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回應「學姐爲學妹立規」,不存在校園霸凌,但還是需反思

9月24日凌晨,@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就網傳“校園霸凌”事件發佈聲明,聲明指出,網傳微博配圖內容為往屆個別學生自撰的“新生入學須知”,且多數內容為軍訓時的規定。學校也曾對該“須知”的編撰者進行過批評教育。不存在所謂“學姐為學妹立下種種規矩”之說。

大學回應“學姐為學妹立規”,不存在校園霸凌,但還是需反思

這是針對之前學生髮帖質疑“校園霸凌”的回應:9月19日,有網友在微博爆料稱自己是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的學生,入學後被學姐欺壓,學校存在霸凌現象和“等級制度”。學姐不僅可以管理學妹的穿著打扮、和男生的交往情況,在校園內遇到學姐學長還必須打招呼等要求。

從這起事件看,“校園霸凌”可能言過其實,但大學生群體中確實存在一定程度的等級思想,高年級學生覺得自己比新生等級高,因此,以高等級姿態對待新生。這和我國整體人才管理和評價中,存在的“媳婦熬成婆”的人才成長方式,是有一定的契合度的。即在最初階段,要做好做受氣的”小媳婦”的準備,等熬出頭後,也可以當對“媳婦”發號司令的“婆婆”了。因此,大學在否認校園霸凌之後,有必要針對學生管理中存在的等級思想,加強倡導平等的教育,在學校對人才的管理和評價中,也要倡導平等的基於能力和貢獻的管理和評價,而非論資排輩、重資歷與重帽子。

大學回應“學姐為學妹立規”,不存在校園霸凌,但還是需反思

我國高校學生會中,其實是存在一定程度的“等級制度”的,今年前不久,一所高校的學生會幹部任命,就赫然註明正部長級、副部長級。這說明學生幹部們已經深諳等級之道。而這種等級制觀念,和學生會組織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學生自治機構的性質背離,不利於培養學生獨立的人格。這種等級制觀念之所以在學生會組織中存在,和我國教育管理、人才評價的等級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比如人才評價,最近幾年來,我國高校就十分看重人才的頭銜和帽子,這實質是把人才分為不同的等級,不同等級的人才有著不同的學術權利。在這種環境成長的學生,也就很容易受到影響和感染,在學生的自我教育和管理中,也引入等級制。

具體到這所學校被新生質疑的帶有“校園霸凌”意味的規定,如果每個學生都遵守,並沒有什麼問題,比如,針對“不要和學姐搶飯”等內容,學校回應稱,“互敬互讓,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也是社會公德,大學生集體生活更要遵守。學校要求學生在寢室裡不得嬉戲打鬧、大聲喧譁、影響他人休息;在食堂就餐時,要依次排隊,不得插隊;同學之間相處,要多為他人著想、要相互包容,要講文明和公德。”顯然,如果不是“不要和學姐搶飯”,而是“依次排隊,不得插隊”,就沒有人質疑是“霸凌”,而是遵守公共秩序。同樣,“要求新生對老生和老師打招呼”,這也是單向的,學校回應稱,“提倡空乘專業學生要主動打招呼、學會打招呼,把微笑、友善傳遞給他人。該倡導也適用於我校所有年級和專業的學生,並非只針對大一新生。”但為何對所有年級和專業學生都適用的倡議,變為了只針對大一新生,這或不是因為新生敏感,而是老生對規定的“扭曲”。

大學回應“學姐為學妹立規”,不存在校園霸凌,但還是需反思

而放眼國外大學,也不乏有“老生”給新生做規矩的事例,但一方面,這屬於學生群體的自我管理,而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內容涉及校園霸凌,遭遇廣泛質疑,一些學校古老的迎新方式,也在被拋棄。值得注意的是,我國的學校管理模式和國外大學有較大的不同,像學生會工作,主要由學校主導,委任學生幹部進行管理,這就需要學校在開展學生管理時,避免製造不同的等級,防止部分學生產生特權思想。據報道,該校在回應中稱,一直以來,我校空中乘務專業以學生隊建制進行管理,實行帶班班長制度,是為了更好的傳承品行正、修養好、紀律嚴等優良傳統。帶班班長是在高年級篩選出的品學兼優學生,在低年級各班班長未選出前,代行班長工作。其行為均在輔導員指導下,以學校的相關管理規定為依據,並非所謂“學姐自行制定管理規定”。這種管理方式是一種創新,但是,卻有可能給帶班班長一種高於其他學生的等級觀念,而不是服務班級同學。

大學新生對學校學生管理中存在的“等級制”的敏感,並不是一件壞事,這需要學校檢討並審視在學校管理中,是否存在等級制思維。等級制思維,對人才培養和學術研究,都會製造障礙。我國當前的教育、學術管理和評價改革,都在致力於破除等級制,包括在高考改革中取消錄取批次,在推進大學建設一流時,淡化學校的身份標籤,在人才評價時,要求破除唯帽子論,強調學術頭銜迴歸榮譽性,和具體的利益脫鉤等。因此,在學生管理中,也必須消除等級思維以及等級制管理方法,給學生營造健康的成長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