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在的教育體系下,老師爲什麼建議給孩子報補習班?

打破寧靜的喧囂


因為現在的教育要減負,減少孩子學習的負擔,減少作業難度,減少在校時間,減少孩子的作業量,這些被減少的部分,自然要想辦法補起來。

所以,負責任的老師會建議家長更關注孩子的學習,關注孩子的學習習慣,關注孩子的課外知識儲備,關注孩子的主動學習能力。

直白一點的老師會建議孩子上一些輔導班進行專項提升(或者是專項補差)。只不過家長聽起來覺得很刺耳,覺得老師在忽悠家長,覺得老師不負責任,覺得老師應該“全面承包”孩子的德智體美勞。

其實理智的家長都會主動積極的發力,不等老師建議自己就已經行動,而不是高呼各種不公平,高喊各種不如意,申討政策和環境。

大環境我們無法改變,靠個體的力量無法左右,家長唯一能做的就是行動,至於如何行動,用什麼樣的方式,那真的就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

唯一要記住的就是:你會發現身邊的老師,依然也會把他們的孩子送到各個輔導班,老師不是萬能的,現在的老師能把單一學科教明白,教好,但他們不是全才,而我們希望自己的孩子全面發展。

自然就要找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情。


九鬥學生心理


答案其實很簡單,那就是我們的孩子還得迎接升學考試,還得面臨選擇優劣校,還得考大學(到底能考到985,211還是普通大學)。

在現行的教育體系下,仍然是以考試成績論英雄,成績差了上不了優質小學,讀不了優質中學,尤其讀不了好高中,也就很難讀一個好的大學!當然現在很多地方的小學初中都是按片上學,可是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只是去名小學鍍鍍金嗎?

現在一直喊著給學生減負,早晨上學晚了,下午放學早了,這樣學生就有很多的時間待在家裡。如果家長工作繁忙,無法保證學生在家的學習效率,那麼唯一的方法就是放在輔導班!而如果不放在輔導班,孩子很可能將這段時間給浪費掉,甚至可能養成壞的習慣!

另外,學習本來就不是件快樂的事情,要想取得好的成績就需要付出不懈的努力和長期的堅持。課堂上講了,不一定就是所有的學生掌握了,還需要一個消化吸收的過程,有的人自己可以消化,有的人就得幫助消化,我們不能依賴輔導班,但是對於一部分學生來說,他們需要補習班!


數學老陳



分享到:


相關文章: