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把感染當肺癌,46歲外科大夫讓自己做了烏龍手術

殤,早逝,戰死;醫殤,本可避免的生死之戰。事故和殘亡,誰也不願看到,但卻實在地發生了。糾纏在事非的表層,或是簡單地表達義憤,無法給傷痛者帶來撫慰,也無助於抵擋悲劇的重演。我們不如順著蛛絲馬跡,去尋找對未來或許有用的信息。今天要給大家剖析的是發生在外科大夫身上的烏龍手術事件。

錯把感染當肺癌,46歲外科大夫讓自己做了烏龍手術

在足球場上,如果將球不慎送入自己家球門,當事人會懊惱很久。在醫院,若是誤診也會招來譴責和麻煩。誤診,並不鮮見,但是,誤診發生在大夫自己身上,還將自己送上手術檯,在肺上白來一刀的,那就比較罕見了。我們先來看看事件的經過吧。

錯把感染當肺癌,46歲外科大夫讓自己做了烏龍手術

為了不給當事人帶來尷尬,我們隱去真實事件的發生地,權且稱當事人為龍大夫吧。龍大夫,男,46歲,是在外科掌刀的骨幹。在例行體檢中,胸片發現異常,隨後馬上做了CT,報告為右肺單髮結節影,邊界清晰,可見毛刺樣改變,建議穿刺活檢。龍大夫慌了,他認為這是典型的肺癌表現。召開家庭緊急會議後,形成一致決議,開刀,立馬開。就這樣,龍大夫被送上了手術檯,手術挺順利,東西割下來了,但是,術後的病理檢查卻沒有找到癌細胞。

錯把感染當肺癌,46歲外科大夫讓自己做了烏龍手術

納尼?烏龍喔,不是肺癌,只是感染?這才想起抽血化驗,結果是隱球菌血清莢膜多糖抗原試驗陽性。再細究,龍大夫有個愛好,家裡一直養著鴿子,鴿子被確認為龍大夫肺部隱球菌感染的來源。這其實是可以通過抗真菌治療,在幾天內就可獲得療效的疾病。

錯把感染當肺癌,46歲外科大夫讓自己做了烏龍手術

這起悲劇的根源在龍大夫,因為太緊張,亂了方寸,扔了常識。實際上,就算自己的醫療常識是駕校學的,也不該如此,如果龍大夫給別人看病,也只是根據影像學上的陰影就診斷肺癌,那不知有多少患者會被無辜地送上手術檯的。就算害怕因穿刺帶來可能的癌細胞播散,那也應該做個痰細胞學檢查,再查查腫瘤標誌物,或者說結合一下自己的病史和症狀,怕與同事討論病情暴露自己的真實學識,可以對著搜索的資料比對一下嘛。好啦,打住,龍大夫一家現在也挺難受,咱們轉個話題,聊聊那些鴿子和隱球菌吧。

錯把感染當肺癌,46歲外科大夫讓自己做了烏龍手術

隱球菌病其實是較為少見的真菌感染,最常見的受累部位是腦或肺,隱球菌存在於被鳥糞汙染或種植許多桉樹的土壤裡,如果吸入了真菌孢子,可能在肺部發生感染或是被吸收入血,播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常見的是腦,其次是皮膚和骨骼。目前的共識是,免疫力低下的人,比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在接受化療的患者,才有較多感染可能。對於健康人,真菌很難造成嚴重感染。那位龍大夫可能是太勞累造成免疫力下降,又和鴿子接觸太頻繁太親密了吧。

錯把感染當肺癌,46歲外科大夫讓自己做了烏龍手術

隱球菌帶來的較為危險的感染是引起腦膜炎症,患者會有發熱及劇烈頭痛;如果是肺部感染,會出現胸痛、咳嗽、氣短;皮膚感染會有潰瘍;骨骼感染會出現疼痛。感染隱球菌可從血、痰或組織中發現真菌,在CT檢查時可發現單發或多發的結節、空洞,需要與結核或肺癌相鑑別。約70%的肺部感染者可有血清隱球菌莢膜多糖抗原試驗陽性,是較有代表性的早期診斷指標。隱球菌通過抗真菌藥物治療可控制病情,原本健康的人若發生輕度感染,不經治療也可能清除隱球菌。但不管怎麼說,病史和體徵與肺癌還是有相當大的差別的,如果嚴格按醫療規範進行會診,龍大夫說什麼也不可能就那樣被拉上手術檯。但願這樣的烏龍,於自己於患者,再也別發生了。這個悲劇也提示大家,被診斷為癌症的時候,別那麼心急火燎地開刀,穩下情緒,先會診把病情確診了再決定吧。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你的健康,我的關注。專業人員製作,以科學與人文視角多維度觀察生命健康,包括醫事、史話、日常、展望、心理、房內等系列,內容為作者魏宏嶺及團隊原創作品。拒絕未經許可的一切形式的盜用、盜鏈及轉載,否則將依據相關法律予以追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