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亡了,欠各國的戰爭賠款怎麼辦?

1900年(庚子年),義和團運動在中國北方地區達到高潮,大清帝國借義和團之力,和國際列強開戰。八國聯軍勢如破竹,輕鬆擊潰清軍和義和團,趕跑了慈禧,佔領了北京。

大清亡了,欠各國的戰爭賠款怎麼辦?

1901年(辛丑年)9月,中國和11個國家達成了屈辱的《辛丑條約》。條約規定,中國支付戰爭賠款4.5億兩白銀,分39年還清,按4%的年息計算,本息合計共9.8億兩白銀。

大清亡了,欠各國的戰爭賠款怎麼辦?

清政府以關稅﹑鹽稅等作抵押,通商口岸的常關也歸海關管理。這項鉅額賠款使中國社會徹底淪為半殖民半封建主義社會。各國的分配率以俄國最多,計28.97%,德20.02%,法15.75%,英11.25%,日7.73%,美7.32%,意5.91%,比1.89%,其餘都不足1%。

大清亡了,欠各國的戰爭賠款怎麼辦?

清政府以關稅收入僅能抵償舊借外債,為籌還賠款計,將年額2121萬餘兩攤派各省﹑關,從而引起田賦﹑丁漕﹑糧捐﹑契稅﹑當稅﹑鹽斤加價﹑關稅﹑厘金﹑統稅和各種苛捐雜稅的不斷增加。

1912年2月12日,清朝歷史上最後一位皇帝,愛新覺羅·溥儀,頒佈退位詔書,清朝滅亡。大清亡了,欠各國的賠款怎麼辦,這個錢是分期付款的,最終停止償付時間是1940年。

其實,在民國成立之前,孫中山等革命黨人為了得到西方列強的支持,就和西方列強約定好,等推翻清政府後,以前的條約賠款依舊生效,會繼續賠償給列強們。袁世凱上臺繼任大總統後,依舊履行了和各國的條約,畢竟要廢除不平等條約不是看執政者是誰,而是看有沒有實力推翻以往的既定條約。

早在1904年,關於庚子賠款的數額就出現了討價還價的空間。當年中國駐美公使梁誠就中國的賠款是用黃金還是用白銀一事,與美國國務卿海約翰據理力爭。談話間海約翰透露出一句:“庚子賠案實屬過多。”這一信息立刻被梁誠捕捉。這說明美政府已發現其有關部門在上報庚子之亂的損失之中,有“浮報冒報”的現象。梁誠非常機敏地放棄了談判戰略,在美國國會及議員中四處遊說退還不實賠款。

1906年初,美國伊利諾大學校長愛德蒙·詹姆士送呈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的一份備忘錄中聲稱:


“哪一個國家能夠做到教育這一代中國青年人,哪一個國家就能由於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業上的影響取回最大的收穫”,“商業追隨精神上的支配,比追隨軍旗更為可靠”

他要求美國政府加速吸引中國留學生到美國去。

同年3月6日美國傳教士明恩溥到白宮進謁羅斯福總統。他建議總統將中國清政府的庚子賠款退還一部分,專門開辦和津貼在中國的學校。1907年明恩溥發表《今日的中國和美國》一書,他在書中指出,應該多讓一些中國知識分子去美國留學。他敦促美國政府採取措施通過吸引中國留學生來造就一批為美國從知識和精神上支配中國的新的領袖。

1908年5月25日,美國國會通過羅斯福的諮文,終止賠償條約,並將美國所得“庚子賠款”的半數退還給中國,作為資助留美學生之用。據宋旭軒曾對庚款留學史作過一番簡明扼要的記述,美國於1909年至1917年間退款實額合計615萬美元。

美國用心良苦的教育計劃,成效卓然。到了30年代,美國已超過日本,成為中國留學生最多的國家。而同時,美國人在中國建立了12所教會大學,這其中包括赫赫有名的燕京大學。考取庚子賠款而留美的中國學生,在後來的幾十年間成了中國學術界最閃亮的明星,而他們的言傳身教,又深深地影響了後來者。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英、法、俄等協約國勸說中國參加協約國對德作戰,藉此打擊德國在遠東的利益。為此中國曾向各國提出緩付庚子賠款,希望延付10年,日、意、俄等國都表示同意。

1917年8月,中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當年即停付德國之賠款。1919年凡爾賽和約第128款規定德國放棄1917年3月14日以後的賠款,德國賠款即告終止。奧匈帝國瓦解後,奧地利和匈牙利分別於1919年和1920年放棄所佔奧匈帝國賠款也至此結束。

一戰後英、法也的確相應減免了中國的賠款,但並未完全廢止。隨著德、意、日三國軸心的形成,英法出於支持中國抗戰以牽制日本從而維護本國安全的立場出發,放棄索要中國剩餘的賠款。

俄國的庚子賠款,先後經過緩付、停付,最後聲明放棄。1917年俄國發生十月革命,中國開始考慮停付俄國庚款。1920年蘇俄政府下令取消內外國債,凍結存款。1924年中俄雙方簽訂解決懸案大綱協定,蘇俄政府表示拋棄俄國部分之庚子賠款,並聲明該款所擔保的各種優先債務清償後,完全充作提倡中國教育款項之用。至此,俄國賠款也告結束。

比利時在1925年訂立中比協定退還庚款。意大利於1933年訂立中意協定,退還庚款。荷蘭在1926年將庚款全部還給中國,但指定用於水利事業65%,文化事業35%。

至此只剩日本一國還在向中國索要賠款,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在抗戰爆發後日本還能從中國獲得戰爭賠款,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日本侵華的戰爭經費中有一部分是由中國政府提供的。當時的國民政府並沒有和日本徹底撕破臉,所以儘管兩國實際已開戰,但並沒有公開宣戰,也沒明確宣佈此前簽訂的條約作廢。直到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對日宣戰,這時國民政府意識到日本戰敗只是時間問題,才跟隨美國對日宣戰,並正式宣佈廢棄之前的一切條約,停止對日賠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