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泡沫經濟歷史

美國的泡沫經濟歷史

18世紀末,22歲的時候就被選為下院議員的亨利·桑頓注意到,無論哪個時期,在過了幾年相對繁榮的好日子之後,經歷一場恐慌似乎都是不可避免的。回顧他所處的那個世紀的歷史,他看到英格蘭經歷了以下年份的經濟危機:1702年、1705年、1711—1712年、1715—1716年、1718—1721年、1726—1727年、1729年、1734年、1739—1741年、1744—1745年、1747年、1752—1755年、1762年、1765—1769年、1773—1774年、1778—1781年、1784年和1788—1791年。在這18次經濟危機中,每一次都是經濟自我復甦,而且多數時候經濟在復甦後都會上升到更高水平的穩定狀態。但是,每一次復甦都只有幾年時間,隨後又會發生新的危機,並再次摧毀經濟。

亨利·桑頓發現的也就是所謂的經濟週期,經濟危機是經濟週期的低谷階段,經濟繁榮是經濟週期的高峰階段。

那麼經濟週期是怎樣變化的?普通民眾應該怎樣應對經濟週期呢?

經濟週期也稱商業週期、商業循環、景氣循環,它是指經濟運行中週期性出現的經濟擴張與經濟緊縮交替更迭、循環往復的一種現象,它是國民總產出、總收入和總就業的波動。人人都討厭的經濟危機就是和經濟週期的波動密切相關。

說到經濟週期,表現最典型的就是美國。1783年,美國建國後,分別於1825年、1837年、1847年、1857年、1866年、1873年、1882年、1890年、1900年、1907年、1920—1921年、1929—1933年、1937—1938年、1948—1949年、1957—1958年、1969—1970年、1974—1975年、1980—1982年、1990—1991年多次發生過經濟危機。而其中又以1857年和1929—1933年美國經濟危機對世界經濟影響最大。我們就主要說一下這兩次經濟危機。

1857年經濟危機在資本主義歷史上是第一次具有世界性特點的普遍生產過剩危機。這次危機也是第一次在美國、而不是在英國開始的危機。由於英國對美國鐵路建設進行了大量的投資,故美國鐵路投機的破產對英國也造成了很大的震動。1847年經濟危機結束後,從1850年開始的週期性高漲的最重要的特點是世界貿易急劇擴大,19世紀50年代世界貿易的年平均增長額比前20年提高了2倍。機器工業的發展,運輸業的革命,新興國家和新興部門捲入國際商品流通,以及加利福尼亞和澳大利亞金礦的發現都促進了世界市場的迅速擴大。

1848年至1858年,美國建成的鐵路約達33000千米,超過了其他國家所建鐵路的總和。而英國在40年代的建設熱潮中,所鋪設的鐵路卻只有8000千米。美國鐵路事業的蓬勃發展,按道理應會帶動其冶金業的大發展,然而,實際情況卻不是這樣。而且,這一時期,美國生鐵產量長期停滯不前,棉紡織業的增長速度也不快。與此同時,鐵軌、生鐵、機車、棉布和其他英國製成品的進口卻增長得十分迅速,英國產品充斥美國市場阻礙了美國冶金業和棉紡織業等當時的重要工業部門發展。

隨著危機的爆發,美國的銀行、金融公司和工業企業大量倒閉。僅1857年一年,就有近5000家企業破產。糧食生產過剩,糧價和糧食出口下降,加上英國工業品的激烈競爭,促使了美國經濟危機的加深。反過來,英國的經濟發展也受到美國經濟危機的打擊。由英國向之提供資金的美國銀行、鐵路、商業公司紛紛破產,也使英國的投資者持有的有價證券急劇貶值。

1857年秋季,美國還爆發了貨幣危機,整個銀行系統癱瘓了,美國的貨幣危機在10月中旬達到了頂點,當時紐約63家銀行中有62家停止了支付,貼現率竟然超過了60%,股票市場行市則下跌了20%~50%,許多鐵路公司的股票跌幅達到80%以上。美國的經濟危機迅速蔓延到英國和歐洲大陸,引發了一陣又一陣的破產浪潮。

1857年經濟危機波及面很廣,之後,爆發了美國的“南北戰爭”。其後,奴隸制的消滅、宅地法的實施、重工業的發展,為美國資本主義的加速發展創造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1864年2月25日,聯邦國會通過了《國民銀行體系法》,使美國曆史上第一次出現了統一的通貨,初步建立了一體化的金融體制,改善了之前由於各地濫設私立和州立銀行而導致通貨混亂、儲蓄缺乏保障、信用不良、資金不穩的狀況。1869年以後,美國銀行的資本積累率高達45%~60%,吸收外國資本也從1869年的15億美元增加到1897年的34億美元,有力緩解了美國經濟高速發展所帶來的資金緊缺。而從那之後,由於美國經濟也進入了一段相對平穩的經濟增長期,而正是在這段平穩期內美國的工業生產總值逐漸超過了英國,美國也取代英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強國。但這種局面到了20世紀20年代又被徹底打破。

1920年,資本主義世界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首次經濟危機。危機過後,美國經濟在股票、債券等“經濟泡沫”的影響下迅速增長,創造了資本主義經濟史上的奇蹟。從1923年直到1929年秋天,每年的生產率增長幅度達4%。與此同時,整個美國社會的價值觀念都在發生變化。

20世紀20年代的繁榮雖然造就了一個資本主義發展的黃金時期,但這一繁榮本身卻潛伏著深刻的矛盾和危機。首先是美國農業長期處於不景氣狀態,農村購買力不足。1919年時農場主的收入佔全部國民收入的16%,而在1929年只佔全部國民收入的8.8%,農場主紛紛破產。此時農民的人均收入只有全國平均收入的1/3左右。

其次,是美國工業增長和社會財富的再分配極端不均衡。工業增長主要集中在一些新興工業部門,而採礦、造船等老工業部門都開工不足,紡織、皮革等行業還出現了減產危機,大批工人因此而失業。

這一時期兼併之風盛行,社會財富越來越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全美最大的16家財閥控制了整個國家國民生產總值的53%,全國1/3的國民收入被占人口5%的最富有者佔有;另一方面,約60%的美國家庭的生活還掙扎在僅夠溫飽的每年2000美元水平上下。更為嚴重的是,有21%的家庭年收入不足1000美元。此外,國際收支中的潛在危機也加深了美國經濟的潛在危機。美國日益增長的經濟力同消費品供應大大超過國內外有支付能力的需求。這一切都預示著一場大危機的到來。

1929年上臺的總統胡佛是一位靠個人奮鬥起家的“美國英雄”。他在競選演說中對人民許諾,“美國人家家鍋裡有兩隻雞,家家有兩輛汽車”。但由於胡佛在經濟領域頑固奉行自由資本主義經典理論,在隨後到來的經濟危機中應對無力,從而使他的諾言成為一張永遠無法兌付的空頭支票。當年10月24日,一場經濟危機風暴席捲美國。這次危機使生產下降的幅度之大,波及範圍之廣,失業率之高,持續時間之長,都是前所未有的。

從10月29日開始的一週內,美國人在證券交易所內失去的財富達100億美元。為了維持農產品的價格,農業資本家和大農場主大量銷燬“過剩”的產品,用小麥和玉米代替煤炭做燃料,把牛奶倒進密西西比河,使這條河變成“銀河”。到1932年,鋼鐵工業下降了近80%,汽車工業下降了95%,至少13萬家企業倒閉,佔全國勞工總數1/4的人口失業。城市中的無家可歸者用木板、舊鐵皮、油布甚至牛皮紙搭起了簡陋的棲身之所,這些小屋聚集的村落被稱為“胡佛村”,意在諷刺胡佛總統。除此之外,流浪漢的要飯袋被叫做“胡佛袋”,由於無力購買燃油而改由畜力拉動的汽車被叫做“胡佛車”,甚至露宿街頭長椅上的流浪漢身上蓋的報紙也被叫做“胡佛毯”。紐約大街上流行這樣一首兒歌:“梅隆拉響汽笛,胡佛敲起鍾。華爾街發出信號,美國往地獄裡衝!”

但後來,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美國成功地把經濟危機的影響轉移到歐洲,這次危機之後,美國不但沒有衝進地獄,反而藉助“第二次世界大戰”為同盟國提供軍事供應而一舉奠定了自己全球經濟霸主的地位。

但“第二次世界大戰”過後,美國還是多次經歷經濟危機的衝擊,2008年的金融海嘯更被譽為1929年“經濟大蕭條”以來百年難遇的一次經濟危機的最好例證。透過金融海嘯,我們不難發現,不管在“非理性繁榮”的包裝下,美國經濟看起來有多麼光鮮,但實際上美國經濟模式的本質還是“從泡沫中來到泡沫中去”的“泡沫經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