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過後,才知選"藏風聚氣″的房多麼重要

颱風“山竹”刮的最猛烈時,我坐在家裡寫文章。本人作為從業幾十年的建築師,分享下對選房的個人理解。(只是個人感受,不代表專家意見,望以專家意見為準)。

颱風強勁時,有些住在20層以上高樓層的朋友們,反映有較強的晃動感,這點專家已做了說明,是正常和安全的,結構師在設計時也已做了充分的考慮,同時也考慮了抗震和消防等因素。但同樣高度和形體的建築物,在不同的區域所承受的風力是不同的。那麼如何選擇區位也是有些講究的。

颱風過後,才知選

這點要向古人學習,經過千年的總結,先賢提出了“藏風聚氣”的概念。其核心在“藏”字。“藏”的第一點是選擇區位,要儘量選擇旺區或未來會旺的區域,旺則不會孤立。接下來再找旺區中相對安靜的地塊,靜也可以理解為不被人注意的地方。出則繁華回則安靜是佳地特徵之一。“藏”的第二點是選樓棟,樓有靠山為佳,背靠的山既能擋住冬天呼嘯的西北風,也能使和煦的東南風因山的阻礙形成平緩的氣流回環。現代都市地貴山少,山的概念也已得到了延申,位於北側比本樓高的建築也可看作是山,所以不宜選小區中最高的那座樓,看似視線無遮擋其實並不是最好(在售樓時有可能稱其為樓王),也不選臨街已是常識,建議選則那些靠近中心並偏上或偏北的兩側(並不在正中心)的位置為佳。即便颱風吹來也被前面的1/3樓群衰減不少。“藏”的第三點則是選樓層。把樓高分三等分,中間的1/3區間並偏上樓層我認為是首選。

之所以這樣選是遵循西方發現的黃金比例(0.618)和東方發現的中庸之道。

颱風過後,才知選

作為建築師,災難意識相對強些,無論發生地震或火災或颱風,中間樓層能應對自如且接地氣。再說形象點,若把小區比作人或其他吉祥動物的整個頭部,那眼睛的位置則是較佳的,他們接近中心又不在中心或在似乎能控制區域的點睛部位都是適合和恰當的。中國各地地貌特徵不同,南北東西氣候差距也很大,個人的性格命相喜好、以及功能使用性質不同時,也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

颱風過後,才知選

風是大自然中重要的元素之一,風在八個卦中稱“巽”,在後天八卦的模型中位於東南方位,颱風也多在東南沿海形成,應該不是巧合。每個城市都有主導風向,我們模擬主導風向吹過時,那些直接迎風的並不是好位置,而那些能迎到風且能夠產生微循環的地方才是最佳的(注意不是風盲區)。那微循環(或迴環)才能產生“聚”的作用。我對“聚”的理解和“藏”也相同,那就是黃金分割和中庸理論。無論是選房還是其他事宜,運用近中而不居中且偏上的理論大多能夠適合。茫茫人海,中偏上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幸福所在。本著藏風聚氣、順應自然這一原則,遵循中庸位置和黃金分割的宇宙法則,再加上自己的感覺進行選房,簡單易行。以上是個人(微hoy 687)理解和建議供親們參考。

颱風過後,才知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