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處饒河北岸而得名,以冀派內畫獨樹一幟

饒陽縣隸屬衡水市,地處河北省東南部。漢高帝(劉邦)始置饒陽縣,因地處饒河北岸而得名。據《漢書·地理志》注:“應劭曰,在饒河之陽”,故名。

因地處饒河北岸而得名,以冀派內畫獨樹一幟

耿長鎖紀念館坐落於饒陽縣五公鎮五公村,紀念館由主體展館、館前廣場、綠化景區、停車場組成。在廣場中央中軸線的北側屹立著耿長鎖漢白玉雕像,雕刻有呂正操將軍的題詞--全國農業勞動模範耿長鎖。主體展館內,一幅幅圖片、一件件實物、一個個故事,生動展現了耿長鎖這位全國著名勞動模範不平凡的一生。

因地處饒河北岸而得名,以冀派內畫獨樹一幟

鎮海寺位於衡水市饒陽縣大尹村。 唐朝時滋河氾濫,村民苦不堪言,故建佛寺而鎮之,以鎮之故名為鎮海寺。自此,水勢漸撤,滋河消滅,直至文革時期,鎮海寺被夷為平地,片瓦皆無。

1992年,經有關部門批准,大眾發心,鎮海寺的修復工作得到落實,歷時二年時間,基礎建設初步完成,但無僧人住入,至使荒廢七年有餘,房屋殿堂失修,雜草叢生,一派淒涼景象,一些外道趁虛而入, 偽作沙門,混亂不堪。

2000年,經政府有關部門研究決定,禮請上繼下空法師擔任住持,重修佛寺,廣弘佛法, 2000年6月, 法師帶領信眾,正式入寺。從此,鎮海寺逐步走入完善,並定為淨土宗道場。法師入寺後,參照百丈清規制定了鎮海寺共住規約,唸佛堂規約,僧值規約等各項修行唸佛之嚴格規定,由於地理位置差,經濟條件落後,在淨財極度缺乏的情況下,法師高樹法幢,說法不間斷,以音聲海廣度有情。

除了饒陽的甜瓜、葡萄外衡水內畫鼻菸壺更是藝精妙異常,“寸幅之地具千里之勢”,如同鬼斧神工,被外界認為不可思議。

因地處饒河北岸而得名,以冀派內畫獨樹一幟

衡水內畫號稱冀派,與京派有著密切的聯繫,其創始人王習三是京派老藝人葉仲三之子葉曉峰、葉奉祺的第一位外姓弟子。20世紀50年代末,王習三熟練掌握了京城“葉派”的內畫技法後,將中國畫中的工筆“撕毛法”引入鼻菸壺內畫。他自創了冀派內畫的特殊工具金屬桿勾毛筆,即“習三彎勾筆”,筆桿直彎,可隨意改變方向。

衡水內畫把國畫的皴、擦、染、點、勾、撕等技法引入內畫。1981年,該畫派試用油彩作肖像內畫,經過摸索掌握了油彩內畫技法,打破了傳統水彩畫的侷限,完成“中西合璧”的創舉。衡水內畫立意深邃,構圖嚴謹,線描技法豐富,設色協調精潤,書畫並茂,雅俗共賞,深為世人所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