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詩文造就學生培養學霸 濟南槐蔭區的這些老師不簡單

用詩文造就學生培養學霸 濟南槐蔭區的這些老師不簡單


二十六中語文教研組全體合影

學考成績在全市、全區名列前茅,多次被評為“優秀教研組”……提起濟南第二十六中學語文組,很多人會這樣評價它:是一個追求卓越,不斷進取的集體。目前,這個優秀的團體共有20名教師,共同擔負著全校語文教學工作和學科組建設任務。教師們專業紮實,在教育教學實踐中追求卓越、不斷進取,在實現個人專業發展、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道路上,他們從未止步。

注重專業提升

“近年來,為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提升教研組的整體實力和教育教學質量,我們相繼開展了各種學習、研究活動。”語文組組長王普文告訴記者,目前每位教師每學期堅持讀書,及時記錄自己的教學反思,已成為教學工作的常態。此外,教師們也在追求和打造自己的教育教學模式,力求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例如善於挑戰的王向玲老師,擅長任務單教學的王藝老師,溫文細膩的張倩倩老師,嚴謹治學的王英老師……都在教學實踐中探索和走出了一條特色教學之路。

在專業提升中,語文組十分注重教研組的引領和打造。以“三統一”課堂教學模式為依託,積極開展各級各類研究課、觀摩課、示範課,他們從省級課題《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與文學教育》教學模式課題探究發端,陸續開展了省級課題《網絡課程資源開發與應用研究》、《主題單元整合背景下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提升》和市級課題《初中生名著閱讀課程開發與實踐》,極大提升了教師的專業發展。

注重課程開發

為讓學生們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二十六中語文組的老師們開發了符合學校實際的“經典傳承課程”,從清晨到校誦讀經典,午間休息臨帖習字,到傍晚自修閱讀經典,優秀傳統文化滋養著學生的每一天。

在學科專業教學之餘,語文組還開發了豐富多樣的校本課程,全組老師先後開發了30多門課程。此外,他們還在每週五用校園網直播的方式,邀請一位老師走進校園直播間,分享閱讀體會,點評歷史人物,談古論今。例如王震老師講《西遊記》;李玉山老師講《三國演義》;王藝老師講《水滸傳》;方園園老師講《紅樓夢》……這些都豐富了學生們的視野,提升了審美。

注重培養學生語文素養

為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二十六中語文組共同打造了校園文學工作室——木槿花香文學社。木槿的花語是“溫柔的堅持”,她生命力極強,歷經(難而矢志彌堅。這是木槿花香工作室名稱的由來,也是語文組對每一位學生的期許。

定期組織各種讀書、出遊寫作、朗誦比賽等活動,出版報紙、文集,製作團隊宣傳片,在文學社活動中,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此外,語文組還組織了學生開展學子論壇活動,學生講,學生聽,每週五中午由一到兩名同學在“學子論壇”進行演講,可以是看一本書的心得,也可以是讀一個人的生平。學子論壇鍛鍊了學生們的演講能力,豐富了學生們的課餘生活。

“我們還經常組織學生進行研學訪學活動,師生曾到過大明湖、府學文廟、老舍故居、北京等地,與千年古蹟交流,感受生命的力量與美好。”王普文表示,在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路上,他們從未止步,此後會繼續努力。“追求卓越,不斷進取”的語文組只是濟南第二十六中學的一個縮影,在“成全學生終身發展成就自身專業成長”的道路上,二十六中人從未止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