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度資產重組失敗、持續虧損、資不抵債,退市風險激增?

9月23日,業界知名新媒體《梧桐樹下V》對外發布了一篇標題為《連續24個跌停板、3年時間股價下跌95%、兩度資產重組失敗、持續虧損、資不抵債,退市風險激增》的調研文章,引起了中訪網和各大財經媒體、社會公眾的關注。

據《梧桐樹下V》撰文:德奧通用航空有限公司(代碼:002260,簡稱*ST德奧),於2008年登陸深交所,現主營業務為小家電生產和銷售。上市10年,股價經歷了暴漲到暴跌;近三年間股價從最高的63.99元跌至3塊,2018年經歷連續24個跌停板。近幾年的業績更是持續虧損、資不抵債,賣殼之路也艱難。

一、*ST德奧的前世今生

*ST德奧的前身是伊立浦,全名廣東伊立浦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經營電飯煲、電開水器等家用小電器、模具及金屬模壓制品、商用廚房電器及設備。屬於家電製造行業。


兩度資產重組失敗、持續虧損、資不抵債,退市風險激增?



受08年金融危機、小家電行業競爭加劇、原材料價格走高等多因素影響,上市之後的伊立浦業績表現平平,盈利能力不佳。

2013年,伊立浦第一次賣殼——原伊立浦前三大股東向梧桐翔宇轉讓了持有伊立浦的股權,同年辦理了工商變更登記,公司實際控制人發生變化(特別提示:此梧桐與彼梧桐毫無關聯)。2015年正式更名為德奧通用航空有限公司。

同時,上市公司收購了東營梧桐德奧直升機有限公司100%股權。正式進軍通用航空業。

然而,借殼之後的德奧航空並沒有迎來新的希望。

從2013年-2017年,德奧航空的通用航空業務一直處於拓展階段。公司曾在通用航空技術、生產基地選擇、政策扶植等多渠道努力,也簽訂了相關的合作協議。然而,受資金影響,公司各板塊資金投入不足,無法實現商業運營。

2014年10月,德奧航空公告擬向其原股東進行配股,10配3,預計募集資金不超過7億元。一年多以後,2015年12月3日,公司公告,受融資環境、融資方式等因素影響,公司終止了配股申請。

2015年10月,德奧航空開始籌劃非公開發行總額不超過278,339,961股A股股票,發行對象包括浙江燦翔實業投資有限公司、寧波智度五雲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等。

在隨後的一年時間裡,德奧航空對其非公開發行的議案進行了六次修改。但受資本市場整體環境、監管政策要求以及公司實際情況等多因素影響,德奧航空的非公開發行最終失敗。

配股、非公開發行均失敗,德奧航空無法在資本市場募集資金,加之通用航空業務發展並不理想。至2017年,公司終止了對通用航空業的投入。

2017年,公司對原有通用航空業務所涉及的所有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開發支出等多項資產,全額計提了減值損失。當年虧損5.16億元,其中計提資產減值損失4.57億。

一虧到底、資產剝離,通用航空業務徹底淡出德奧航空。

二、兩次重大資產重組均失敗

1.併購珍愛網

2016年12月5日,德奧航空發佈公告,公司因籌劃重大資產重組而申請停牌。

這一停,就是將近一年。

根據重大資產重組購買議案,德奧航空擬通過其子公司前海伊立浦將作為基金管理人及普通合夥人為本次交易專門募集設立一支基金,並聯合其他投資方共同向珍愛網投資人民幣20億元,從而上市公司間接持有珍愛網股權。

由於珍愛網的股東未能批准這次重大資產重組交易,2017年11月2日,德奧航空公告終止此次重大資產重組。

2.併購科比特

復牌之後的一個月,德奧航空再次因籌劃重大資產重組而申請停牌。

這一次的標的是同行業的深圳市科比特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從事多旋翼無人機系統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

深圳市科比特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4年10月,實繳資本4287.295萬人民幣,實際控制人盧致輝。

然而,停牌八個月後,德奧航空宣佈終止重大資產重組。

根據公司公告“科比特最近一個會計年度虧損,與原有預計狀況差距較大;科比特個別股東對交易預案有異議,無法取得內部審核批准”。故終止此次交易。

兩度重大資產重組均失敗告終,德奧航空的重組之路有些崎嶇。

三、持續虧損、資不抵債、政府補助來保殼

事實上,植入通用航空業務以來,德奧航空一直處於虧損狀態,主要系航空業務處於前期拓展階段,並無實質業務發生;而大量的固定費用等的開支,導致了公司虧損。


兩度資產重組失敗、持續虧損、資不抵債,退市風險激增?


(單位:萬元)


如上表所示,4年時間內,除2014年出現少量盈利外,15-17年德奧航空歸母扣非淨利潤均為負數,呈現持續虧損局面。

既然主業不再掙錢了,作為一個優秀的殼資源,政府自然不會放棄。

2014-2017年間,政府給予了德奧航空大量的補助,以致政府補助成為了其利潤的最重要來源。


兩度資產重組失敗、持續虧損、資不抵債,退市風險激增?


(單位:萬元)


2014-2017年間,無一例外的,政府補助均高過了歸母淨利潤。最關鍵的2016年,如果沒有政府補助的幫忙,德奧航空將繼續虧損。面對已經虧損的2015年,2016年的業績將至關重要。

因此,政府出手拉了一把。

根據公司2016年報公告,德奧航空2016年取得“蘇通製造運營基地建設項目的開工獎勵”500萬元、“技術改造專項資金”14.48萬元、“信息專項資金”10萬元。這三項政府補助,在以前年度沒有過、在以後的年度也沒有再出現過。

以上三項以前沒有過、以後也不會再有的政府補助,成為了2016年公司扭虧為盈的最大貢獻。

此後的2017年,根據德奧航空公告,公司對通用航空業務的資產進行了剝離,對大量資產計提了資產減值損失,從而2017年鉅額虧損,公司出現資不抵債局面,淨資產為負。


兩度資產重組失敗、持續虧損、資不抵債,退市風險激增?


(單位:億元)


如上表所示,自2017年末起,德奧航空淨資產持續為負,且隨著累計虧損規模不斷擴大,資不抵債的局面越來越嚴重。

四、債務逾期、借新還舊、銀行或成冤大頭

2018年9月20日,德奧航空發佈公告,因公司資金週轉困難,無力償還於2018年9月17日到期的委託貸款1億元,實際債權人為深圳市彼岸大道捌號投資合夥企業。

這已經不是德奧航空第一次發佈債務逾期公告了。

2018年3月14日,德奧航空公告債務逾期本息合計金額達20,454.0767萬元,涉及債權人包括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分行和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廣州環市東路支行。

根據後續公告,建行佛山分行的貸款公司已於3月29日償還,而興業銀行的貸款則通過借新還舊的方式進行了置換。

根據德奧航空半年報公告。公司尚有需要償還的借款合計4.91億元。


兩度資產重組失敗、持續虧損、資不抵債,退市風險激增?


而與此同時,德奧航空公司賬面貨幣資金僅為1,872.16萬元,其中尚有672.05萬被凍結,

可動用資金僅為1,200.11萬元。

究竟怎麼還?德奧航空恐怕自己也沒有想清楚。而其中涉及的各家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或許都將成為冤大頭。

持續虧損、資不抵債、自2018年5月,德奧航空因存在退市風險更名為*ST德奧;在幾度賣殼失敗、主營業務無望、控股股東股權被凍結的情況下,留給德奧航空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2018年的最後幾個月,是新的重組方案力挽狂瀾,是政府大手筆出手拯救,還是順其自然走向退市?值得關注。(文/梧桐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