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觀古國際展出「珍寶」二件

中華民國三年壹圓銀幣

深圳市觀古國際展出“珍寶”二件

款識:民國

規格: 重:134.5g 直徑:3.9cm 該藏品雖然經歷了無窮歲月的洗禮,但是如今保存依然較為完好。其色澤光鮮自然,紋飾深淺適度,邊緣線條粗細均勻,間距也疏密一致。人像、髮絲、鬍鬚、穗芒等細微之處清晰有度,生動自然。它是一枚具有很高收藏價值的精品銀元,其未來價值的升值無可限量。 “袁大頭”在貨幣收藏界被稱為銀元之寶,它是中國近千種近代銀幣中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銀元品種,也是近代中國幣制變革中的一個重要角色。“袁大頭”是對袁世凱像系列硬幣的口語俗稱,嚴謹點說叫“袁世凱像背嘉禾銀幣”。清朝滅亡之後,1912年4月袁世凱出任大總統。北洋政府鑑於當時鑄幣、紙幣十分複雜,流通的中外貨幣在百種以上,規格不一,流通混亂,折算繁瑣,民眾積怨,同時也想借助貨幣改制以解決軍費問題,便決定鑄發國幣。袁世凱為了提高自己的統治地位,把他的頭像鑄於幣面,“袁大頭”傳世甚稀,這些年份鑄造的稀有袁大頭銀幣要求嚴格,成色多能達到含銀89-90%的標準。由此而來這枚中華民國三年袁世凱七分像是樣幣,從未流通,存世量極少,屬於罕見藏品,品相完美,但價值極高,值得收藏。藏品本身存市場量就不多

1912年站洋幣壹圓銀幣

深圳市觀古國際展出“珍寶”二件

款識:民國

規格: 重:27g 直徑:3.9cm

此幣圖案精美,內涵深邃。正面是一國外女神像,站立岸頭,左手持米字盾牌,右手執三叉戟,意為能攻能守,戰無不勝。珠圈下左右兩側分列英文ONE-DOLLAR(壹圓),背面中央有中文篆體“壽”字,上下為中文行體“壹圓”,左右為馬來文“壹圓”。

深圳市觀古國際展出“珍寶”二件

此枚銀元重27g,直徑3.9cm。1912年民國早期由英國鑄造,在中國所流通的外國貨幣。此幣工藝精美,含銀量極高,能達到90%之間。因為此幣經歷了一百多年的歷史,有明顯的自然風化,包漿皮殼淳厚。這枚銀幣進入我國後,開始在廣東、廣西一帶流通,因其製作精美,含銀量極高,深得商民喜愛。後入北京、天津、上海。是清末洋人入侵的歷史證據,當時,在中國流通的外國貨幣中,站洋幣已佔非常大的比例,使中國白銀源源不斷的流入英國,中國經濟受到嚴重損害。站洋幣作為一種歷史載體,記錄了鴉片戰爭以後,中國人民政治上和經濟上受剝削的屈辱歷史。而且這枚1912年的站洋幣是發行最少的銀幣,也是清代與民國的劃界之幣,有非常高的珍稀與歷史收藏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