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明斯克"爲何不能修復爲航母了?

農村E小哥


因為從打算購買“明斯克”號開始,就從來沒有想過把他的修復為一艘航母,這還要從當時的國際大環境和明斯克本身開始說起。



第一,明斯克本身的條件不足。

明斯克從一開始被設計建造時,是用來搭載雅客-38這種輕型垂直起降飛機的,對於重型戰鬥機則沒辦法搭載,我國國土面積大,海岸線長,海域廣闊,明斯克號不適合我國國情。



第二,狀況不好。

明斯克號之前是先被韓國公司購買,因為該公司買回來無力修復使用,遂又賣給了我國,所以明斯克沒有圖紙(瓦格良號光圖紙就好幾噸,而且船上該有的東西都有,狀況比較好),又幾度易主,還沒有被好好保養,因而有些破破爛爛,修復他一是沒技術,而是工作量太大。



第三,國際環境。

從蘇聯出事開始,瓦格良號就被世界各國所關注,它的一舉一動皆是焦點這其中當然也包括我國,但是礙於和西方歐美國家的關係,想要從烏克蘭手裡買回來肯定不會被同意,於是在得知韓國要出售明斯克號時,立刻買下來,然後改裝成主題樂園,基輔號和明斯克號一樣,被改造成航母樂園,以表示我國買來就是為了發展娛樂事業的,就是為能夠順利購買“瓦格良”號,不受西方國家的猜忌做的掩護“航母”。



所以對於一艘沒有發揮其真正用途,又破又舊,就算修起來也沒大作用,還得耗費大量金錢的“明斯克號”來說,讓他做航母是真的沒什麼用,浪費人力物力,關鍵是可以為順利拍下“瓦格良”做準備。


軍事一點通


明斯克號來的時候已經是三手貨,成色就跟一堆破爛一樣,能拆的都拆了,能壞的都壞了,這種東西改造起來跟造一艘新的沒什麼兩樣,而且當時已經看上了更好的而且是全新的瓦良格號航空母艦,想要完全改造明斯克純屬浪費人力財力。

其實從根上講,中國根本就不想發展類似於明斯克這類的航空母艦,明斯克號與其說是一艘航空母艦不如說是一艘載機巡洋艦。蘇聯人在航空母艦的發展上一直有自己獨特的想法,總是希望不依賴艦載機和其他艦艇就能獨立完成作戰任務,就依據這種思路明斯克號裝配了大量艦載武器,包括被譽為航母殺手的P700花崗岩重型反艦導彈系統,其任務就是為保護己方核潛艇。而明斯克號的艦載機是卡27反潛直升機和雅克38垂直短距起降戰機機,這種搭配組合完全就不是為制空和對陸準備的。雅克38本身有點雞肋,滿載垂直起飛之後作戰半徑連100公里都不到,基本就是起輔助作用。

而中國想要的航空母艦是類似於美國那種以艦載機為主要武器,作用主要是制空、對艦、對陸攻擊,這與明斯克號的思路不同。下圖為明斯克號的弟弟戈爾什科夫號,可以看到真正具有飛機起降能力的部分只有斜角甲板,直角位置被大量武器佔據。

所以,攜帶了大量艦載武器的明斯克號佔據了大量內部空間,艦島和武器系統完全佔據了直通甲板的位置,實際上只有斜角位置那點可憐的地方才能起降飛機。如果要將這艘載機巡洋艦改造成真正意義的航空母艦,那麼武器系統要全部拆除、艦島要進行改造、內部空間要重新分配、機庫要重新設計、直角方向還要增加滑躍起飛甲板、艦體要重新配平。這一堆的改造和重新設計工作量實在是太大了,這麼多改動完全可以重新設計一艘航空母艦了。而且只有4萬噸的噸位實在是很雞肋,艦載機的選擇、航油、彈藥的攜帶量都是問題。印度維克拉瑪蒂亞號就是明斯克的兄弟戈爾什科夫號改造的,整個艦島偏向艦體中心位置,艦載機只能搭載中型的米格29K。整體看著是不錯,但是哪一方面都很雞肋。下圖為基輔級艦島,體積是尼米茲級的5倍。

下一個問題就是保養問題,開頭我就提到了明斯克號是個三手貨,並不是中方直接從俄羅斯購買的。明斯克號先是賣給了韓國大宇重工,而且韓國接手時艦上武器系統電子系統都已經被拆除或者破壞,中國是在1998年接手,但是接手時連主軸都已經被切斷了。而且艦體保養非常惡劣,鏽跡斑斑,跟破爛沒什麼兩樣。當時明斯克號艦齡已經達到23年,如果中國再進行研究、設計、改造,那麼等加入中國海軍以後艦艇很可能已經超過30歲,根本沒有太多發揮的餘地了。

而且一個被韓國研究透了的航空母艦我們再繼續改造,根本就是毫無意義。

反觀瓦良格號,這才是一艘真正意義上的航空母艦,具備重型固定翼艦載機起降能力,雖然依舊搭載了許多武器,但是並沒有像瓦良格號佔據大量飛行甲板,符合中國航母的發展思路,改造難度也小很多。另一方面瓦良格號1988年下水,到2001年來到中國時艦齡只有13年,而且期間一直在造船廠裡泡著,情況比明斯克號好太多了。所謂真正適合中國的是瓦良格號,而不是明斯克號。


雛菊西瓜Peterpan


深圳的明斯克號航母公園,已經拖到江蘇去了。

明斯克號不是不能修復為航母,而是沒有需要,更沒有必要。

明斯克號上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技術,七十年代才下水的航母,技術很落後。加上排水量只有四萬多噸,尺寸規模很小,才280多米長。根本不足以起降現代固定翼戰鬥飛機。就是在蘇聯服役期間,也是隻能起降直升機和雅克38/40,雅克141等短距離/垂直起降飛機。這種飛機作戰半徑非常短,攜帶彈藥也非常少。

所以,明斯克本身就是一個落後的已經不合時宜的航母,加上蘇聯也好,俄羅斯也好,根本沒有掌握彈射器技術,更加沒有使用前途。修復明斯克號沒有價值,甚至新造一艘的成本更低。印度試圖改裝基輔號,就是一個明證。


武大東湖


明克斯號航母是前蘇聯發展的第二代航母,也是蘇聯第一型可以搭載固定翼飛機的航母,排水量在4萬噸左右,可以搭載12架雅克-38垂直起降飛機,實際上比英國的海鷂戰機還早,服役後,在太平洋艦隊作為旗艦。

蘇聯解體後,明克斯號被俄羅斯海軍繼承,但是無奈國力衰弱,沒有錢在養著這艘吞金巨獸,被韓國大宇集團以廢鐵名義所買下,花費了750萬美元,韓國本來想動點心思的,但是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讓韓國人的計劃落空,隨後以530萬美元的低價將明斯克號轉賣給中國德隆公司,隨後經改裝成軍事主題公園了。

與遼寧艦的改裝不同的是,明克斯號有很多缺陷讓中國海軍無法接受改裝。一是明克斯號在蘇聯海軍的定位載機巡洋艦,只適合起降垂直戰鬥機,而中國當時無法研製,即使加裝滑躍甲板也無法起降殲-15這種大型戰機。

二是明克斯艦齡太老,到中國時已經是1998年,其是在1975年下水,1978年服役,已經服役20多年,加上改裝個5、6年,基本這艘航母的壽命已經達到了三分之二,不具備改裝的經濟價值。

三是不符合中國海軍的作戰理念,與當時幾乎同時到達中國的瓦良格號航母相比,明克斯號的武器佈局還是保留巡洋艦的火力,只有60%是起降甲板,要改裝層真正意義上的航母,不是不可以,而是改裝量太大,無異於新造一艘,而瓦良格號則需要小部分改裝就可以了,而且中國海軍需要的是可以在遠洋提供艦隊防空的航母,殲15和遼寧艦的搭配可以滿足這一需求,而明克斯的載機量和噸位均比遼寧艦少一截,中國海軍當然是選擇精力專注改裝瓦良格號啦!

其實說到底,就是中國海軍根本就看不上明克斯號這類不上不下的航母或者載機巡洋艦,遼寧艦和山東艦隻是為了過渡階段培養船廠技術,先行進行人才、技術的儲備,積累航母的使用經驗,類似美國“小鷹號”或者尼米茲航母才是中國海軍的理想航母。

不過明克斯號的姐妹艦“戈爾什科夫”號就被俄羅斯改裝成航母了,由於俄羅斯本來不具備這個能力(有能力的烏克蘭),中間歷經了許多波折,加裝了滑躍起飛甲板,最後還是改成了超日王號航母,艦載機還是使用的俄羅斯的米格-29K,單單航母就花費了23億美元,就是說相當於印度出錢讓俄羅斯重新練手了一把製造航母的過程,順帶改裝米格-29K,但是印度並不覺得虧,當時的國防部長對臺下的印度人說“你們誰能造出航母,23億美元的支票現在馬上開給他”,無人敢吱聲!


巴爾幹尖刀


1995年,財政最緊張的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將該艦隊噸位最大的兩艘航空母艦明斯克號與新羅西斯克號當廢鐵賣給韓國大宇重工集團,價格為1300萬美元,而這兩艘主力艦的服役期還沒到一半。這樁交易的前提是韓國必須把它們拆解成2平方米左右的鋼板並且不能用於軍事目的。

俄方在交付韓國之初便將艦上武器和電子系統拆除或者炸燬,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衝擊下,明斯克號也頓時變成累贅。聽說中國有家雲南公司想購買,韓國便馬上同意以530萬美元廉價脫手。1998年9月明斯克號來到廣東東莞沙田港,1999年8月拖至廣州文衝船廠,進行封閉式大規模修整與改造。目前明斯克號整修一新,2000年5月9日駛向深圳大鵬灣,成為目前世界上少數由四萬噸級航母改造而成的大型軍事主題公園。

換句話說,明斯克號在來華前,已經是一個廢棄船殼而已,如果要對上面的設備進行恢復和改造,難度大於恢復瓦良格號,這點可以參考俄羅斯給印度改裝超日王號的力度。

最重要的是,基輔級航母,本身就是蘇聯在冷戰時期的一個對航母認知不夠的奇特產物,稱為載機巡洋艦並不為過,如果要修復改成為我國海軍希望的航母水平,船體本身條件完全不夠資格,這也是俄羅斯過早退役該型的原因之一。

如果非要修復為航母,恐怕也只有直升機航母的身份適合它了,但改裝的力度遠超過重新建造。我國目前改造現代級136艦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截止到目前改裝用了接近3年時間,造一艘055萬噸驅逐艦都綽綽有餘了,應該沒有國家會願意去這麼修復這麼一個落後的平臺。


鼎盛軍事


關於這個問題,俄羅斯人已經給出了相應的答案,明斯克號航空母艦,隸屬於前蘇聯基輔級航空母艦的第三號艦,作為他的後輩,也就是基輔級的四號艦。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卻被俄羅斯人改裝了,並且送給了印度人。當然這個送雖然說花的錢有點多,但是印度人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從這件事情上來講明斯克號航空母艦確實擁有著改裝成為正常的,符合現代海戰的航空母艦的潛力,但是根據俄羅斯人對於戈爾什科夫海軍上將號的,改裝來看,這種航空母艦,即便是改裝了作戰意義也不大。

首先,第一點,就在於他的飛行甲板的問題我們知道,基輔級航空母艦。他起飛的飛機都是垂直起降的飛機,也就是雅克38,所以說我們說基輔級航空母艦他都是非驢非馬,把它沿著中軸線劈開來一半兒,像巡洋艦噠著各種各樣的導彈,另一半是延伸出來的一塊兒飛行甲板,用來停靠飛機。

但是現如今垂直起降的飛機,除了美國現在正在服役的!av8b,f35以外,其他的飛機都已經淘汰掉了,只能夠適應俄羅斯設計的米格29k或者是蘇三三設計一個劃躍甲板,讓他起飛。

有人說這簡單直接在那一段飛行甲板的前方設計一個劃躍甲板不就能讓飛機起飛了嗎?你太天真了。

滑躍夾板能夠抵消掉一部分飛機起飛的時候需要的滑行距離,但是並不是全部,這個裡面只有幾個百分比,我們去看基輔級航空母艦的話,會發現他那段航行的甲板實在是太短了,如果說真的在前面只是加裝了一個滑躍甲板,然後讓滑越起飛的戰鬥機在那裡起飛的話,帶不了任何東西,所以我們去看現如今遼寧艦航空母艦,它的重裝起飛區實際上是跟整條航空母艦打了一個對斜線,這樣才能夠讓飛機再理想的狀態條件之下滿載滿油的起飛。但是一般來說也不會這麼辦,風險太大了,如果說明斯克號航空母艦真的只是在前面裝了一個滑躍甲板的話,那飛機起飛的時候重量太小了,可能飛上去就差不多已經快沒有了,然後得飛回來。

而且只有一條航線,這樣的話飛機的起飛作業和降落作業將重複在一起,如果說前面飛機要起飛,後面飛機要降落,後面飛機降落的時候沒有鉤住鉤的那前面的飛機和後面的飛機就撞在一起了!

所以必須要按照俄羅斯人給戈爾什科夫海軍上校好設計的那樣把他那一半兒巡洋艦上的各種導彈拆掉鋪平了然後在他那邊弄一個滑躍甲板。

但是我們去看現如今俄羅斯人交付給印度的那艘航空母艦,就發現了一個問題,就是這個角度太大了,有的時候你從飛機的起飛點去看那個華躍甲板的話,會發現它的艦島有一部分已經遮住了那個視線,(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這是一個很恐怖的事情。飛機在起飛的時候只要稍微一哆嗦,你就撞上旁邊的艦島了,本來在航空母艦上面起飛降落,都是一種刀尖上的舞蹈,你還給人家增加難度,那飛行員不投訴你啊。

而且比起遼寧艦來說,明斯克號航空母艦,他的噸位還是有點偏小!這也就是為什麼印度在買俄羅斯的那艘航空母艦的時候,第一眼看中的,並不是俄羅斯的主力艦載機蘇三三,而是比較偏小的號稱機場守衛者的米格29k,就是因為蘇三三太大了,放在明斯克號航空母艦上的話,簡直就是龐然大物,明斯克航空母艦根本就待不了幾架!但是在正常的空戰條件之下滑躍起飛的重型戰鬥機才剛好跟彈射起飛的中型戰鬥機打一個平手。

所以說我們國家在買到了明斯克號航空母艦以後,只不過象徵性的對他進行了一些檢查,然後對於接下來購買瓦良格號航空母艦,並且改裝成為遼寧號航空母艦,積累下來一定經驗!真正要把明斯克號航空母艦把它改裝成為一個海上作戰的平臺的話,那個是投入和收入根本就不成正比!那個時候我國海軍進入積極建設的時代,個個海軍艦隻都要花錢,怎麼可能空出來這麼大一筆錢去浪費在這種沒有意義的研究上面呢?等到我們有了好的條件以後,瓦良格號買了回來,然後有了更好的平臺,當然是從更好的平臺上面去實驗,去驗證為接下來國產航空母艦打下良好的基礎。

有人說明斯克號航空母艦之所以不被國家看上,是因為她老了。事實上,我曾經看過,好像是哪一個軍事評論員去過明斯克號航空母艦上面那個時候名字刻號航空母艦剛剛開到深圳。他去和明斯克號航空母艦那個前蘇聯的船長在哪喝酒?前蘇聯的船長那哭的那叫一塌糊塗啊,明斯克號航空母艦,從建造到她退役不到20年的時間,正宗壯年的汗血寶馬就死在了他的手裡,這個老艦長那叫老淚縱橫,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三道跟那個軍事評論員在那哭訴啊?軍事評論員也說了,艦運即國運!國家強大比什麼都重要!


漩渦鳴人yy


因為“明斯克”號航空母艦不如“遼寧號”航母先進,沒有任何軍事價值。中國需要的是更先進的航母技術,所以中國沒有對“明斯克”號航母進行修復。



1.“明斯克”號航空母艦是蘇聯1972年開工建造,於1978年服役的第二代航空母艦。蘇聯1991年解體後由於俄羅斯政府,沒有更多的資金對“明斯克”航母進行維護保養,因此1993年“明斯克”號航母選擇退役。這艘航母長273米、寬49米、滿載排水量4.1萬噸、航速32節、艦員編制1600人。屬於蘇聯時期建造的一款非常不成熟的航空母艦。



2.“明斯克”號航母編制有12架雅克-38M垂直起降戰鬥機和20架直升機。由於這艘航母噸位小、機庫狹窄、艦島佔地面積龐大,導致甲板上部署的飛機較少,不能滿足中國海軍重型戰鬥機編隊的使用要求。如果想要翻新或者是改造“明斯克”號航空母艦,至少需要投入30億美元才能完成。


3.“明斯克”航母技術落後、軍事價值不高,與中國購買的遼寧號航空母艦也有很大的差距。因此中國沒有對“明斯克”號航母進行修復。中國曾經購買了兩艘明斯克級別的航空母艦。一艘是“基輔”號、一艘就是“明斯克”號,目前這兩艘航空母艦都在中國被當作旅遊觀光景點,給遊客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杜達特洛夫斯基


為什麼我們修復了遼寧號卻沒有修復,基輔級的基輔號和明斯克號?

原因非常簡單中國需要的是足以承載中國百年航母夢想的航空母艦,而不是一條巡洋艦!那可以不如美國的先進但是那也不能落後於時代!


而且基輔級有資格叫航母?

我個人一直不覺得基輔級載機巡洋艦有資格叫做航空母艦,基輔級只是巡洋艦而已。它是一款非常強大的巡洋艦。他只不過是為了擁有更強的防空反潛作戰能力而安裝了一個斜角甲板的巡洋艦而已。

我們國家也能出錢,俄羅斯改裝巴庫號一樣,把基輔號改成。長耳朵的維克拉瑪蒂亞。但是你就不覺得low?你都覺得這東西low到正無窮。軍方就不覺得這東西的low?

軍方很嫌棄這東西

這種思路改成兩棲攻擊艦,貌似不錯,對地打擊能力槓槓的,還真捨得弄一個4萬噸級的巡洋艦。那麼也不好說什麼了


尋找丟失的方向盤


不是不能,而是沒有必要,邀請我回答的夥計、同志哥啊!咱倆一塊喝杯糖茶吧!


首先,咱們買下明斯克航母之後,就確定了要買瓦良格號。明斯克號到過韓國被拆解過,而韓國有大量的美軍基地,從那來的航母,顯然不如從烏克蘭直接拖慧來的完成度60%的瓦良格號值得改造。


其次,我分析覺得買明斯克號時,海軍方面還沒有100%確定要建航母。純粹我分析。因此它錯過了改裝機會,歷史的重任落到瓦良格號身上。


三是明斯克本身不適合中國海軍。明斯克只能搭載垂直起降機,戰鬥力弱,而且我國至今沒有任何一款垂直起降戰鬥機。

四是明斯克號作為航母主題公園發揮的愛國主義教育功能,並不比遼寧艦的訓練科研功能弱,海戰能力要提升,全民國防觀念同樣舉足輕重。就這麼多吧,多說無益,嘿嘿嘿。


軍林天下




作為和瓦良格號一起進口的航母殼體,明斯克號被開發成了一個旅遊景點,而瓦良格號卻被修復後移交海軍。兩艘航母境遇完全不同的原因如下:

第一,我國需要一艘航母訓練艦,用以技術儲備和人才儲備,但不是兩艘。

第二,我國作為海洋大國,必須要擁有自主生產的航母來增強海軍實力,而不能依靠購買和修復來過日子,修復航母只是過度,所以修復一艘就足矣。

第三,包括瓦良格號航母在內,我國購買兩艘航母時的官方表態就是打造旅遊景點,但瓦良格號已經被改造,如果明斯克號也被改造,可能引發國際輿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