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第一!全國營商環境試評價成績單出爐

北京第一!全國營商環境試評價成績單出爐

剛剛,在京舉行的全國營商環境評價現場會暨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推進會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林念修發佈了全國營商環境試評價結果,北京市在試評價城市中排名第一!

會上發佈的北京優化營商環境成績單,是這樣寫的:

“北京市精準制定“9+N”系列政策措施,聚力營商環境示範工程建設,開辦企業、辦理建築許可等方面的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在第一批試評價城市中名列第一,其中衡量企業全生命週期維度、反映城市投資吸引力維度均排名第一,體現城市高質量發展水平居前列。”

背景

為何要做營商環境評價?

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

“企業開辦時間再減一半,項目審批時間再砍一半,政務服務一網通辦,企業和群眾辦事力爭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凡是沒有法律法規依據的證明一律取消。”今年我國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

優化營商環境要破障礙、去煩苛、築坦途,為市場主體添活力,為人民群眾增便利

而開展營商環境評價,無疑是對這項工作最好的考核方式,有助於衡量“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成效,檢驗各地營商環境是否有所優化、群眾辦事是否更加便利。

為此,今年以來,國務院對優化營商環境評價工作作出了具體部署,也給出了時間表:

1月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借鑑國際經驗,抓緊建立營商環境評價機制,逐步在全國推行;

6月28日,李克強總理要求,加快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營商環境評價體系,包括引入第三方評估,今年年底前開展這項試點;

7月1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在全國逐步推開營商環境評價,強化地方政府責任,加大正向激勵;

8月27-28日,全國營商環境評價現場會暨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推進會召開。

按照部署,今年上半年,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和地區,借鑑國際經驗,從

衡量企業全生命週期、反映城市投資吸引力、體現城市高質量發展水平三個維度,初步構建了中國特色、國際可比的指標體系,並在22個城市進行了試評價。

解讀

22個城市,北京為啥拿第一?

試評價的22個城市裡,既有上海、深圳等老牌經濟強市,也有不少近年來發展極快的“黑馬”。在此背景下,北京優化營商環境為何能蹄疾步穩、一馬當先?

這還得從12個字說起:

精準改革:

率先推進改革,去年9月份,北京市在全國率先出臺了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實施方案,推出了26項改革措施和136條政策清單,系統部署改革任務,截至目前已有88條政策措施落地實施。今年3月18日,以世行營商環境評價為契機,精準制定了“9+N”系列政策措施。

精細落實:

成立由市長和副市長牽頭的10個督查組,定期專項督查營商環境政策落實情況。委託第三方機構開展暗訪和政策效果評估。既面向窗口工作人員定期開展打卡輪訓,又面向企業和中介機構開展政策宣傳解讀,進一步提高政策的知曉度和應用度。

精心服務:

圍繞優化營商環境,北京市建立了市區兩級領導服務企業制度和聯繫企業“直通車”制度,開展“一對一”企業服務。通過著力打造“零距離”的服務機制,換來了政企的“心相通”。

有了這12個字的工作指南,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下,北京市發改委聯合相關部門協同發力、高效配合,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的成果自然是不斷湧現。下面,發改君就用一串亮眼的數據為大家解讀第一名的成績單——

開辦企業:全程電子化方式申請佔8成

按照“能整合的儘量整合,不能整合的全面提速”的原則,設立企業開辦大廳,實現“一窗受理、後臺流轉,一次申報、全程辦結”。建立全程電子化平臺,推出手機APP移動客戶端,大力推進“網上辦”“掌上辦”,目前北京企業開辦通過全程電子化方式申請的已佔八成,實現從“面對面”到“鍵對鍵”。

北京第一!全國營商環境試評價成績單出爐

▲東城區新辦企業服務專區

辦理施工:社會投資建設項目辦理時限大幅壓縮

通過建立“多規合一”協同平臺、實施分類施策管理、構建“多圖聯審”和“多驗合一”工作機制等舉措,社會投資建設項目辦理時限大幅縮短。

截至當前,全市共有172個建設項目直接申請並獲得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平均用時3.8個工作日、4.5個自然天;累計402個項目獲得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83個項目獲得施工圖聯合審查合格證書,11個項目完成竣工聯合驗收。

公用設施接入:開展小微企業獲得電力“三零”專項服務

按照注重審批向注重監管、串聯向並聯轉變的思路,水、電、氣、熱、通信等市政公用服務企業入駐政務服務大廳,推行“一站式”服務。

市電力公司開展小微企業“三零”專項服務行動,辦電環節由原來的6個減少到2個,低壓電力接入辦理時間大幅壓縮,將低壓供電容量由100千瓦提升到160千瓦,供電企業全額承擔表箱及以上設備設施投資,按照2017年相關數據測算,可為客戶節省外電源投資約12億元。

財產登記:房屋過戶實現“最多跑一次”

開展“一窗受理”改革,推廣“互聯網+不動產登記”,購房資格審核時限和不動產登記事項辦理時限大幅縮減。稅務、住建、規劃國土三家單位聯合在不動產登記大廳內設立“一窗辦理”綜合服務窗口,房屋過戶實現“最多跑一次”。

截至目前,全市辦結的不動產業務中近八成實現“一次上門,當場領證”。預約系統全面上線後,已提供預約服務近6萬次。

跨境貿易:進(出)口許可證審批時限大幅壓縮

建立京津兩市聯動工作機制,京津商務部門簽發的自動進(出)口許可證審批時限大幅壓縮,發佈天津口岸“一站式陽光價格”清單,實現收費規範透明。

截至目前,共為600餘家企業辦理了4700多份進(出)口許可證。天津海關進、出口通關時間分別壓縮了50%和68%。

納稅:制定辦稅事項“最多跑一次”清單

為各類市場主體減負,推出“清單式”“票e送”“全市通辦”等服務,制定辦稅事項“最多跑一次”清單、涉稅事項“全程網上辦”清單,讓納稅人少跑路好辦事。

目前,“票e送”服務範圍已覆蓋全體納稅人,每天申領量超過4000戶次。稅務部門728項涉稅事項已實現全市通辦。2017年為企業和社會減負約400億元。

北京第一!全國營商環境試評價成績單出爐

▲大興區政務服務大廳介紹全程網上辦理流程

案例

這些北京改革措施全國複製推廣

上文,我們已經通過一些重點環節的解讀感受了北京優化營商環境的諸多閃光點,其中,許多改革措施都可在全國複製推廣。

案例一

“多規合一”審批 集體土地租賃房加速開工

上週五,南三環外的成壽寺集體土地租賃房項目正式開工了。25平方米的開間戶型,500平方米的“城市客廳”,4000多平方米的商業配套,該項目901套租賃房,未來建成後將服務於首都商務新區、麗澤金融商務區等區域的上班族,進一步促進職住平衡。

從去年9月完成規劃,到上個月完成設計方案審查,再到如今開工,成壽寺項目審批時間,前後僅用了11個月。項目能夠快速完成審批,一方面是由於本市為集體土地租賃住房項目開闢了快速審批通道,另一方面也得益於本市優化營商環境的改革。市規劃國土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成壽寺項目納入“多規合一”協同平臺審批,快速取得了規劃許可證,為項目開工奠定了堅實基礎。

所謂“多規合一”協同平臺審批,就是通過平臺構建“多圖聯審”“多驗合一”的工作模式。也就是說,當企業提交申請後,設計規劃、國土、園林的多個部門和多個處室將同步開展工作,同時市政公用設施接入也推行“一站式”服務,大幅縮減辦理時限。

案例二

4700多份進出口許可證 均一日內審結

早上,接到天津海關查驗貨物的通知,下午,就能完成查驗、放行。北京百川迅捷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經理裴亞莉介紹,如果在以前,公司需要到天津海關打印查驗單,再拿著查驗單到現場,經過層層環節,貨物最快2天才能放行,如今許多流程都實現電子化,員工們坐在北京的辦公室裡,就能完成大部分事項的申報。

今年3月,京津兩市聯合出臺措施,從企業進出口許可證的審批,到貨物通關的申報、查驗、徵稅、放行等流程,進行深度優化,通關作業模式由以往的“串聯式”變為“並聯式”,給進出口企業開展跨境貿易帶來了更多便利。

如在檢驗檢疫領域,目前已實現全程網上辦理。京津兩地商務部門簽發的自動進(出)口許可證審批時限,大幅壓縮。截至目前,600餘家企業已辦理了4700多份進出口許可證。

跨境貿易便利化,通關時間的大幅縮短,為老百姓帶來更多實實在在的福利,從世界各地來到中國的牛羊肉、海鮮、牛奶等商品,正在更快速地抵達消費者手中。

下一步工作

打造北京“營商環境四大示範工程”

“優化營商環境是一項系統工程,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北京市將堅持長短結合、持續用力、久久為功。”

下一步,北京將繼續持續深入優化營商環境。今年6月底,北京市發改委牽頭相關部門緊扣國家試評價的23項指標,結合北京創新發展和服務業擴大開放的實際,編制出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行動計劃,提出22項任務措施,分三個年度形成298項具體任務清單。

一、深入落實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行動計劃

以“六個統一”智慧型政務服務體系為技術支撐,著力打造北京效率、北京服務、北京標準和北京誠信“營商環境四大示範工程”,一項接著一項抓,一年接著一年幹,推動北京營商環境持續改善。

二、全面建設數字北京和智慧政務

認真實施北京大數據行動計劃,鼓勵社會力量參與政務服務平臺建設,大力推廣並聯審批、在線辦理、“一網通辦”“一窗受理”等服務形式,真正實現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和企業少跑腿,努力實現辦事像“網購”一樣方便。

三、持續打造更加開放的投資貿易環境

深入實施北京市關於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重要舉措的行動計劃,把117項改革措施落到實處,制定全面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優化提升開放型經濟營商環境的政策措施,進一步提高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打造公平競爭的營商環境。

四、不斷推進中國特色和國際視野融合發展

認真學習貫徹國家營商環境評價辦法,完善北京市評價指標體系,更好體現中國特色和北京特點。擬於11月初在北京與世界銀行聯合舉辦營商環境改革高級別國際研討會,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聲音,對標國際先進理念、領先標準和最佳路徑,努力推動北京營商環境改革取得更大成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