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青枯病爲什麼難治?防治要點分析

一提到番茄青枯病,恐怕沒幾個種番茄的不知道的,尤其海南、兩廣(廣東、廣西)等地,無不談虎色變。在高發條件下,上青枯病的3天就死苗了,很多全棚拔苗,損失慘重。這個青枯病到底該怎麼防治,又為什麼這麼難治呢?

青枯病是細菌性病害,屬土傳病害。多年連作地塊發病重,像雲南紅河地區,很多大棚都是連著種10年,青枯病發病重。多年連作,不僅養分被大量消耗,造成營養單一,植株長勢弱,抗病能力差,而且多年的病菌潛藏在土壤中,大量繁殖,除此之外,植物有自我排毒的能力,植物自身排出的毒素也都殘留在土壤中,年年累積。這樣的土壤,很難長出健壯的抗病植株。

青枯病發病原因:細菌從根部或莖部的傷口、氣孔侵入,在維管束組織中擴散,造成導管堵塞,維管束受損,中午光照強時候,需要的水分多但實際輸送上來的水分少,供不應求葉片自然萎蔫。為什麼經常用藥都控制不住呢?

1、青枯病是病菌侵染導致的傳導功能受損。普通藥劑只能殺滅土壤和毛根中的菌源,難以到達維管束內部殺菌。上病時候需要快速殺菌並且修復受損細胞,恢復傳導功能,傳統藥劑沒有修復受損細胞的能力。

2、青枯病有發病急、重的特徵,需要連續用藥減少菌源數量,控制病菌繁殖速度。常用藥劑打多了有抗藥性,打重了打勤了擔心產生藥害,導致可用的藥很少。

3、傳統藥劑多用藥灌根,但在病害高發時,土壤含水量較高甚至達到飽和,用藥灌根也難以達到殺滅土壤和毛根中菌源的效果。

以上幾點原因就導致青枯病發病難用藥的局面。中草藥製劑青枯立克因其獨特優勢在市面上佔據一席之地。青枯立克是20多味中草藥螯合發酵而成,與植物親和,安全性高,不會產生抗藥性,可以連續用藥。其中含魚腥草、紫草素等成分,有修復受損細胞、促進傷口癒合的作用。以上特點與青枯病的發病原因相對應,因此中藥在防治番茄青枯病等疑難病害上有優勢。

番茄青枯病防治方案—— 一灌三噴:

一灌:青枯立克90倍(濃度可調控在60-150倍)+地力旺150倍+沃豐素600倍灌根。

三噴:青枯立克90倍(濃度可調控在60-150倍)+大蒜油1000倍連續噴霧2天,第三天用青枯立克90倍(濃度可調控在60-150倍)+地力旺300倍+沃豐素600倍噴霧。

針對用戶常提出的疑問,我們做了如下解釋:

青枯病為什麼要葉面噴霧呢?

青枯立克是土傳病害,傳統用藥方式多是灌根,灌根一定要灌,但只灌根又有侷限性:1、發病高峰時候土壤含水量較高甚至達到飽和,根系吸收藥液有限。2、沙土地藥液易下滲,不能持續存留在土壤中,影響藥效。3、根系吸收藥液速度不如葉面吸收的快,青枯病是急病,2-3天就死了,需要快速殺菌。4、中草藥製劑傳導性好,葉面吸收後可向下傳導至維管束殺菌,修復傷口。

為什麼要連續噴霧呢?

青枯病是急病、重病,發病迅速,急病需要猛藥,一鼓作氣控制住病害,不給病菌留下繁衍的時間。中藥沒有抗藥性,可以連續用藥;中草藥安全性高,高濃度用藥沒有藥害,還有營養復壯的作用,殺菌同時修復維管束和根莖部傷口,打通維管束的傳導功能。如果種植面積過大,打一次需要2-3天,那也要繼續再從之前開始的地方接著打。

地力旺有什麼好處呢?

地力旺是微生物菌劑,裡面的活菌數達到20億/毫升,菌量大,活性高。能夠增加土壤有益菌數量從而減少有害菌(拮抗),通過“佔位(不允許其他微生物入內)、”“鑽個洞(有益菌鑽入細胞)”、“分泌抗性物質”開啟作物次生代謝,提高抗病能力。此外,提高土壤透氣性,改良和活化土壤,提高肥料利用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