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好奇:爲什麼中國皇帝總想著統一天下?沒有想「偏安」的?

我們先來看歐洲這個個在我們看來很分裂的大洲,很多國家寧願保持著一個村一個鎮的獨立,也不願享受統一帶來的好處。比如梵蒂岡、列支敦士登等等國家,如果不是歐盟的出現,你在歐洲旅遊會很麻煩,頻繁換護照讓你吐血,假如生在歐洲會更心塞,串個門都有可能非法越界,然後被抓起來。

外國人好奇:為什麼中國皇帝總想著統一天下?沒有想“偏安”的?

其實,歐洲歷史上有三次最接近統一,第一次是法皇拿破崙,天才的軍事家,本來已經統一歐洲了,可惜能打敗3次反法聯盟,卻打不敗第四次,即使打敗了99次反法聯盟,還有第100次等著你,這就是歐洲,一個打死也不想統一的大洲,其實疆域也就和中國差不多。第二次是二戰時期,希特勒事實上完成了歐洲的統一,可惜他的法西斯主義成為全人類的公敵。第三次是上世紀50年代歐共體發展到今天的歐盟,歐洲理事會主席就是事實上的歐盟總統。

外國人好奇:為什麼中國皇帝總想著統一天下?沒有想“偏安”的?

其實習慣於分裂的歐洲人一直就搞不明白,為啥中國人那麼喜歡統一?各幹各的多自由,中國皇帝到死也要完成統一大業,劉備、宋太祖、曹操都是因為沒有完成統一大業抱憾而終。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大一統王朝有秦、漢、晉、隋、唐、元、明、清共8個,合計1400多年,分裂年代只有500多年,因此中國歷史統一是主流。

外國人好奇:為什麼中國皇帝總想著統一天下?沒有想“偏安”的?

為啥這麼喜歡統一呢?在秦朝是為了生存,當時天下有7個大國,守成的國家是活不下去的,因為你不打別人,別人就會打你,所以要想在列強中求得生存,就得讓自己變得強大,當秦國強大以後,逐漸萌生了滅掉六國的想法,只有這樣秦國才能永遠存在,這是最單純的。可以說秦朝對中國歷史的影響是決定性的,秦朝開創的一系列制度在中國延續了2000年,除了秦朝創立的各種制度文化,秦朝對後世很大的影響就是首次開創天下一統的觀念,秦朝完成天下一統,如果漢朝沒有統一天下,怎麼可能名正言順地誅暴秦、興大漢,所以這種大一統觀念從秦朝開始得到延續,哪個朝代沒有完成天下一統,就不為老百姓從心理上承認。

外國人好奇:為什麼中國皇帝總想著統一天下?沒有想“偏安”的?

外國人好奇:為什麼中國皇帝總想著統一天下?沒有想“偏安”的?

到了漢代,儒家學說成為封建王朝的統治思想,而儒家推崇的大一統思想也根深蒂固在歷代統治者中。還有就是歷朝歷代皇帝都認為自己是上天派來的,統一天下是上天賦予的使命,只有統一天下才能實現王朝國祚千秋,自己流芳百世。

外國人好奇:為什麼中國皇帝總想著統一天下?沒有想“偏安”的?

外國人好奇:為什麼中國皇帝總想著統一天下?沒有想“偏安”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