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書法的8個誤區,很常見、很有益!


學習書法的8個誤區,很常見、很有益!


1、必須從某書體入門

學書法必須從某一種書體開始,這是很膚淺的認識,比如必須從唐楷入手。還有一些僅練熟一家但功力尚淺的教師,他們自己學什麼就讓學生也學什麼,這是不負責任的。既然是書法教師,不要求諸體兼精,但應該各體都懂一些,然後從學生個人性格、偏好以及本身的書寫習慣等方面考慮,來給學生選擇入門範本,做到“因人選帖”。

對於初學者,我們總的意見是從“慢書”入手,比如篆、隸、楷、魏等,因為它們都具備“楷法”標準,書寫過程容易控制,便於訓練控筆能力。如果是唐楷,初唐楷書都不錯,顏楷也可以,而柳、趙就不適宜入門。

學習書法的8個誤區,很常見、很有益!

2、不要西瓜、卻撿芝麻

很多家長對傳統書法的藝術性、文化性理解不深,送孩子學書法的目的很單純,就是能夠在很短時間內讓孩子把字寫得端正好看一些。這種觀念是比較遺憾的,技法,甚至說字的結構,只是芝麻,而書法背後蘊含著的深厚的中華文化體系才是西瓜,應該讓孩子在一點一畫中感受和傳承先輩書家的品格、才華與智慧。“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只有觀念上去,取法才能上去,也才能有好的收穫。

3、稍懂一點就能教小孩

對書法初學者而言,啟蒙很重要,人生的第一個老師很重要。一個合格的書法老師,必須技法過硬、理論豐富、見多識廣,還要有不俗的審美旨趣。如果自己水平不高、見識達不到,又怎能教好學生?入門之路不正,只能是浪費時日,在書法殿堂的大門口久久徘徊,無法登堂入室。所以,想從教的書法人,要不斷提高水平;想送孩子學書法的家長,也要擦亮眼睛,多花功夫請教懂行之人。

學習書法的8個誤區,很常見、很有益!

4、只學硬筆或只學毛筆

從書法本源看,是不分硬筆、毛筆的。原始的刀刻斧砍,其實就是硬筆書寫,後來被表現力更豐富的毛筆取代,近代以來又出現了鋼筆、圓珠筆、簽字筆、美工筆等等品種多樣的書寫工具。但無論工具怎麼變,其書法本質並沒有任何不同。有人覺得學好硬筆就行,實用。

實際上,學好毛筆對學硬筆有很大好處,但反之則不然。相比硬筆,毛筆的表現力更強;硬筆寫好結體就行,但毛筆的核心是用筆,其難度更大。

學習書法的8個誤區,很常見、很有益!

5、書法可以速成

江湖上確有一些人打著“書法速成”的旗號斂財,而且速成的時間越來越短,其實,他們所謂的速成就是一個文字遊戲,一般為短時間把幾個基礎的字寫像樣,或者是快速掌握寫法,但實則離真正的“成”還遠著呢!金石書畫、中醫中藥、武術氣功、京劇崑曲,這些博大精深的國粹怎麼可能速成?

如果有人認為書法可速成,那麼一定學不好書法,因為此人根本不具備學習書法的智力條件。

6、總想省錢又省事

有些人練書法用電腦字模,有些人用水寫紙、水寫布,這些東西看似經濟便捷,然而對書法學習實在益處不大。用字模的人不知動腦,用水寫的人受不到人與紙、墨、筆之間的配合訓練。花費了時間,收效極微,恐怕這是既不經濟又不實惠。

學習書法的8個誤區,很常見、很有益!

7、認為得大獎很神氣

網絡時代,各種書法展覽繁多蕪雜,很多是沒有任何價值和意義的。但有的書法人,或者家長,不明白其中的貓膩,或者知道但圖個名次,就樂此不疲地參賽,甚至滿朋友圈拉票、刷票,浪費寶貴光陰,也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當今展賽,特別是網絡比賽,以及少兒書法比賽,99%都是為了“錢”,大家一定要慎重。各級書法家協會組織的比賽,相對而言還是有權威性的,如果真想參賽檢驗自己,不妨考慮下。

學習書法的8個誤區,很常見、很有益!

8、認為學書法成本低

認為學書法成本低的人,建議讀讀這篇文章《高考報志願:千萬別報“書法”!》。想把書法學好,需要耗費極大的精力和很多的時間,物質方面的成本更不必說,善本碑帖不是一般家庭能承受的。真正想通過學習書法出人頭地,難之有難,必須要有開水澆花也澆不死的韌勁。特別是出身普通家庭,學習書法藝術的花費往往難以長久承受。從物質上講,筆墨紙硯、碑帖、專著、圖冊,還有更高層次的書法用品,花費可不小。特別是隨著藝術水平的進步,你還要嘗試各種筆墨紙的效果,還要購置大量碑帖臨摹開闊眼界,以及大量理論專著提升理論修養,這些都得白花花的銀子做鋪墊。如果想拜個好老師,或者參加個高研班,那就得準備更多的錢了。這麼高的學習成本,如果低收入家庭的人們還打算以書法改變自己的生活境遇,其結果難免為藝術所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