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蘇聯在1962年真的把飛彈部署到了古巴,世界會毀滅嗎?

陳德霖


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蘇聯已經建設了一個些導彈發射工程,並運送了一些導彈到古巴,無論如何前蘇聯不會傻到或者冤大頭到拿自己的看家本事去保護別人的一畝三分地。

(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古巴導彈危機的確是人類最接近熱核戰爭的一次試探,最終以前蘇聯毀掉核設施,撤走核導彈結束,全世界經受了一次核訛詐的洗禮,同時也徹底認識到了當這種極端的殺傷性武器,一旦不受控制運用的危害。

但不管怎麼樣,如果說前蘇聯人把所有的導彈運到古巴,然後採取自殘式的引爆措施,世界仍然不會毀滅,因為世界是客觀物質的,能夠被毀滅的只有人類自己個,首先就是古巴,當然,古巴作為美國褲襠裡的刺蝟,估計美國也會被炸的斷子絕孫。

再往大了影響一點,把南北美洲、東面的大西洋;西面的太平洋統統炸光炸淨,世界還是不會怎樣,大不了就是地球上沒人了,跟火星一樣,看著荒涼一片,到時候不知道從那個星球上來的火星車,就會很好奇的在上面轉來轉去。


很多人都覺得人類自己作死,會導致地球滅亡,其實還真是小看地球小看宇宙的自我協調功能,地球的存和滅、好與壞,不是人類說了算的,而是宇宙規律使然,即使人類把自己搞死完了,對於地球來說,也不會有什麼兩樣。

如果說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將人類推向毀滅的邊緣,現在的敘利亞局勢,不是快成了另一個“古巴導彈危機”事件的翻版嗎?俄羅斯是有明確的用核信號的。

那就是北約國家在靠近俄羅斯的波羅的海對敘利亞發起攻擊,俄羅斯將使用核武器,普京說過,俄羅斯會首先使用核武器,以保證自己在安全方面不會出現任何紕漏。

普京甚至強調說會在一定的條件下把核武器部署到敘利亞,這種頻繁拿核說事的語境,其實已經昭示著危險,隱藏著失控的氣息,同時也說明了俄羅斯目前面臨緊張局勢的壓力。

逼核大國運用核武器不是目的,把大家從核武器按鈕旁邊拉開,坐下來談判,也許是更好的選擇。因此也千萬不要說在什麼情況下世界毀滅的話,以人類竭斯底裡的程度,只會把自己玩死!


歷史三日談


不會,我們大多數人其實在有核國家的核戰爭學說上都有很大的誤解,最大的誤解就是認為核戰爭的形式就是簡單的“開頭三板斧把所有的核導彈都打出去”,緊接著就趕快鑽到地底下等待戰爭結果了。實際上根據冷戰時期美蘇兩國開展的專題研究,雙方都不約而同地指出,一旦己方以先手優勢發射出所有的核武器而並未徹底摧毀敵方的抵抗力量,那麼在事實上就會造成“己方的無核狀態與對手的核挾制狀態”,自己反而變成了赤手空拳,只能聽任對手擺佈了。為了避免這種微妙的戰略態勢出現,美蘇兩國普遍採取瞭如下應對措施,一是研發高精度彈頭,意圖在首次核突擊中徹底摧毀敵方的反擊能力(但是依然有戰略導彈核潛艇無法摧毀);二是加大核武器的部署數量,意圖靠數量去把對方淹沒(但是按照防禦與進攻3:1的性價比實際上也不可能做到)。

因此冷戰時期雙方可能發生的核突擊將有很大的可能呈現出如下圖景:有限地、審慎地使用核突擊手段,逐步升級核戰爭,並在一方認為己方的損失超過預期之前終止核交火,在終止核交火後依然保留有足夠的威懾性戰略核力量以備可能出現的下一次核交火。換句話說就是“有限核戰爭”。

既然如此,我們把目光轉移到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就可以發現,所謂的如果蘇聯貿然跨過美國海軍劃定的封鎖線世界就會毀滅,其實是一個偽命題——雙方一是沒有意願,都不願意冒首次全面核突擊而後喪失迴旋餘地的風險,即便是發生了一定規模的核交火,蘇聯作為整體實力較為弱勢的一方也有較大的概率在遭受到足夠的損失後停止;二是也沒有足夠的能力來互相毀滅對手,彼時蘇聯的洲際彈道導彈依然以R-7導彈作為主力,且部署數量依然不足,雙方的大規模核擴軍恰是古巴導彈危機之後的事情了;三是最重要的,即便是冷戰的最高峰時期,美蘇雙方部署的核武器的總當量距離將世界徹底毀滅也差得遠,以至於雙方對於核交火爆發後的軍隊戰略不約而同地都選擇了保存實力,向赤道地區非輻射沾染區進發,去跟第三世界國家搶地盤以逐步恢復己方的實力。因此在另一個位面,古巴導彈危機最有可能出現的局面應該是:蘇聯跨過了封鎖線,美國海軍擊沉了蘇聯貨船,蘇聯打落牙齒往肚子裡吞,自認倒黴,回家拉倒。而在本位面,蘇聯藉著古巴導彈危機迫使美國撤走了部署在土耳其和意大利的IRBM,反而屬於丟了面子贏了裡子,還賺了。


軍武次位面


如果蘇聯當時拒絕撤出在古巴部署的中程彈道導彈,那麼美國99%的可能會跟蘇聯打核戰爭!

古巴導彈危機又稱加勒比海導彈危機,是冷戰時期,美國和蘇聯之間爆發的一場最嚴重的的政治、軍事危機。

事件爆發的直接原因是1962美國偵察機發現蘇聯正在往古巴部署中程導彈。

(美蘇爭霸)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是美蘇對抗正酣之際,這時的雙方都已經擁能有能從本土打擊對方的洲際導彈。

但是蘇聯在洲際導彈的數量上處於劣勢,美蘇可從本土打到對方的洲際導彈對比為200:50,蘇聯僅為美國的1/4。

並且這時美國華盛頓級核潛艇已有5艘服役,每艘可攜帶16枚射程1850公里,可從水下發射的Polaris A-1北極星中程導彈。能在北冰洋和日本海對蘇聯構成核威懾,而蘇聯當時卻沒有任何的反制措施。

到了1959年,美國又在意大利和土耳其佈署了45枚PGM-19朱庇特中程彈道導彈,距離莫斯科僅約2000公里,將整個蘇聯在東歐的領土列入打擊範圍。

1962年4月最後一批在土耳其的朱庇特中程彈道導彈及其發射裝置豎立完畢,由於這些導彈可迅速發射,最快僅需要5分鐘。

這成為後來古巴危機的導火索。

(古巴地理位置,跟美國的距離僅在尺寸)

處於下風的蘇聯為了改變不利的局勢,赫魯曉夫於1962年5月21日批准了代號“阿納德爾行動”的計劃,向古秘密部署中程彈道導彈。

古巴美洲唯一的社會主義國家,距離美國佛羅里達州僅210多公里,可以說跟美國近在咫尺。美國對古巴自然也保持這嚴密的監控,蘇聯往古巴運送導彈的事情很快就被美國發現了,5月份美國的U-2偵察機就探測到了古巴的導彈發射裝置。

但是此時美國並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直到當年十月份,肯尼迪感到了事態的不同尋常,下令全面封鎖古巴,美軍進入三級警備狀態。

(在安理會,美國代表向大家展示美國所拍到的古巴導彈發射架)

美國航母戰鬥群開始攔截前往古巴的蘇聯軍艦和船隻,危機達到頂峰。


千鈞一髮之際,赫魯曉夫在權衡美蘇實力之後,向肯尼迪妥協,答應了撤出所有在古巴的中程導彈,並接受美國的監督。

但前提是美國撤出設在意大利和土耳其的中程導彈,而且保證不得入侵古巴。

而美國這個時候並不知道蘇聯還沒有把核彈頭運進古巴,於是跟蘇聯達成了妥協。

到了10月28日,雙方正式協議,古巴導彈危機結束。


在這場危機當中,赫魯曉夫低估了肯尼迪的果敢和決心。特別是9月份以後,一架U-2偵查機在古巴被擊落,飛行員當場死亡,得知消息的美國軍方已經去耐心,準備武力進攻古巴。

(古巴導彈危機中沉著、果斷的肯尼迪)

危機期間美軍的陸基、空基、海基導彈也都已經隨時待命,美國政府不惜打核戰爭的決心已經昭示天下。

而此時的蘇聯在核軍備上是處於明顯劣勢的,所以赫魯曉夫沒有繼續選擇跟美國剛正面。

但是對於危機最後的處理結果,蘇聯雖略失面子,卻保住了裡子,成功地迫使美國撤走了在土耳其和意大利的中程彈道導彈。


千佛山車神


如果蘇聯在1962年真的將核導彈佈署在了古巴的話,它跟世界毀滅這件事情也關係不大,甚至說扯不上邊!

蘇聯軍事教科書曾經這樣說過:我們的導彈可以打到世界每一個角落,事實上也的確是這樣,到1962年的時候蘇聯已經達到了這個射程。
或者說,就算蘇聯不在古巴布署核導彈,一旦核戰爭打起來,蘇聯的核導彈照樣可以打到美國!


蘇聯一心執迷的要在古巴布暑核導彈,是源自於當時的美國在土耳其國家首先佈署了核導彈。

土耳其那是蘇聯的南部鄰國,在歷史上與沙俄素來有仇,對當時的蘇聯也素無好感。出於這種原因,土耳其在二戰後加入了北大西洋公約,既然是北約國家、又是與蘇俄國家素有仇隙,因此它成為了美國反蘇的前沿陣地國家。

因此美國要在土耳其佈署核導彈的事一拍即成,但這件事情被蘇聯軍事部門知道了。其實此時的美國跟蘇聯一樣,也同樣有從本國發射照樣可以打到蘇聯的核導弾。但老美歷來是又想打仗還又不想多死人,又想打核戰爭而又最怕打核戰爭。雖說從美國本土發射是也可以打到蘇聯,但你可以想一下,那就是意味著美蘇兩國直接開打。而把核導彈佈署在土耳其,一旦打核戰的話,跟美國是沒有關係的,導彈雖然是美國的,但發射地卻是從土耳其。

而且美國又不同於蘇聯,它的海軍可以在世界大洋任意航行,蘇聯事前也一無所知,就算知道也是一籌莫展,它根本就無力阻攔!

但是在蘇聯看來,這是美國把軍事力量逼到了自己的家門口,它當然也不甘屈辱。



怡好此時古巴國家發生了革命,新成立的卡斯特羅政府需要得到蘇聯的支持。當蘇聯把自己的想法坦露給古巴之後,雙方也是一拍即合。

其實,對蘇聯人來說打核戰爭是死人的事,至於是誰打的核導彈,蘇聯人可不在乎什麼名義和約束。其實就算不在古巴布署核導彈,從蘇聯本土發射途經北極上方照樣可以打到美國。

至於從古巴發射可以縮短比從蘇聯發射的時間和距離來看,意義其實並不大。在六十年代初期,彈道導彈防禦系統還是一個空白,不同於今天,就算從蘇聯本土發射,美國也只能乾瞪眼。

所以把核導彈運往古巴,更多的因素是一種心理因素、一種政治因素,當然也是軍事因素。

但蘇聯可沒有美國那種神通,美國在土耳其佈署導彈,蘇聯事前一無所知,就算知道也只能表示抗議,除此之外一點辦法都沒有。但蘇聯向古巴運送導彈美國當然不幹,在當時的軍事實力和國際環境中,美國是遠勝於當時蘇聯的,而且一旦偵知,美國豈能坐視不管?海軍艦隊在大西洋一擺便攔住了蘇聯的船隊,天上、海面、水下一擺,便將蘇聯船隊圍了個嚴絲合縫!

也就在核戰一觸即發的緊要關頭,赫魯曉夫選擇了妥協,其實肯尼迪又豈不懼核戰的爆發?雙方達成了各退一步的協議,從而避免了一場核戰危機!


其實,發生在1962年的古巴導彈事件,看起來就象一出鬧劇,一種面子、政治事件,既然你能在我家門口布署導彈,我當然也要在你家門口布暑導彈,僅此而已!如果真打核戰爭還需要藉口?從蘇聯本土發射照樣可以毀滅美國,時間比從古巴發射多不了幾分鐘。

所以,古巴導彈危機,已經就將核戰爭推向了爆發的邊緣,但仍然沒有發生,蘇聯之所以最先妥協是因為海軍力量不行,如果海軍力量強大硬闖過去佈署,美國也會象蘇聯一樣沒招!所以古巴導彈危機不管贏的是美國還是蘇聯,核戰都不會發生!


東方中華不敗


世界是否毀滅,這完全取決於美國政府,而不是蘇聯政府。事實上,在整個“古巴導彈危機”期間,美國政府始終掌握了主動權。而且,美國的軍事實力要超過蘇聯,真要爆發了戰爭,理論上看蘇聯要吃虧,還是美國佔便宜。因此,蘇聯往古巴運導彈,如果美國執意要軍事打擊,則必然挑起兩國的戰爭,而美蘇兩國在此時都是“核大國”,都認為只要爆發戰爭就一定會是核戰爭。假使蘇聯不認慫,美國政府堅持要軍事打擊,美蘇戰爭就必然爆發,而核戰爭也會接著爆發。假使蘇聯不認慫,美國政府卻認了慫,放棄軍事打擊,那麼美蘇戰爭就不會爆發,核戰爭也會避免。當然了,還存在第三種情況,那就是蘇聯認了慫,但是美國政府不相信蘇聯會認慫,依然堅持軍事打擊,那麼美蘇還是會爆發戰爭,核戰爭依然不會避免。

在這裡,需要梳理兩國的邏輯,那就是古巴這個局部地區,是否值得兩國為此爆發核戰爭?蘇聯人認為不值,他們只是要在古巴部署導彈,實現“核均勢”,因為此前美國在土耳其部署了導彈,而蘇聯卻沒法在美國家門口部署導彈,這讓蘇聯很不爽,碰巧古巴和美國不對付,現在認了蘇聯當大哥,正好提供了在美國家門口部署導彈的機會。從這個角度分析,蘇聯最希望的是實現“核均勢”,讓美國人日子不好過,讓美國政府直到蘇聯不好惹,並不想挑起戰爭。但是,美國政府恰恰相反,他們認為蘇聯人在搞陰謀,是為了發動核戰爭作準備,而不是為了“核均勢”。美國政治家堅信,蘇聯是為了獲得核戰爭中的優勢,所以選擇美國後院部署導彈,這是一種戰爭信號,而不是出於某種外交目的。很顯然,美國人誤解了蘇聯的意圖,因此做出了過激的反應。

但是,這個過程卻會帶來可怕的結果。那就在於,美國政府如何證明他們封鎖古巴是為了應對蘇聯的核威脅,而不是為了開戰做準備呢?因為美國如此行動,恰恰使得蘇聯人也大吃一驚,蘇聯人認為美國反應過度了,因為此前美國在土耳其玩導彈,蘇聯人也沒多大反應呀,現在往古巴送導彈,美國人怎麼就犯神經了呢?蘇聯人也開始懷疑美國人的行為,是不是有陰謀?或許美國政府是故意要挑起戰爭,然後先發制人的對蘇聯進行打擊?這也很難說。因此,美蘇兩國政府都說不清道不明,都猜不透對方的真實意圖,只能賭一把。

幸運的是,兩國都賭贏了,美國政府看到蘇聯政府認了慫,自己也就不鬧騰了,危機也宣告結束。但是,只要美國政府不相信蘇聯政府會認慫,甚至感覺這是一場陰謀,那麼戰爭依然會爆發,剩下的事就跟古巴沒關係了,而是跟美蘇兩國有關係,兩國的導彈必然滿天飛,直到把雙方給毀滅。事實證明,這場危機純粹是一場誤會,美國高估了蘇聯的威脅,蘇聯也低估了美國的反應,好在最後是個皆大歡喜的結局。沒過多久,美國也撤走了部署在土耳其的導彈,然後兩國再次實現了“核均勢”。


圖維坦


個人認為是不會的。憑藉當時美、蘇裝備的核武器、以及在此之前各項軍備競賽和軍事摩擦,如果要開戰,世界早就毀滅不止一次了。

“古巴導彈危機”期間蘇聯在古巴部署的中程彈道導彈(劇照)

“古巴導彈危機”確切的時間是1962年10月15日—1962年10月28日,歷時13天,以蘇聯撤出在古巴所有核導彈告終。該事件有當時特定的歷史背景,其中最直接的一條是1959年美國在意大利和土耳其部署了中程彈道導彈雷神導彈和朱比特導彈, 前蘇聯為了扳回戰略劣勢,同時,也是為了支持剛剛在古巴取得革命勝利而與美國鬧翻的卡斯特羅,蘇聯決定在古巴部署60枚中程核導彈,射程1000-2000英里,可以覆蓋美國本土。



赫魯曉夫與卡斯特羅

部署古巴導彈的打擊範圍

歷史上認為“古巴導彈危機”事件是人類最靠近核大戰的一次,美國調集200艘戰艦封鎖古巴周邊海域,其中也包括蘇聯艦艇(部分蘇聯潛艇和軍艦裝備有核魚雷和核導彈),只要一方略有不慎,必將引起嚴重後果。

載有導彈及發射架的蘇聯貨船



美國軍艦(上)和飛機(下)逼近跟蹤蘇聯貨船

那麼真的會打起來嗎?個人認為不會真的動手!雙方領導人肯尼迪和赫魯曉夫都清楚,一旦開戰將會給全世界帶來的後果,因此,在事件期間二者溝通不斷,赫魯曉夫主動給肯尼迪寫2封信,尋求緩解的途徑,最終美國也給了他面子:只要撤出導彈,立刻解除對古巴的封鎖、蘇聯可以撤走所有艦艇、人員和裝備,人類最終避免了一次“勢在必行”的核大戰!


赫魯曉夫與肯尼迪

從現在的角度看,“冷戰”時期確實出現過很多“另類”的事,但最終都沒有發展到不可收拾到地步。個人認為當時的那些做法從根源上講只是政治上的需要擺出的姿態,以各國政府首腦的“智慧”是不會自取滅亡的。

以上為個人的理解,歡迎關注“威吶解析”、討論交流。


威吶解析


核訛詐背景下,大家都不會真正開火,除非是李梅這樣的瘋子。但這種瘋子總是少數,大國的體系雖然不一定很靈敏,但通常也不會陷入極端瘋狂。當然老卡當年是做了萬一美國入侵,就使用手中的核炮彈和戰術核航彈的準備。不過美國並不知道這一切。另外著名的核魚雷傳說也很有影響力,雖然古巴導彈危機期間蘇聯的核魚雷似乎還沒有完成測試。

所以,古巴導彈危機期間,古巴地面上其實已經有了核武器,不過相對SS-4那2080千米的射程,IL-28的2180千米的航程其實要更遠一些。而古巴距離美國最南端的距離也就是100英里左右,因此IL-28完全有可能將核彈扔到美國本土。

但實際上,蘇聯人和古巴人才是被逼無奈的一方。美國人射程2400千米的PGM-19“朱庇特”在土耳其,實際上完全可以打到蘇聯本土,意大利的導彈打到東歐沒啥問題。在這種情況下,蘇聯人如果不在美國後院也放上導彈,是無法比美國人撤出“朱庇特”的。

不過,蘇聯的軍事體系的短板還是在關鍵時刻造成了自身的軟弱。IL-28面對美國的防空體系到底有多大機會突防投彈,蘇聯人自己心裡明白。而海軍的差距導致蘇聯方面無法突破海上封鎖。單從精神強韌程度角度,也許赫魯曉夫更適合玩核訛詐。

如果蘇聯的行動沒有被及時發現,估計美蘇也會在大規模對峙之後用談判方式各退一步。霸權再可愛,也不至於為了奪取他而讓自己的院子變成地獄。核大戰是不會打的,這才是核武器的最大好處。


強武堂


事實上,在美蘇掌握核武器之後,基本上就不會再發生核大戰了。雙方在核力量上的差別僅僅是可以消滅對方多少次。由於當時蘇方給予美方一種錯覺,就是蘇聯的核導彈可以打得更遠,並且具有更強的反導能力。在赫魯曉夫接連不斷的“吹噓”之下,美國顯然慌了。熱衷於核導彈的美蘇雙方顯然都想把核導彈儘可能近的安放在對方家門口。首先行動起來的是美國,美國在意大利、土耳其首先部署了核導彈。對此蘇方的回應就是偷偷在古巴也部署導彈,古巴距離美國只有210公里,實在是太近了。於是古巴就成為大國博弈中一個倒黴的棋子。

隨著美蘇關於古巴部署導彈危機的不斷升級,雙方都極盡所能的展開了外交攻勢。在都明知對方不會使用核武的情況下,雙方還是在各種場合不斷提及將要升級衝突。此時對於美國來說,必須迫使蘇聯放棄在古巴的行動;而蘇方顯然關注點並不在古巴,而是美在意大利、土耳其的核武。最終,當蘇方得到它想要的承諾,美撤回在意大利、土耳其的導彈,蘇方則迅速“慫”了,把古巴“拋棄”了。

由於蘇聯海軍實力較弱,所以事實上蘇方當時並沒有能力和美方在古巴一較高下的能力。而雙方高層(赫魯曉夫與肯尼迪)至始至終都保持著接觸,但是在各自體制內又要保住面子,所以政治上必須擺擺姿態、做做樣子,最終戲演完了,各自達到目的了,危機也就結束了。可憐的是古巴作為棄子則是被蘇聯賣的乾乾淨淨。


楠竹一


世界在那年差不多是千鈞一髮的時刻。雙方基本攤牌完畢,就看如何打了。好在美蘇領導人都算冷靜互退一步,鳴金收兵。1962年10月22日,美國總統肯尼迪實施了對古巴的全境封鎖以阻止蘇聯的軍事裝備被運往古巴。如果蘇聯艦船強行前進,並且導彈未移除的話,美軍將阻止其前進。軍隊為任何緊急情況做好戰鬥準備。10月24日,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下令戰略部隊進入核戰前戰備狀態。做好了洲際導彈和潛射導彈的發射準備。導彈已經完成加核彈頭,設置完了打擊目標。載核彈的轟炸機在空中持續飛行,由空中加油機加油維持留空。世界當時處在戰爭的邊緣。

赫魯曉夫用威脅和倉促決定來掩蓋內心的恐懼,他是恐懼的。赫魯曉夫希望不蒙羞的解決這場危機。他提醒肯尼迪說,戰爭會帶來死亡與毀滅,只有精神病人與自殺者才會發動核進攻。他提出一個明智的解除危機的方案。希望能從古巴撤出導彈為籌碼,換取美國從土耳其撤離木星導彈。如果美國人保證不入侵古巴,蘇聯就會撤走在古巴的導彈。赫魯曉夫不想成為先動搖的人。他想試試運氣,希望不作任何退讓。考察美國是否會讓步。肯尼迪或許是個懦夫,蘇聯提高了賭注,不僅要求美國承諾不入侵古巴,同時迫使美國撤除在土耳其的木星導彈。

肯尼迪未對赫魯曉夫的這些問題作出答覆,而是選擇讓蘇聯兌現現有承諾。肯尼迪堅持討論其他問題之前,赫魯曉夫必須先履行他自己許下的承諾,從加勒比海撤除所有的進攻性武器。蘇聯最後給了和平一個機會。撤除了所有導彈,轟炸機。美國也答應了蘇聯的一切要求。事後白宮建立與克里姆林宮的直通熱線以備在危急時刻溝通。兩國重啟在日內瓦舉行的核裁軍談判並制止核武器擴散。為保護地球環境不受核汙染,停止大氣層核試驗。


利刃軍事


不會,那時候蘇聯實力還不行,上次看科學解密,蘇聯美國很多文件超過50年時間已經公開,當時蘇聯有300多核武器、美國有5000多,按當時蘇聯科學家預測可以徹底摧毀美國三分之一領土二分之一人口,而蘇聯在世界上徹底消失。。所以蘇聯那時候沒有勇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