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手记│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作者 班硕言

驻村手记│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中共营口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长富到杨运镇调研工作,在座谈会上向各位市领导同志汇报驻村工作情况

当朝晨簇新的阳光透过窗子洒进山嘴前村我陌生的住所,当窗外鸟儿叽叽喳喳的歌声将我唤醒,当我推开吱咯作响的窗户,大山里特有的泥土芬芳和植物清香迎面扑来……以前,我总是千方百计追寻亲近大自然的机会,未曾想这一愿望如今竟轻而易举地实现了。在2018年播种的季节,组织上安排我到盖州市杨运镇山嘴前村任党组织第一书记。今天是我驻村工作的第19天,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和生活,感慨和收获颇多。

驻村手记│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杨运镇山嘴前村村部

以梦为马 不负韶华

驻村手记│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驻村手记│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单位同事到村里帮助安装电灯和桌椅

2018年4月25日,当我主动响应组织号召申请到农村挂职锻炼时,却遇到了阻力。我的爱人以及和我们共同生活的公公、婆婆都反对我去。他们说我的女儿只有六岁,离不开妈妈的照顾,而且作为母亲缺席伴随女儿成长的过程会成为长久的遗憾。关心我的同事和朋友也给我罗列了一大堆驻村工作的困难,劝我三思而行。面对他们的好心提醒,我都是笑着表达谢意。人都是父母生养的,农民朋友们都能在农村生活得好好的,我凭什么娇气。我还算年轻,应该到广阔天地里去学一学,练一练。于是,我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做通了家人的工作,只身一人来到了杨运镇山嘴前村。此后三年,我愿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驻村手记│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驻村手记│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驻村手记│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驻村手记│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班书记走访村民家中,了解村民生活情况。

驻村手记│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班书记为贫困村民购买新裙子

5月7日,是我到杨运镇与村支书对接的日子。当天,我早早地从营口出发,历经80多公里宽窄不同、高低起伏的道路,成为17名驻村干部中第一个到达杨运镇政府报到的“先锋官”,山嘴前村的徐挺书记则是第一个到镇里接我的村官。镇、村领导对我十分热情,消除了我初来乍到的陌生感。杨运镇为我们安排了宿舍,提供了崭新的被褥等生活必需品。最让我高兴的是,能吃上城里人羡慕的“农家饭菜”。

北海虽赊 扶摇可接

驻村手记│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驻村手记│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驻村手记│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驻村手记│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驻村手记│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班书记的优秀工作成绩被辽宁日报、营口日报、《营口访谈》等媒体栏目争相报道

今天早晨七点,我匆匆吃过早饭,然后在村支书徐挺、妇女主席张晓平的陪同下来到两户贫困村民家里走访。然后回村部接待了省里城建规划设计院的同志,与他们实地考察了4户需要改造的危房。每一次走访看到村民生活的困苦,心里都很是酸楚。心想,自己应努力在组织的支持与帮助下,力所能及地争取帮他们早日摆脱困境。

驻村手记│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上午10点多钟,我步行到了离村里1公里多的杨运镇政府。10点半,营口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赵长富到杨运镇调研,并召集17位驻镇和村选派干部座谈。赵书记对驻村干部提出了四点要求,我认真地记录下来,作为今后工作的指针。赵书记还特意说请驻村干部中年龄最小的同志发言。我今年33岁,是17名驻村干部中最年轻的一位,所以有幸向赵书记等领导汇报工作。面对一大屋子人,我没有胆怯和紧张,而是如数家珍般地把我最近的工作作了汇报。赵书记听后,关切地问我工作上还有什么困难?爱人在哪里工作?孩子多大了?平时谁帮助照看等等。赵书记的关心让我很感动。赵书记听完汇报后特别强调,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组织和扶贫部门,要对驻村干部严格管理、关心爱护,指导、支持和帮助他们做好工作,各选派单位要落实好相关补助政策,切实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要建立帮扶机制,凝聚合力,共同把乡村振兴这件大事抓实抓好。赵书记对驻村干部的关心和爱护,让我们心里感觉暖暖的。

驻村手记│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驻村手记│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中共营口市委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成员、市史志办主任韩晓东在山嘴前村为党员同志们讲党课

其实,这段时间我的“娘家”——营口市史志办公室(中共营口市委党史研究室)对山嘴前村、对我都是特别关心和支持,单位领导和同事先后六次到村里了解情况,并和徐挺书记交流脱贫帮困事宜。

当办领导看到村委会的电灯还没有安装,看到我的办公室还没有接通电源时,特意安排同事在市里买了七只LED节能高亮灯管和插排,并派迟涛同志从电表箱引线把电源接上,把灯管装好。办里还给村里购置了办公桌椅和电脑、打印机等必要的办公设备,使我顺利地为全村32名党员每人打印了一份第二季度学习材料。梁军副主任和冯惠、马立梅、黄旭等同志还到村里帮我安装桌椅、收拾卫生,机关支部专职副书记程晓颖还亲自帮我策划党建工作如何开展。等等。5月21日,我们山嘴前村两委班子组织召开了驻镇和村干部与党员见面会暨集中学习会。办领导韩晓东给我们全村党员上了一堂以中央军委一等功臣、盖州籍烈士陈学民事迹为主题的精彩党课。村里党员一边认真听,一边认真记。营口电视台记者看到这一场景,分别采访了老党员陈继祥和我。会上,市史志办还向村党支部赠送了《中国共产党营口历史(第二卷)》《营口通史》等多部史学专著,还给每位参会党员发放了一本载有“杨运烈士事迹”的《营口春秋》期刊。

半个多月的驻村工作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而且这一路注定要有许多艰辛与坎坷伴随着我。比如工作上,党建工作还需要加强,13户特困户和一些低保户还需要脱贫, 4.4公里的土路需要修缮;再比如生活上,村部用水需要到对面幼儿园去打井水,100多米的距离我提一桶水得歇好几回;去卫生间,我得到三四十米外的旱厕。特别是晚上,去一趟卫生间,黑灯瞎火的,恐惧无时不在。但这些困难对我来说,都能慢慢克服。最让我放心不下的是女儿,因为她每天晚上都会哭着找妈妈……每当夜晚我躺在宿舍里,眼望窗外皎洁的月亮和闪亮的星星时,总是会想起家,总是会惦记她,这是母亲最柔软的地方。如今我才知晓,远方有多远,牵挂就有多长。但我想,待以后女儿长大懂事,知道妈妈是投入到驻村党建和扶贫工作的事业中时,她应该会理解妈妈的决定,会为妈妈的勇气点赞。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在未来的三年驻村时光里,我们前行的道路上虽然会有曲折,但沿途也定会有五光十色。我坚信,岁月会永远记得我们营口市721名共产党人对党忠诚、对民赤诚,用信仰造就的生命传奇。

愿我们:历尽千帆终不悔,归来白衣作少年!

写于2018年5月25日晚

(作者系营口市史志办公室秘书科科长、盖州市杨运镇山嘴前村党组织第一书记)

本文选自《营口春秋》2018年第2期

驻村手记│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

如果您对营口的历史文化感兴趣或是手中有相关资料,欢迎您投稿到营口市史志办编辑的《营口春秋》期刊,与我们共同讲述营口的历史故事! 

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