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天水——世界華人祭祖聖地

甘肅天水——世界華人祭祖聖地

秦安縣隴城鎮女媧廟-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記載的唯一一個女媧祠廟

天水位於甘肅省東南部,是陝、甘,川三省旅遊圈和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城市,現轄兩區五縣,總面積1.43萬平方公里,總人口382萬人。全市現有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469處,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7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4處。現有旅遊景點228處,其中A級景區有32處。“天水”這個充滿詩意的名稱,來源於優美的“天河注水”的傳說。天水是華夏文明之源、世界華人尋根祭祖聖地。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節慶十強城市和最具西北風情的西部名城,其旅遊集原始性、神秘性、多樣性和獨特性於一身。

甘肅天水——世界華人祭祖聖地

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大地灣遺址-中華文明的曙光從這裡開啟

上推八千多年前,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在這裡“一畫開天”,肇啟了華夏文明,也開創了天水特色鮮明的地域文化。暗合天機的卦台山、恢弘森嚴的伏羲廟、古荒悠久的八千年大地灣遺址,是世界華人尋根祭祖、探尋“華夏文明之源”魂牽夢縈的聖地。以大地灣為代表的天水境內眾多的新石器時代古文化遺址及其出土文物,印證了伏羲、女媧生活時代的真實性。每年的夏至日,甘肅省政府都要舉行隆重的伏羲公祭大典。

甘肅天水——世界華人祭祖聖地

甘肅省天水市伏羲廟--秦始皇在渭水河畔祭祀伏羲

天水素有絲路明珠、石窟走廊之稱。她作為西出關中的第一站,歷來是絲綢之路必經之地和商貿重鎮,素有關隴咽喉、川陝鎖鑰之稱。隨著佛教文化的東傳,從十六國時期起,在天水境內渭河流域長達百里的山水之間,歷代政權都曾在這裡開窟鑿龕、建寺造像,逐步形成了蔚為壯觀的百里石窟走廊。置身其間,猶如進入了夢幻迷離的佛國世界,美不勝收。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中國四大石窟之一的麥積山石窟。她以雕塑藝術美冠神州而名聞宇內,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在形似農家麥垛的懸崖峭壁間,分佈著自後秦以來歷代開鑿的194個洞窟、7800多尊佛像和1000多平方米的壁畫。洞窟“群星點布”,棧道“凌空穿雲”,雕像美輪美奐。其作品,不論南北朝的“秀骨清像”,還是隋唐的“豐滿圓潤”,都雕塑得栩栩如生,溫婉可親。大像山坐落於高200米的懸壁間,有高23.3米、渭河流域唯一的唐代大佛;拉梢寺擁有世界第一的摩崖浮雕,可與樂山大佛相媲美;木梯寺自唐屹今經歷代修建,內有“十殿九洞二磚塔”,尤以宋代作品為全寺精華。還有華蓋寺等石窟群各具形態,風姿綽約。它們恰似熠熠生輝的珍珠,鑲嵌於西秦嶺的群山秀水之間,構成了一幅絲綢古道東段“百里石窟藝術走廊”的立體屏風。

甘肅天水——世界華人祭祖聖地

甘肅省天水市麥積山石窟--東方雕塑館

天水地跨長江、黃河兩大流域,年降雨量在600毫米左右,森林覆蓋率35.9%,這裡氣候溼潤,風光旖旎,冬無嚴寒,夏無酷暑,被譽為“隴上江南”。由麥積山、曲溪、植物園、等組成的國家級森林公園,植物茂盛,風景如畫,空氣清新,令人心曠神怡。麥積山風景名勝區面積215平方公里,是國務院首批公佈的44個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也是國家5A級景區。麥積山、仙人崖和石門是景區內的標誌性景觀。麥積山是秦嶺山脈西端的一座奇峰,山形奇特,猶如麥垛,周圍風景秀麗,翠柏蒼松密佈,秦州八景之一的“麥積煙雨”猶如仙境;仙人崖號稱秦州“第一洞天福地”; 石門景區又有“小黃山”之稱,素湍綠潭,煙雨雲海,美不勝收!這一自然和人文景觀完美結合的勝境,使天水成為西北地區不可多得的休閒度假、生態旅遊的勝地。

甘肅天水——世界華人祭祖聖地

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祭祀女媧

“天水”因水而名,到處都充盈著碧波綠水。天水不僅河流眾多,而且清泉四注,水質甘醇,特別是天水溫泉資源富集,清水、街子和武山三大溫泉聞名海內,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遊客來這裡休閒療養、避暑養生,使這裡成為遠離喧囂、愉悅身心、休閒避暑的好去處。天水名實相符,因而這裡的許多景觀,乃至物產、人文自然地就多了一種靈秀。正是因為水的原因,天水的姑娘大多膚色白淨、細膩秀美,所以在西北一帶被人稱之為“白娃娃”。

天水,這座有著8000年人文歷史,有著2700年建城史的城市,她地居我國陸地的幾何中心,南、北兼顧,東、西交匯,融北方雄奇與南方秀美於一體,匯東部人文與西部風情於一爐,獨擅天地之靈、造化之奇和人文之美。這是一個充滿了神奇的城市,一個激揚著生活智慧的城市,一個富有詩意的城市,一個可以安放夢想的城市。

本期運營人員:南廣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