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故事」客家童謠《月光光》,你還記得嗎?

「客家故事」客家童謠《月光光》,你還記得嗎?

客家童謠《月光光》

月光光,秀才郎,騎白馬,過蓮塘,

蓮塘背,種韭菜,韭菜花,結親家,

親家面前一口塘,捉條鯉魚八尺長,

短鯉拿來煮酒食,長鯉賣來做學堂,

教出學生個個好,朝朝早起向太陽。

在客家民間地區有著豐富的鄉土文化,大量的山歌、童謠傳唱於每一處山野人家。《月光光》是客家童謠的代名詞,在不同地區,《月光光》童謠匯入了各地客家風俗特色,衍生了各種版本的故事。每一個版本都映繪了各地客家的生活畫卷,視為一首經典客家童謠作品。這些看起來風馬牛不相及的事物通過童謠音韻的轉換連接起來,不僅風趣,而且鍛鍊了孩子們的思維能力、語言拓展能力,給兒童美好想象的翅膀,給客家兒童以人生啟蒙。

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月光光》其他版本,一起來欣賞。

版本一

月光光,秀才娘;

船來等,轎來扛;

一扛扛到河中心,

蝦公毛蟹拜觀音,

觀音腳下一朵花,

拿到阿妹轉外家,

轉去外家笑哈哈。

版本二

月光光,樹頭背,

鵝㧡(kai)水,鴨洗茶,

雞公礱谷狗踏碓,

狐狸燒火羊炒菜,

貓公走去撿魯箕,

小偷偷食烙瘌嘴。

版本三

月光光,秀才郎,

騎白馬,過蓮塘,

蓮塘背,種韭菜,

韭菜黃,跳上床,

床無杆,跌落坑,

坑圳頭,看黃牛,

黃牛叫,好種(養)貓,

貓頭雞,好種雞,

雞入塒,如唱戲。

唱戲唱得好,

蝨嬤變跳蚤,

跳蚤跳一工(一日),

蝨嬤變雞公,

雞公打目睡,天龍走得脫。

天龍走忙忙,撞到海龍王。

版本四

月光光,照四方;

四方暗,走田坎;

田坎尾,撿枚針;

針有眼,交給傘;

傘有嘴,交給鋸,

兩子同年學搬鋸;

搬鋸冇老婆,不如學補籮;

補籮篾絲曲(刺)屎北,不如學打鐵;

打鐵難講價,不如做叫化;

叫化難扛筒,不如割簕蓬,

簕蓬裡一隻蛇,嚇得哥哥目來來。

(注:“目來來”指目瞪口呆)

版本五

月光光,照地方;

馬來等,轎來扛;

扛麼人?

扛老陳,老陳不在家;

扛阿媽,阿媽愛屙屎;

扛大姐,大姐愛炒菜;

扛老妹,老妹愛餵雞;

扛老弟,老弟會爛叫;

扛空轎,扛到荔枝山;

有張塘,撿條鯉魚八尺長;

阿公講留來做生日;

阿毑講留來娶新娘;

娶只新娘高天天,煮飯臭火煙;

娶只新娘矮墩墩,煮飯香噴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