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你们会比我走的更远

我相信,你们会比我走的更远

文I 赵思樵

我想先谈谈学习环境,尽管它可能并不是取得一个满意成绩的最关键因素,但确实或多或少对你的学习是有影响。从氛围上说,虽然在我逐渐成长的过程,不太喜欢待在家里,高中的大半时间是在学校度过,但父母一直还是会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而我在厌烦的过程中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影响;同时班里有一些很刻苦勤奋的同学,那种别人都在学习的紧张感也自然而然的带动了我,所以一个努力学习的班集体也是很有益处的。而就地点来说,不管是身处家中或是学校等等,学习的地方应该是比较纯粹,较少有干扰,如我周末就去空教室自修,在家学习的时候就不会接触到手机,当然这也归功于我爸妈一直到一个月以前都没有给我买手机。客观来说,学习的地方并没有一个最优选,有些人喜欢空教室,有些人习惯图书馆,也有些人在家效率较高,这因人而异。但我觉得学习环境这方面最关键是培养一个长期的习惯,养成一进入到那个环境你就自然而然进入了学习的状态。还有是假期不要放纵自己,虽然这很难,这段时间其实是用来弥补短板的,像一幅对联说的,不怕同学是学霸,就怕学霸过暑假,横批差距越来越大。

我相信,你们会比我走的更远

然后开始谈谈学习,我们是浙江高考改革的第一届,刚开始确实有些慌乱,不知道学习的目标,渐渐地,学习的方向才在心中清晰。但学弟学妹有了我们的经验教训应该不至于像我们一样无所适从。按照现在的方案,每个人都必考语数英,选考三门科目,还会有六门学考考试。关于选考科目的选择,我想这方面的讲座也有不少,而且大部分人不是也已经在独木桥上奋斗,我也就不在此详述了,只是提醒一点,从数据上看,确实不同科目满分难度是有一定差别,我觉得要协调兴趣和擅长之间的平衡,即现实的说擅长不一定喜欢,喜欢不一定擅长。接下来简单讲讲我自己选考学考的经历吧,我选考的是物理、化学、历史。就学考而言,倒不必强求全A,在高考招生中,不管是三位一体还是自主招生,都在弱化学考成绩的比重,但语文和数学倒是相对重要,应该努力追求等第A,同时应该尽量早的将学考科目考掉,不要出现学考和选考扎堆考的情况,像我自己当年一下考六门也很疲惫。合理安排选考学考的次序,有能力早点完成学考就尽量早一点,因为不管怎么样,省出的时间就是你比别人多拥有的优势。对于学考选考同时要考的话,精力分配应该有意识地分一些轻重,同时与其想着认真复习选考会不会学考发挥不好的类似想法,还不如考前默默努力积累。

我相信,你们会比我走的更远

再简单讲讲三门选考科目的学习,因为时间有限,我也就稍微提一提。不可否认,物理化学学考确实有点难,我也是运气好在他们没有很难的时候浑水摸了个鱼。但由于竞赛、自主招生、三一等的存在,我个人认为选择物理化学还是有一点优势的。物理的学习,各个知识点是相串联的,经常是一道压轴题考遍了你的所有高中物理知识,所以学习时就有意识的联想,还有物理规律的类比推理,物理最重要的是模型的建立,研究多了就会发现那么多题是万变不离其宗的,背后都是一个个常见的物理模型。我也不否认物理需要一定量的刷题,物理中有太多经典的题目,经典到三十年前的题目依然可以作为我们现在的例题,还演化出许多变式。我觉得,学物理会是一个痛苦又愉悦的过程。

我相信,你们会比我走的更远

接着是化学,坦诚说虽然是化学给了我唯一一个100分,但化学倒不是我最喜欢的科目,比起物理,化学带有一丝文科气息,化学知识点的一大特点就是繁而杂,里面有些东西是比较没有技巧也比较枯燥的,因此这门学科需要一个大的统筹思想和平时的朴实认真的学习和记忆。另一方面,化学这个学科既起源于实验又依赖于实验,所以实验当然是这门科目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因此在学习化学时就有必要培养并坚持一个良好的习惯,包括从一开始就严格要求实验操作的细节的一丝不苟等等。多复习多整理,回归课本:化学不比别的理科,靠刷题不一定能出成果,常常需要回头复习来强化各种知识点的记忆。

我相信,你们会比我走的更远

最后来讲讲历史,这反倒是我高中三年最有兴趣的学科,虽然分数考的最低,历史吧不像地理是一门比较纯粹的文科,就像我的历史老师所说,你全背出了,选考肯定能拿100,确实,慢慢学,会发现,考试的答案都在书上,最多是在角角落落,同时我想,学历史的应该都知道大事年表、世界地图、欧洲地图对于学习的重要性,作为一个选考历史学生,应该在第一轮学完后甚至更早就开始准备做一个大事年表,地图。我承认学历史也会讲一些天赋,但更多的,历史也不会亏待认真努力的人,考好的秘诀无他,唯有勤勤恳恳地把书上的知识都背下来。但我也想提醒,平时学的知识很有意思,不断挖掘会有更多有趣的历史,但考试又是另一回事,它会更单调枯燥一些。这就是我个人对于这三门选考科目的简单想法。

我相信,你们会比我走的更远

最后是语数英吧。这么多学霸在,我的语文,英语肯定是倒着排的。我就以一个学渣的角度谈谈怎么学好了,刚进高一,凭着我初中的老本,还能混的不错,但渐渐的,小阅读,文言文、作文分数就慢慢下去了。如今回头思考一下,其实是我的投入不足。我觉得在高一高二最关键是思维的培养,答题套路啊,专业术语啊这些在高三时会一遍一遍讲,但前提是你先要把握住方向,比如一篇大阅读读两遍,你能抓住作者写作意图,中心思想,那大致就胸有成竹了。而这个我觉得就源自于阅读,一个是名家的作品集,比如我个人很喜欢读汪曾祺和杨绛的作品,一个是将生活哲学融于食物,一个是用淡然的笔触描绘痛苦:另一个是议论性和评价时事性的文字,像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我平时会看的南方周末等等,当然更多的国外古典著作之类的有兴趣更可以去了解,我就不在报社这里班门弄斧了,这些一方面是让你的思维更加多元化,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你积淀知识,对高考的写作以及以后都有意义。然后在高三的最后一个学期,我给自己定下计划是每天一篇大阅读,一篇小阅读,一篇文言文,两篇古诗词,这些不是做完题而已,而是去消化,如许多议论的小阅读,文言文是你写作的很好的模板,很多古诗词那些共通的意象做多了也就明白了。至于那些基础的字音字形等等,这种日常做个整理本会有一定的帮助,但就像我们老师说的,这些也讲一点运气,可能病句选不出就是选不出了。总之语文不是速成的,这门课很需要积累。

然后是英语,英语吧,是我考的最差的科目,所以讲起来也有点心虚,我最大的感慨是,三年笔记记了一大堆,真正考试却没记得多少。我觉得能帮到大家的是,一个是词汇要主动去背,一共九本书,如果能在高考把书上面词汇表里的全掌握了,那你的词汇量已经非常可观了,接着每天给自己规定一定量的练习,如两篇阅读、两篇完型,一篇七选五,然后做这些也应该有反馈,比如每一道错的阅读要仔仔细细去想为什么答案是这个,你的思路问题在哪,不要钻牛角尖,以及每一道错的完型大多是你对一个单词或词组的理解不全面。然后是从模仿开始学习写作,书上有许多不错的范文,有条件也可以找英语优异的学长学姐借阅范文来模仿,平时周末也可以背背新概念,然后慢慢地你的文章会写的很漂亮,就可以完全一蹴而就,最后是练字,在考前我们的老师反反复复强调了,一篇工整清晰的写作在阅卷时有多大的好处。不管你是写手写印刷体,斜体抑或是自己习惯的字体,要求是字不要太小,要清楚,这对于拿高分很有帮助。

我相信,你们会比我走的更远

结尾就是数学了,其实我自己虽然数学不差,但在怎么学数学上倒也没有什么巧妙的技巧。我觉得首先是搞清楚定位,比如你觉得自己数学思维偏弱,那你的目标是数学不拖你后腿,如果对自己有些信心,但目标是在135以上,如果想走三一,那你平时应该有意识地涉猎竞赛知识和技巧;如果你很热爱这门科目,希望学竞赛,那从高一开始就应该有一个很高的要求。平时学习上,我觉得要课上多听多想,课外自学十分钟是比不上在课堂上消化了老师一分钟所讲的,然后及时巩固,很多知识点讲起来很快没什么,但到熟练运用背记还是有很长一段路,比如三角的和差化积,积化和差。另外,整理本很重要,每一张试卷都有精华,你吸收了可能忘记,不如用纸笔记下来,没事翻一翻,加深印象。另外同类型的题目最好自己能做个整理,比如动态立体几何的题目啊,绝对值最值这样的,三年里应该可以积累出很多有价值的整理集。此外我建议有一定能力的学弟学妹在高三可以去买那种解题巧法总结,这个在考试时确实对提高做题速度很有帮助,不至于每次考试都来不及。然后考试做题的技巧吧,五花八门,我想老师也会教,做不来可以特殊值,排除法,反向代入等等,大题目也要尽量去拿前面小题的分数,尽量不要空着,起码得分概率就会大于等于0。认真的说,数学不是一门看智商的学科,它的技巧也是知识的一部分,慢慢学,会显示在成绩上的。

我相信,你们会比我走的更远

最后是我的一点学习方法,首先是每天列一个时间表,今天要做些什么,然后要求自己去恪守完成,这不仅有效地提高你的效率,也是能够让你生活比较有规律,不会有时做完了作业就有些茫然发发呆不知道干嘛,第二是保持心态,不仅是考试也是平时,考前给自己一个预期,不用特别高,能满足考出来符合状态就行,每一门都这样那总分自然不会低,比如你平常考考一百三十几一百四,那你这次考到130分应该也不会拖后腿,那一时碰到做不出的题可以先跳过,有时我们的慌乱恰恰是因为有些难题做不出,其实可能大家都做不出,最后你错的只是这几道。平时也是,我自己曾在高三上的竞赛和选考失利后消沉了好几个月,我觉得怎么从消沉中走出来呢,消沉的原因其实是结果与心理预期落差太大,那恢复中,其实你可以放低预期,这种要发自内心的,然后在一次次达成目标和提高目标中,慢慢恢复了信心。还有敢于质疑,你有想不通的地方恰恰是有你不懂或是书上讲的不清,那你应该努力自己去搞清楚,甚至有可能其实是老师或者课本错了,那其实更好说明你对这个问题理解很透彻。最后是我的北大学霸同学的一个方法,我也介绍给大家,就是睡眠记忆法,即在睡前把语文课文英语词汇多读几遍,在睡觉时潜意识里如果能思考一些,那神奇的是,这些就会印象格外深刻,还有时在梦里突然就把做不出的题做出来了,当然也有人表示醒了就忘了。

这些大概就是我能够提供的一点帮助。一年前,我曾和你们一样。一年后,我相信,你们会比我走的更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