!”14岁男孩连砍自己6刀,背后的真相让无数家长深思!

美國一位教育家說:最好的家庭教育態度,應該是和善而堅定的。

第一,我是愛你的,我會陪伴你。第二,我是有原則的,你必須遵守!這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態度。

作為父親,要理性而和善,我有力量,但不輕易使用暴力,讓孩子在心裡尊重你、佩服你。

作為母親,不能只是感性的愛孩子,還要立場堅定,孩子有什麼難處,你可以幫他,但不能沒有規矩。

慣子如殺子!父母在教育上的每一次妥協和放縱,都會給日後造成不可彌補的遺憾。

孩子的人生道路,都是跟著父母的腳步一步步走來的,願每一對父母,都能以身作則,重視家庭教育,避免悲劇再一次發生。

附:當中國家長還在縱容孩子玩手機的時候,法國政府悄悄做了一個舉措!↓↓↓

“不让玩手机我就去死!”14岁男孩连砍自己6刀,背后的真相让无数家长深思!

禁止中小學生在學校使用手機!

新法案規定,學生在整個校園和教室都不得使用手機;

據統計,12-17歲學生手機的普及率已經達到90%;

中小學生禁用手機是馬克龍上臺後提出的重要舉措之一;

法國教育部部長宣佈,這一舉措將在18年9月開始實施。

我想,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應該採取不同的干預措施↓↓

☞1-3歲:儘量不讓孩子接觸手機

主要原因有二:

1.幼兒的視網膜要到12歲才能發育完善,在此之前都應該儘量少接觸手機類電子產品。


2.兩三歲接觸電子產品(手機遊戲/電視)越多的小朋友,在七八歲發生注意力障礙(比如多動症)的可能性也越大。

▣正確做法:

1.父母儘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機,多與孩子互動、主動更新孩子的玩具等。


2.父母手機中拒絕下載任何遊戲,以防孩子因遊戲上癮而索要手機玩。


3.如果孩子對手機好奇,可向孩子示範打電話、發語音、拍照片等,建立孩子對手機用途的正確認知。

☞3-6歲:儘量不讓孩子接觸手機遊戲

不少父母為了圖一時清淨,偶爾會把孩子丟給手機遊戲“照看”。但3-6歲的孩子還小,自控力不足,一旦接觸遊戲,極易上癮。因此,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可以適當接觸手機,如讓孩子明白手機可撥打電話、可與人聊天、視頻等基本用途,但一定要遠離手機遊戲。

▣正確的做法:

1.父母家人手機去娛樂化,即刪除遊戲、音樂、視頻等各類會吸引孩子的APP。即便孩子想要玩手機,除了翻翻相冊、拍拍照,也不會覺得有趣,自然不會一直纏著父母要手機玩。


2.積極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多與孩子共讀兒童繪本。(繪本的顏色和故事性,對孩子吸引力也比較大,只要孩子愛上閱讀,基本不會想著要玩手機了。)


3.豐富孩子的生活經歷,多帶孩子外出體驗大自然,鼓勵孩子多結交朋友。

☞7-12歲:針對手機問題不宜強勢打壓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進入了心理叛逆期的第二階段,即兒童叛逆期。

處在叛逆期的孩子,具有較強的自我意識和獨立意識,會變得固執又脾氣暴躁,有時講起來道理來,懟得爸媽都無語。

面對孩子沉迷手機,很多父母常用的方式是:一用父母身份強壓(我說了不許玩就是不許玩/再玩就沒飯吃了/再玩就揍你);二是用親子關係威脅(再玩就不要你了/再玩就不喜歡你了)。

這兩種方法,弊大於利。長此以往,不僅會嚴重破壞親子關係,還會加重孩子對手機的依賴和沉迷。

▣正確做法:

1.與孩子協商規定玩手機的時長、次數,作為必須遵守的規則,如若違反,可以承擔家務為責罰手段。


2.家長要意識到自己的情緒和動機,目標是“孩子停止玩手機遊戲”,而不是“孩子乖乖地停止手機遊戲”。允許孩子出現頂嘴、哭鬧等不滿情緒。


3.家長要試著理解孩子的感受和立場,如家長希望孩子能夠先完成作業再玩手機,不要說“現在立刻去做作業”,而是說“我知道這個遊戲很好玩,但你必須先完成作業。我看著你玩兒完這一局,然後你就去做作業,可以嗎?”

☞12-18歲:適當干預,引導孩子合理利用手機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處於青春期的前奏,思想認知水平較高,也已經具備一定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父母應堅持適當干預、合理利用。直接沒收或生氣吼罵、甚至是暴打一頓,都是治標不治根的做法。

手機就像一把雙刃劍,能傷害孩子,但也能幫助孩子,關鍵在於如何使用。

▣正確做法:

1.多關注孩子的心理和行為變化,給予孩子一定的個人空間。很多青少年沉迷手機,是因為對性的好奇,父母可試探詢問並委婉教育。如通過微信、扣扣或郵件的方式,教給孩子一些基本的性知識等。


2.有了溝通和信任後,與孩子一起協商制定玩手機的規則,如是否可以帶去學校玩、什麼時候可以玩手機、一次可以玩多久、如果超時會有怎樣的懲罰等。


3.正確看待孩子使用手機,引導孩子合理利用手機的正面效應,如手機上閱讀電子書籍更方便、手機搜索學習信息等。

孩子玩手機危害多多,但是這種習慣卻是屢禁不止,歸根到底是家長和孩子共同養成的。希望家長能夠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同時多多陪伴孩子做些體育活動,免得孩子去手機裡尋找被愛的感覺。

希望以上育兒經驗,能對家長有所幫助。

青春鶴壁·感受精彩

訂閱號:hnhbgqt

新浪微博:@共青團鶴壁市委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喜歡就請點“不讓玩手機我就去死!”14歲男孩連砍自己6刀,背後的真相讓無數家長深思!鼓勵我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